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別意

(清代黃景仁詩作)

鎖定
《別意》是清代詩人黃景仁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寫離別前説不出贈別的話,愛人沉思背燈而立;後兩句寫愛人終於控制不住憂傷,低頭哭泣,眼淚將羅衣濕透。這首詩描述詩人的愛人與他離別時的情態,表達了雙方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痛苦。全詩圍繞無言、背燈、低頭、哭泣進行生動細緻的描寫,使人物形象逼真,親切感人。
作品名稱
別意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作    者
黃景仁
作品出處
兩當軒集

別意作品原文

別意
別無相贈言,沉吟背燈立1
半晌不抬頭2,羅衣淚沾濕3 [1] 

別意註釋譯文

別意詞句註釋

  1. 沉吟:沉思不語。
  2. 半晌:好一會。
  3. 羅衣:絲織品做的衣服。 [2] 

別意白話譯文

在分別的時候傷心得説不出贈別的話語,她沉思不語地背對着燈光呆立着。
好一會都沒有抬起頭來,身上穿的羅衣都被眼淚沾濕了。 [2] 

別意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作者當時將離家赴安徽謀事,臨別與妻子趙氏告別,創作了此詩。 [3] 

別意作品鑑賞

別意整體賞析

詩題“別意”二字標得很好,詩寫的就是這份“意”。這“意”,指情意,也指意態。四句詩,寫足了伊人的情意,寫活了她的意態,因此讀起來就覺情意流溢,意態畢呈。也就是説,感情飽滿,形象鮮明。
光看情意流溢這一點。二十個字的五言絕句,要把有情人之間黯然銷魂的離情別意寫得飽滿流溢,是很不容易的。既是遠別,居人自不免有許多話要向行人説。比如,希望他出了門“努力加餐飯”,珍重身體;祝願他此去“直掛雲帆”,功成名遂;叮嚀他不要為兒女之情,消磨英氣;告誡他不要被“浮雲蔽日”,另結新歡;懇求他“記取綠羅裙,處處憐芳草”,不要忘了閨中人……真是千言萬語,要一首長詩才容納得下。詩人卻舉重若輕,用“別無相贈言”突然而起,前面似乎省略了“除此之外”四字。彷彿什麼當説的l瞄別贈言早已説完了,再沒有別的什麼要説了,詩是從説完了這些話之後拉開帷幕的。於是,把那千言萬語的贈言,一股腦兒推到大幕開啓之前,推到讀者的想象之中。這樣的手法相當經濟。相贈之言,詩不再寫;言中萬縷情絲,卻可以通過這位女性的具體行動來表達。可以從“背燈立”“不抬頭”“羅衣濕”中間,體味出她訴説千言萬語後意猶未盡的纏綿情意。悱側心腸。詩寫的只是她沉吟無語的一瞬,但效果卻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劉禹錫説過:“常恨言語淺,不如入意深。”(《視刀環歌》)人與人之間的情意本來就不是語言所能全部表達的,何況是在這黯然遠別之際。既然“意不可盡”,就“以不盡盡之”;“正面不寫寫反面”,贈言不寫寫沉吟。(引文均見劉熙載《藝概》)那流溢的情意,就從沉吟不語中來。這樣寫,有更大的容量,更強烈的感發效果。
再看意態畢呈這一點。所謂“意態”,就是神情態度,是通過形象反映出來的一種精神狀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是一種意態;“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自居易《長恨歌》)也是一種意態。意態最難描繪,因此王安石有“意態由來畫不成”(《明妃曲》)的名句。黃景仁於此,傾注了全部力量,一連用了“沉吟背燈立”“半晌不抬頭”“羅衣淚沾濕”三句寫她的神情態度。“沉吟”是默默深思的神態。由於默默深思而悲從中來,又不忍對方在遠行之前為自己的悲慼而痛苦,因此轉為背燈而立,低頭不語的神態。詩人見她背燈而立,走到她對面去安慰她。一看,她身上的薄薄羅衫已經被眼淚沾濕了。此時,人如淚燭,神態悽苦。三句詩,句句寫態,句句蓄意;態中見意,意中生態。三句是三幅特寫,三幅特寫又融成一個總體形象:一個深沉內向,温柔多情而又強忍矜持的女性形象。她顯然不是感情奔放的女人。其哀婉沉吟,又別具楚楚動人之致,低徊繾綣,萬種風情。詩人把這位女性的神情意態寫活了,達到了“此中有人,呼之欲出”的境界。
這首小詩,除了情意流溢,意態畢呈之外,其浸人心魄之處,還在於它體現了一種無言之美。人們常説詩尚含蓄。無言,便是最大的含蓄。無言是子彈在槍膛裏的沉默。《莊子·外物篇》説:“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語言是表意的,其意既達,便不在於言。這首小詩寫“別意”,“意”既已經寫得濃濃的,心有靈犀,便不一定要訴諸女主人公的口舌,且無言比任何語言都能包涵更多的情意。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説:“執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古詩《迢迢牽牛星》説:“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都是以無言勝有言的名句。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説:“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以此權衡,這首小詩不失為不落言筌的上品。 [4] 

別意名家點評

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艾治平:詩寫得十分樸素,沒有雕飾,更無描繪,詩人似乎只是如實地攝下人物的側影,但卻覺滿紙離情,一懷愁緒,深深地感染着讀者。(《歷代絕句精華全解》) [5] 

別意作者簡介

黃景仁(1749~1783),字仲則,又字漢鏞,自號鹿菲子,江蘇武進人。屢試鄉試未第,家貧,早歲奔四方以謀生計。因獻詩,授武英殿書籤官,終因貧病交加,往西安依華沅(陝西巡撫),病死途中。他多才多藝,詩學李白,詩風濃郁清壯,婉麗哀怨。著有《兩當軒全集》。 [3] 
參考資料
  • 1.    (清)黃景仁著;李國章標點,兩當軒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03,第1頁
  • 2.    王烈夫編著,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註解析譯 第4冊 明朝、清朝,武漢出版社,2016.07,第341頁
  • 3.    蔡景仙主編,愛情詩詞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4,第232頁
  • 4.    周嘯天主編,元明清名詩鑑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1102頁
  • 5.    艾治平著,歷代絕句精華全解,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01,第3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