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初龍類

鎖定
初龍類又被稱為主龍類,原義是指“佔統治地位的爬行動物(leading reptiles or ruling reptiles)”,這一類羣包括人們所熟悉的恐龍、翼龍和鱷類等化石及現代動物。在最早的恐龍出現之前,各種原始主龍類已經是地球上非常繁盛的爬行動物了,眾多類羣之間的親緣關係錯綜複雜,歷來是古生物學領域爭論的熱點話題。 [3] 
中文名
初龍類
別    名
主龍類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蜥臀目、鳥臀目
最早出現
晚三疊世
學    科
生命科學

初龍類簡介

初龍類
初龍類(5張)
初龍類的兩個目(蜥臀目及鳥臀目)是一類僅繁盛於中生代的以陸生為主的爬行動物,是蜥臀類(Saurischia)和鳥臀類(Ornithischia)的通稱,最早出現於晚三疊世,白堊紀為鼎盛期,白堊紀末絕滅。

初龍類類型

恐龍
恐龍(10張)
初龍類在中生代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包括槽齒類(有古鱷類、假鱷類、恩吐龍類和植龍類)、鱷類、恐龍、翼龍。除了鱷類外,它們大都在白堊紀末期絕滅。槽齒類、鱷類、翼龍和恐龍同屬初龍類,所以它們應該算是與恐龍親緣關係最近的本家 [1] 

初龍類演化

在二疊紀時期,似哺乳爬行動物是陸地上的優勢脊椎動物,但大部分在二疊紀至三疊紀滅絕事件中滅亡。
草食性的似哺乳爬行動物水龍獸是唯一存活下來的大型陸地動物,並在三疊紀初期成為最繁盛的陸地動物。在早三疊紀,初龍類快速地成為陸地上的優勢脊椎動物。
關於初龍類為何快速崛起,一種解釋是,初龍類演化出直立四肢的過程,比似哺乳爬行動物的演化還快 [2] 

初龍類考古發現

2006年,德國《自然科學期刊》(Naturwissenschaften)以封面文章發形式報道了中國貴州省發現的一種罕見的三疊紀爬行動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混形黔鱷”的動物是早期初龍類中首次被描述的海生類型,這一發現打破了古生物學界長期以來“槽齒類沒有進入海洋”的結論。據專家説,這是初龍類或者説爬行動物首次佔據這種“生態位”,混形黔鱷絕滅數千萬年後,部分鱷類才再次採取了類似的生活和運動方式。
我國古生物學工作者首次發現了海相地層中保存的“槽齒類”完整骨架,並在化石上找到了一系列的水生特徵,打破了古生物學界長期以來“槽齒類沒有進入海洋”的結論。
自1998年以來,中國貴州省的關嶺、興義以及盤縣等地相繼發現了大量三疊紀不同時期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據李淳介紹,這些化石基本上可以與歐洲的類似動物羣相對應。由於後者已經具有百餘年的研究歷史,因此我國目前的研究工作必須尋找新的方向。該課題組近期發現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化石,日益引起國際古生物學界的濃厚興趣,相關成果多次在《古脊椎動物學報》、《科學》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2006年6月,即將在北京召開的第2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已經專門設立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的研究論壇和與之對應的貴州野外考察。 [4] 

初龍類爭議

各種原始主龍類已經是地球上非常繁盛的爬行動物了,眾多類羣之間的親緣關係錯綜複雜,歷來是古生物學領域爭論的熱點話題。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除了某些鱷魚之外主龍類基本上是陸地動物,直至2006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貴州盤縣首次發現海生類型的早期主龍類化石。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