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小行星

鎖定
雙小行星,是指太陽系中彼此圍繞對方旋轉的一對小天體,它們共同圍繞太陽運行,彼此之間的關係近似於地球與月球。迄今,天文學家在地球附近發現了840顆小行星,其中28個實際上是雙小行星。最近的一些研究還證實,這些小行星不過是一些漂浮的碎石在引力作用下拼湊起來形成的,並不是一整塊岩石。
中文名
雙小行星
所在區間
太陽系
類    別
宇宙天體
編    號
1999KW4

目錄

雙小行星簡介

雙小行星 雙小行星
美國天文學家日前在洛杉磯東郊帕薩迪納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説,他們觀測的這個雙小行星名為“1999KW4”,是軌道距地球最近的雙小行星之一。2001年,這個雙小行星曾掠過地球,科學家藉助美宇航局的雷達首次對它進行了測繪。

雙小行星測繪

雷達圖像顯示,這個雙小行星由“阿爾法”和“貝塔”兩塊組成,其中較大的“阿爾法”物質構成很鬆散但自轉速度很快,約2.8小時就自轉一週,這使它變成了類似碟子的一個扁平天體。而較小的“貝塔”物質構成較緊密,自轉速度也較慢,因此形狀上顯得偏長。
有關科學家在新一期《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説,雙小行星的前身很可能是一顆小行星。當小行星飛近太陽或地球等大質量天體時,大質量天體的引力導致其內部分裂,最終形成了兩個小塊組成的系統。宇宙中還有雙恆星、雙行星等天體,它們的形成機理可能與雙小行星類似。
來自第一幅詳盡的雙小行星系的圖像向我們揭示出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兩顆小行星在對方引力的作用下翩翩起舞,本應該最高的地方其實卻是最低的。美國密歇根大學宇航工程學副教授Daniel Scheeres介紹説,在雙小行星系統中,兩個小行星相互環繞,就像一個小型的地月系統一樣。
最新結論發表在10月12日出版的一期《科學》雜誌上,文章是由Scheeres和來自NASA/加州理工學院噴氣動力實驗室的Steven Ostro博士聯合撰寫的。
Scheeres説,小行星KW4(官方的正式編號是66391 1999 KW4)的雷達圖像是2001年5月份獲得的,當時小行星從距離地球480萬千米的位置經過。在此之前,因為與地球軌道太過接近,KW4一直被歸為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 ,PHA)一類。不過最新觀測顯示,在未來至少1000千年的時間裏,KW4都沒有撞到地球的機會。
“針對KW4的研究結果對於減少小行星碰撞危險這一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Scheeres説。
他解釋道,觀測顯示,大一些的那顆小行星在其軌道上高速旋轉,以至於變形成為一種勺子狀。因此,小行星中部的山脈區域反倒成為它上面最低的地區,近赤道地區的山脊不斷從它表面飛向太空。

雙小行星發現

另一項有趣發現是,由於這兩顆小行星距離太近,弄得它們各自都進入了對方的引力圈中。“它們的距離如此近,以至於任意一顆發生轉動,都會影響對方的運動。” Scheeres説。

雙小行星形成

根據觀測,KW4雙小行星系的形成可能有兩種情形,要麼是在它與地球發生近距離接觸時受到潮汐作用的影響、要麼是受到太陽光的影響,使得它旋轉速度變得很快,最終裂成兩部分。Scheeres解釋説,由於它的形狀不對稱,所以在太陽光的作用下會越轉越快,這被稱為YORP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