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列女傳圖

(東晉顧愷之創作繪畫)

鎖定
《列女傳圖》是最早的宮廷畫,又名《列女仁智圖》,創作於東晉時期,是根據漢劉向所著的《古列女傳》人物故事所作的插圖畫。《列女傳圖》以繪畫的形式反映漢代宮廷生活和權臣之間的內部鬥爭,頌揚歷代賢德而有智謀遠見的列女們的明智美德。
中文名
列女傳圖
別    名
列女仁智圖
作    者
顧愷之
類    別
宮廷畫
年    代
東晉
原版名稱
古列女傳

列女傳圖作品介紹

此畫面繪有28人, 分八段, 每段書有人名和頌辭。用較粗的“鐵線描”, 線條剛勁凝重, 人物面部、衣褶等處運用了暈染法。顧愷之在人物畫創作上提出的“以形寫神”、“悟對通神”等要求, 在此圖中處理人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表現人物的性格神態上, 同樣有生動形象的體現。如在“衞靈夫人”一段中, 畫衞靈公與夫人相悟對, 他既流露出內心對夫人識別賢德的明智感到驚喜, 為不失自己身份又故作鎮靜。 [1]  我國古代插畫藝術歷史悠久,影響深遠,代表了中國人物畫的藝術風貌,在中國繪畫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世界畫壇上也是獨樹一幟。早期(唐代以前)的圖書都是手寫手繪,以圖為主、以文為輔,圖與文相襯托,採用卷軸形式。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了以顧愷之為代表的插畫藝術家。顧愷之現存作品有3件,即《女史箴圖》、《列女傳圖》和《洛神賦圖》等。

列女傳圖作品賞析

全圖原有內容十五節,共四十九人,現在約五米長的橫幅中只剩七節,共二十八人。故事內容依次為:楚武鄧曼、許穆夫人、孫叔敖母、晉伯宗妻、衞靈夫人、齊靈仲子、魯漆室女及晉羊叔姬等。畫中人物各自形成相應的獨立故事羣體。人物姓名,故事梗概,在人物旁邊用文字註明,選取的題材和畫面佈局繼承了傳統形式和方法,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不落窠臼,擺脱了常用的概念化圖解方法,以自己對人物精神面貌的理解進行傳神摹畫。如:以衣裾曳地誇張身姿的曼妙柔婉,以衣帶輕,而見款款行止的雍容。人物五官描繪細緻入微,動態處理自然大方。

列女傳圖作者簡介

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東晉畫家,江蘇人。他博學多才,思想超逸俊拔,擅長詩賦、書法,精於繪畫,擅長人物肖像。他的畫作除釋道佛像、宗教壁畫外,大多為古代仕女、名流畫像,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生動傳神,堪稱奇絕。所繪人物,一反漢魏古拙之風,着重刻畫人物的神情心態,自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顧愷之又精通畫論,著有《魏晉勝流贊》、《畫論》、《畫雲台山記》等傳世,與陸探微張僧繇合成“六朝三大家”。被譽為“畫聖”,是中國畫壇劃時代性歷史人物,有“三絕”之稱。即才絕、畫絕和痴絕。 [2] 
參考資料
  • 1.    列女傳  .名畫欣賞[引用日期2012-12-17]
  • 2.    雷灝.感動中國的100幅古典名畫.武漢:武漢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