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利娜·喬巴努

鎖定
利娜·喬巴努 (Lina Ciobanu,1929年3月22日,波特誇瓦——)前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工人運動婦女運動活動家、國務活動家。前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副總理、羅馬尼亞全國婦女理事會主席、羅馬尼亞總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 [1] 
中文名
利娜·喬巴努
外文名
Lina Ciobanu
國    籍
羅馬尼亞
民    族
羅馬尼亞人
出生日期
1929年3月22日
畢業院校
“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學院
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
主要成就
前羅馬尼亞黨和國家領導人
出生地
奧爾特縣波特誇瓦鄉
政    黨
羅馬尼亞共產黨

利娜·喬巴努人物簡介

利娜·喬巴努(Lina Ciobanu;本名:利娜·蓋爾格、Lina Gherghe;1929年3月22日生於奧爾特縣——)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女性政治家、黨和國家領導人。羅共中央委員(1969年8月12日至1989年12月22日),羅共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1973年6月19日至1989年12月22日),1984年任羅共中央書記。1975年至1984年,1987年兩次任輕工業部長。1987年至1989年任副總理。 [2-3]  [4] 
利娜·喬巴努 利娜·喬巴努

利娜·喬巴努人物傳記

利娜·喬巴努紡織女工

1929年3月22日出生於奧爾特縣波特誇瓦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1年他們家成為當地“紅星”集體農莊的成員,喬巴努有四個兄弟姐妹。1936—1943年在家鄉接受小學教育(七年級),1943年成為一名紡織女工。1946年移居布加勒斯特,在珀泰克斯化學印染廠工作,並加入工會和進步青年聯合會。1947年11月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年2月與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合併為羅馬尼亞工人黨,1965年7月恢復共產黨的名稱)。1949年1月—1951年12月在帕爾蒂薩納紡織廠當紡織工人,並任工廠黨委委員,負責組織指導和宣傳鼓動工作。 [1]  [2-3]  [4-5]  [6]  [7]  [8] 

利娜·喬巴努黨務工作者

1951年12月—1952年3月在羅馬尼亞工人黨布加勒斯特市“紅旗格里維察”區委黨校學習三個月,之後留在黨校任助理。1953—1954年6月在“斯特凡·喬治烏”中央高級黨校(後改名為“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學院)進修。1954年6月—1957年任布加勒斯特市黨委婦女工作指導員和布加勒斯特市黨委婦女工作部長。1955—1957年任布加勒斯特市黨委委員。1957年與機械化農業技術員、共產黨員揚·喬巴努結婚。1957—1960年再次在“斯特凡·喬治烏”中央高級黨校學習。1960年8月任布加勒斯特市黨委指導員。

利娜·喬巴努政治崛起

1961——1968年2月,喬巴努任布加勒斯特市“五一”區黨委第一書記。1965年畢業於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綜合經濟系。1965年7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候補委員。1969年8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1968年2月—1974年5月任布加勒斯特市第二區黨委第一書記兼區人民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區長)。1971年5月29日—1974年2月27日任全國人口委員會委員。1973年6月19日在羅共中央全會上當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同年7月任人民委員會事務委員會副主席。1974年2月27日—1989年12月22日任全國人口委員會副主席。1974年4月—1978年4月任羅馬尼亞全國婦女理事會主席。
齊奧塞斯庫對喬巴努有提攜之恩 齊奧塞斯庫對喬巴努有提攜之恩

利娜·喬巴努政治巔峯

在1974年11月羅共“十一大”、1979年11月羅共“十二大”、1984年11月羅共“十三大”和1989年11月羅共“十四大”上,利娜·喬巴努均當選為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1975年9月29日——1984年1月30日任輕工業部部長。1980年3月27日起任羅共中央黨的組織、國家機關、羣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問題小組委員會成員。1984年3月22日—9月24日任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成為書記處中唯一的女書記。1984年10月—1987年2月任羅馬尼亞總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1986年9月當選為全國勞動人民委員會副主席。1987年2月3日—9月12日再次任輕工業部部長。1987年9月12日—1989年12月22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副總理,1987年12月起還兼任全國衞生委員會主席。1988年任國土和各地區系統化、提高農業組織和管理中央委員會成員。 [1]  [2-3]  [4-5]  [6]  [7]  [8]  [9] 
利娜·喬巴努是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五、六、七、八、九屆大國民議會代表。1965年3月7日—1975年3月9日在布加勒斯特市五一區第12號選區當選為大國民議會代表,1975年3月9日—1980年3月9日在弗朗恰縣福克沙尼選區當選大國民議會代表,1980年3月9日—1985年3月17日在博託沙尼縣多羅霍伊選區當選為大國民議會代表,1985年3月17日—1989年12月22日在雅西縣帕什卡尼7號選區當選為大國民議會代表。 [9] 

利娜·喬巴努劇變

1989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政局發生劇變後,1990年6月,包括利娜·喬巴努、安娜·穆雷尚等人在內的原羅共中央政治執委會和書記處的成員幾乎盡數被逮捕,軍事檢察機關指控她參與集體的“種族滅絕罪”。1991年12月,喬巴努被宣佈無罪釋放。1992年4月20日再次入獄,以共謀“嚴重謀殺罪”和共謀“特別嚴重謀殺未遂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剝奪公民權利8年。接到判決後,利娜·喬巴努心臟病發作,被送醫救治,鑑於其患有輕微心臟病,法院改判喬巴努有期徒刑14年,1994年3月獲特赦出獄。 [1]  [2]  [4]  [6]  [7] 

利娜·喬巴努政壇之花

利娜·喬巴努是根據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關於提拔婦女到領導崗位的建議和指示,在1973年與同是紡織女工出身的埃列娜·齊奧塞斯庫一起被選為中央政治執委的(實際上是“第一夫人”的政治陪襯)。自1952年原羅共中央第二書記、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安娜·波克爾倒台後,20多年來,羅馬尼亞黨和國家最高領導層一直沒有女性代表。進入20世紀70年代,在齊奧塞斯庫的大力提倡下,一批傑出的婦女幹部被提拔到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崗位。
1973年6月18日和19日,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舉行了全體會議,在這次全會上,羅共中央制定了關於更積極促進婦女在整個社會一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改善她們的勞動和生活條件的新措施,根據中央全會關於提高婦女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把她們提拔到領導工作中的決定,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央化學研究所所長埃列娜·齊奧塞斯庫和布加勒斯特市第二區黨委第一書記利娜·喬巴努為羅共中央執委;選舉瑪格達林娜·菲利帕什和克盧日縣婦女委員會主席奧雷利亞·德尼勒為羅共中央候補執委。 [1]  [10] 
1979年11月的羅共十二大,七名婦女提到最高職位,使得有四十五名委員的政治執委會中的婦女名額增加到九名,亞歷山德里娜·格伊努謝阿內塔·斯波爾尼克科妮莉亞·菲利帕什蘇扎娜·格德亞安娜·穆雷尚等婦女幹部被選為黨中央政治執委會執委或候補執委。 [1]  [11] 
1984年喬巴努進入中央書記處,成為書記處唯一的女性成員,也是羅共歷史上第二位女性中央書記;1987年喬巴努被任命為康斯坦丁·德斯克列斯庫政府副總理,成為繼波克爾、埃列娜·齊奧塞斯庫、格伊努謝、菲利帕什、斯波爾尼克之後,羅馬尼亞的又一位女性副總理。
喬巴努與埃列娜·齊奧塞斯庫關係密切,在被提拔到中央領導崗位後,大力推崇埃列娜,支持將埃列娜抬高到“二號領袖”的政治地位,是吹捧齊奧塞斯庫夫婦的中央領導人之一。 [5]  [6]  [7] 
1989年12月17日在羅共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會議上,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突然提出“辭職”,要求大家另選一位總書記,這在最高領導層是一個不可接受的政治僵局,其他領導同志紛紛以甜言蜜語向總書記表忠心:“請別生氣”,“事實並非如此,總書記同志!我永遠不會離開你!“”決不,總書記同志!我們沒有這個意思!我們不能沒有你“。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發了脾氣:“看看你都做了什麼”,她勸誡齊奧塞斯庫。利娜·喬巴努、安娜·穆雷尚開始痛哭流涕。 [4] 
利娜·喬巴努和埃列娜·齊奧塞斯庫 利娜·喬巴努和埃列娜·齊奧塞斯庫

利娜·喬巴努榮譽

利娜·喬巴努因貢獻突出,曾榮獲眾多功勳獎章和榮譽稱號。1961年被授予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三級勞動勳章,1964年被授予四級“八·二三革命勳章”,1965年被授予四級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勳章,1966年被授予五級圖多爾·弗拉迪米雷斯庫勳章,1971年被授予三級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勳章,1974年被授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二級勞動勳章,1979年3月22日,喬巴努50歲生日時榮獲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一級勞動勳章。 [1]  [5]  [6]  [7]  [8]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授予喬巴努一級勞動勳章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授予喬巴努一級勞動勳章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