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別離曲

(張籍詩作)

鎖定
《別離曲》是唐代張籍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別離曲
作    者
張籍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處
全唐詩:卷26_31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別離曲作品全文

行人結束出門去,馬蹄幾時踏門路。
憶昔君初納彩時,不言身屬遼陽戍(1)。
早知今日當別離,成君家計良為誰。
男兒生身自有役,那得誤我少年時。
不如逐君征戰死,誰能獨老空閨裏(2)? [1] 

別離曲註釋

別離:辭別遠離。
曲:歌曲,曲調。
(1)行人:出行之人。指夫君遠行。結束:結紮車馬裝束行囊。裝束打扮。幾時:什麼時候。曾幾何時。踏:再踏上。門路:大門前的道路。實現某種目的的道路或途徑。憶昔:回憶往昔。君初:君子或夫君當初。納彩:收納彩禮。男女雙方互贈禮物。也稱送嫁妝。古代婚儀六禮之一。據《禮記》和《儀禮》記載,六禮為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種,概括了從議婚到完婚前的全部手續和過程。不言:不説。沒説到。身屬:自身隸屬於。遼陽戍:遼陽衞戍區。遼陽,東北邊境遼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今遼寧遼陽市。戍,戍邊的軍營。
(2)早知:如果早些知道。今日:今天。當:應當。面對着。當作。成君:成為君子的。家計:家庭生計。即經濟狀況家產。家室,妻室。良:良然,果然,誠然。的確。為誰:為了誰。男兒:男兒。男孩兒。生身:出生後的本身。自有役:自然就擁有兵役或差役。那得:哪裏得以。哪裏可以。誤我:耽誤我的。少年時:少年時光。不如:比不上。比不若及。逐君:追逐君子或夫君。征戰死:遠征戰鬥死去。誰能:誰人能夠。獨老:孤獨衰老在。空閨裏:空寂的閨房或閨門裏邊。

別離曲作者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説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説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