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沂入沭水道

鎖定
分沂入沭水道,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河的分洪河道、沭河的支流,是建國後新挖的一條人工河道,其作用主要是分泄沂河洪水入沭河。起于山東省郯城縣彭家道口分洪閘,東南流,穿臨、郯邊界,繼流向東南,在臨沭縣前河口村南大官莊樞紐,分入老沭河、新沭河。按4000立方米/秒設計、5000立方米/秒校核。1974年8月14日分泄沂河洪峯流量達3180立方米/秒。長20.24公里,區間支流流域面積256.1平方公里。 [1] 
分沂入沭水道及新沂河的建成,減輕了臨沂、郯城、臨沭和蘇北的洪澇災害,也減輕了新沂河駱馬湖的洪水壓力。彭道口閘於1974年8月14日2時至5時開閘分洪量達3180立方米/秒,通過分沂入沭水道入老沭河。收到了較好的工程效益。 [4] 
中文名
分沂入沭水道
別    名
分沂入沭河
所屬水系
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河的分洪河道
地理位置
山東省東南部
流經地區
山東省郯城縣、河東區、臨沭縣
發源地
山東省郯城縣彭家道口分洪閘
主要支流
黃白溝(總幹排)
河    長
20.24 km
流域面積
256.1 km²
河    口
山東省臨沭縣老沭河大官莊樞紐

分沂入沭水道幹流概況

分沂入沭水道位置 分沂入沭水道位置
分沂入沭水道,長20.24公里(一説19.5公里 [13]  ),進口處在郯城縣劉道口村北、沂河左岸,建有彭道口分洪閘。東南流,穿臨、郯邊界,在韓家埠東入臨沭縣境,區間支流流域面積256.1平方公里。其中左側有黃白溝(總幹排)匯入,匯水面積170平方公里,在黃莊穿越該水道底入總幹排水溝,也能通過搶排閘進該分水道。繼流向東南,在臨沭縣前河口村南入老沭河,建有大官莊樞紐,可向東分洪至新沭河 [1]  [6] 
分沂入沭水道上口水利形勢 分沂入沭水道上口水利形勢
分沂入沭水道上游郯城縣段 分沂入沭水道上游郯城縣段
臨沭縣朱村分洪道與沭河交叉處 臨沭縣朱村分洪道與沭河交叉處
分沂入沭水道末端——大官莊水利樞紐 分沂入沭水道末端——大官莊水利樞紐
分沂入沭水道末尾水利形勢 分沂入沭水道末尾水利形勢

分沂入沭水道水文特徵

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是導沭整沂工程的擴大和繼續,工程完工後,分沂入沭水道達到4000立方米/秒,新沭河擴大到6000立方米/秒。如遇1957年型洪水(分沂河洪水3180立方米/秒)可將63.7億立方米洪水東調入海,佔沂沭河洪水總量的86.8%,騰出駱馬湖,新沂河部分蓄、泄量以承泄南四湖來水。工程完成後,魯南、魯西地區和江蘇徐淮地區3000萬畝土地可大大減輕洪澇災害。 [5]  1974年8月14日分泄沂河洪峯流量達3180立方米/秒。 [1] 
骨幹工程按五十年一遇洪水(沂河臨沂站為16000立方米/秒,沭河大官莊站為6960立方米/秒)設計,百年一遇洪水(沂河臨沂站為19000立方米/秒,沭河大官莊站為8090立方米/秒)校核。支流治理的標準為十年一遇洪水除澇,二十年一遇洪水防洪;排水站排澇標準為五年一遇,三日降雨三日排完。 [4] 

分沂入沭水道主要支流

分沂入沭水道的主要支流是黃白溝(總幹排水溝上游)。 [8]  黃白溝,源於臨沂市白墩,經黃莊穿涵入總幹排水溝,也能通過搶排閘進該分水道。長6.9公里,流域面積170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4250萬立方米。 [1]  [8] 
總幹排水溝,為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時期人工開挖的排水溝,始挖於1971年。起自黃白溝入口,流經黃莊、曹莊、朱村、後河口,至前河口村西入老沭河。全長8.7公里,流域面積87.3平方公里(一説全長14.63公里,流域面積342.6平方公里 [8]  )。支流有黃白溝、華大溝,均系人工開挖而成。 [6] 

分沂入沭水道治理開發

分沂入沭水道工程背景

沂、沭河上中游地區,為山東省內降水最豐沛的地區之一。歷年雨季降水量最多1012.6至1229.3毫米,最少129.5至341.2毫米。全區一日最大降水量154.6至339.4毫米。1970年7月23日蒙陰降雨339.4毫米。 [11] 
沂河原名“沂水”,是臨沂地區內最大的山洪河道。自北至南縱貫全區。流域地理座標北緯34°23′~36°20′,東經117°25′~118°42′,沂源、沂水、沂南、臨沂、蒙陰、平邑、費縣、郯城等縣全部或大部皆屬沂河流域。流域最上游以魯山背斜與淮、彌河分水,東以沂山背斜餘脈與沭河分水,地形西北高,向東南部傾斜,自河源至東汶河口,大部為山區,海拔高程300至800米;斜午、青駝、茶山西北多為低山丘陵及高地,地面高程在200至400米之間;蒙山前半程以南地勢變緩向平原過渡,在臨沂城北與其支流祊河匯流後進入中游臨郯蒼平原。平原坡緩1/3000-1/2000 [9]  。沂河歷史上最大洪水發生在公元1730年8月2日,沂水縣許家湖鄉趙家樓段推算洪峯流量17500立方米/秒;臨沂市西朱汪段推算洪峯流量30000立方米/秒。1957年7月19日,臨沂站出現建國以來最大洪峯,流量達15400立方米/秒。沂河下游古時原入泗河,泗入淮河,1194年黃河奪淮,沂河遂無正規入海通道,因此對下游地區的洪水威脅很大。 [9] 
流域下段自古水旱災害頻繁。從清初到新中國建立前的300餘年間,有文字記載的水、旱災害即達94次,平均3年1遇。每至重災之年,“百姓離鄉背井,逃荒要飯”,以至“餓殍遍野”、“人相食”。1730年(清雍正八年),莒縣沭河漫溢,“東至屋樓,西至浮來,接連四十里,平地深淵,……淹死五六千人”。1937年(民國26年),沂水縣沭水村被洪水沖走287人,後只找回130具屍體。臨郯蒼平原水災更重,當地民謠曰:“開了江風口,水漫蘭山走,淹了四大哨,捎帶舊邳州”。區內有400多萬畝澇窪地,只能種高粱、穇子。北部山區每遇旱災則“赤地千里”,“顆粒無收”。為治水患,歷代有識之士,多有水利之舉。相傳大禹曾在郯城一帶“鑿馬陵以疏沭水”;清乾隆時江蘇巡撫陳宏謀亦曾上疏建議鑿開店頭嶺引沭水入海以減下游水患。但在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借興利榨取民脂民膏者多,真正為民興利除害者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立即實施了導沭整沂工程和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 [10] 

分沂入沭水道河道建設

分沂入沭水道是自郯城縣劉道口村北沂河左岸向東南至臨沭縣大官莊西老沭河開挖的一條泄水道,將沂河洪水向東泄入老沭河。分沂入沭水道長19.5公里,於1951年4月開工,至1952年7月結工。按臨沂城附近二十年一遇洪峯6000立方米每秒時分泄1000立方米每秒入沭河,設計河底寬98-206米,口寬106-223米,地面以下挖深2~2.5米,堤距260-410米。同時挖排水溝27.3公里,築村莊圍埝6.3公里,建橋涵10座。完成土方419萬立方米,開石0.9萬立方米,實用工日300萬個,支付工資(小米)593萬公斤。當時由於資料不足,計算不準,1953年當臨沂洪峯6000立方米每秒時,僅能分洪405立方米每秒,不到設計標準的一半。 [13] 
導沭整沂後,鑑於分沂入沭水道未能達到設計標準,1954年對分沂入沭水道又作了擴大設計,即當沂河在臨沂城附近6000立方米每秒時,除分泄1000立方米每秒外,並匯主要坡水黃白排水溝流量132立方米每秒、朱村至大哨排水溝流量78立方米每秒。當臨沂城洪水8500-9200立方米每秒時,相應分洪1565和1730立方米每秒入沭河。由陸沂專區施工。1955年完成部分水道擴大開挖及黃莊、朱村、後河口3處護岸,改建大墩、韓埠兩座涵洞,增做小墩塊石鋪路等6處工程。1956年完成全部水道擴大開挖及大墩、黃莊兩座漫水橋、益新公路石鋪路、進口處護岸、黃莊和大哨兩座涵洞跌水,禹王城石鋪路等7處工程。上述工程共完成土石方515萬立方米,砌石1.1萬立方米,混凝土756立方米,工日375萬個,國家投資446萬元。水道進口河底高程56米,末端高程47.5米,河槽成複式斷面,底寬100~160米,地面以下挖深2.5米左右,堤距280米左右。分沂入沭水道工程自1956年擴大完成後,經14年分洪,當1957年臨沂洪峯15400立方米每秒時,最大分洪流量3180立方米每秒,達到設計要求。 [13] 
1970年6月,為了擴大沂河、沭河洪水東調水量和解決南四湖的洪水出路,決定興辦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1971年水電部批准該工程,8月13日成立“臨沂地區革命委員會東調工程指揮部”,11月16日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開工,主要工程項目有分沂入沭擴大開挖,建彭道口分洪閘,新沭河擴大開挖,建大官莊新沭河泄洪閘等。分沂入沭擴大工程共20.2公里,河道設計流量40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5000立方米/秒;新沭河擴大按6000立方米/秒設計,7000立方米/秒校核。分沂入沭自沂河分流口起,循原河拓寬加深,分洪入口河底高程為53.48米,出口處為46.00米,河底寬200~336米,河底加深1~2米,挖河結合築堤,堤頂高出校核水位1.5~2.0米,堤頂寬6.0米,內外坡度1:3。1972年1月,郯城縣成立“東調工程指揮所”,3月10日開始參加東調第二期工程施工。分沂入沭擴大工程,由臨沂、郯城、蒼山、費縣、沂水五個縣施工,郯城縣參加民工1700人。 [3] 
至1981年底因國民經濟調整而暫停緩建。工程停緩建期間,淮委於1988年至1990年安排沂、沭河應急工程經費839.14萬元,進行沂、沭河培堤30.54公里,護險4.2公里。
1995年3月10日,按防禦二十年一遇洪水標準進行分沂入沭及調尾工程施工,拉開了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復工的序幕。至1997年6月,分沂入沭及調尾工程基本完成。 [4] 

分沂入沭水道河道治理

2007年12月12日,水利部下達《關於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續建工程分沂入沭擴大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批覆》(水總〔2007〕535號)。分沂入沭治理範圍為彭家道口閘下至新沭河泄洪閘上,河道長20.572公里。按50年一遇設計洪水標準進行治理:分沂入沭河道段設計洪水流量為4000立方米每秒;大官莊樞紐廣場設計洪水流量為8500立方米每秒。 [14] 
工程建設內容和規模是: 大官莊樞紐廣場和新沭河泄洪閘以上開挖工程長1.92公里;分沂入沭河道切灘工程長9.9公里;復堤工程長10.348公里;興建攔河壩防浪牆1.75公里,裹頭防浪牆0.88公里;護坡4處長2.86公里;護灘6處長3.91公里; 攔河壩、裹頭、右堤連接段0.763公里;新建韓家埠排水涵洞1座、維修加固14座;新建沭河固沙坎1座;新建防汛道路38.754公里;改建大墩、韓家埠、後河口交通橋3座。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核定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續建工程分沂入沭擴大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的通知》(發改投資〔2007〕2845號),核定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為16494萬元,其中中央安排水利建設投資11140萬元,山東省安排5354萬元。 [14] 

分沂入沭水道樞紐工程

分沂入沭水道的控制性工程,主要包括上游的沂河分洪樞紐,即劉道口節制閘和彭家道口分洪閘。下游的大官莊樞紐。
  • 劉道口樞紐
彭家道口分洪閘 彭家道口分洪閘
分沂入沭水道進水口——彭家道口分洪閘,位於分沂入沭水道進口郯城縣彭道口村西北,於1972年春季開工,先後組織了沂水、臨沂兩縣和省水利安裝隊、地區水利安裝隊進行施工,至1974年6月竣工。該閘設計流量40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5000立方米/秒。上提式平板鋼閘門,共19孔,淨寬10米,10×7.5米鋼質平板閘門,直升,機架橋寬4.4米,交通橋寬4.8米、汽-10設計,引水段長45米,閘底平,墩長13.5米,消力池25米。全長227.4米。1980年5月經臨沂地區行署批准,設立劉道口管理所管理此閘,隸屬臨沂地區沂沭河管理處。 [2]  [4] 
  • 大官莊樞紐
大官莊樞紐 大官莊樞紐
新沭河泄洪閘 新沭河泄洪閘
大官莊樞紐新沭河泄洪閘,臨沭縣大官莊村西分洪道末端,新沭河進口處。18孔,淨寬12米,閘長241.5米,總寬216米,鋼筋砼結構,12×9.5米弧型鋼閘門,墩長24米,寬1.5米,機架橋寬4.8米,交通橋寬7米,按汽-13設計。 [4] 
人民勝利堰節制閘 人民勝利堰節制閘
人民勝利堰節制閘(老沭河進洪閘),位於臨沭縣大官莊村西分洪道右岸,1993年11月10日開工,1994年5月底建成投入運行。工程總投資5008萬元。設計流量2500立方米/秒,設計閘上近期水位54.66米,閘下水位52.77米,設計閘上遠期水位57.07米,閘下水位52.77米;校核流量7000立方米/秒,遠期閘上水位57.07米,閘下水位53.34米,閘底高程47.0米,閘頂高程56.5米,總寬93.6米,全長181.5米,共8孔。閘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閘室為開敞式,閘孔淨寬10米,工作閘門為弧形鋼閘門,尺寸為10×9.5-9.0米(寬×高),採用2×400千牛QPQ型後拉式捲揚機啓閉。檢修門為10×1.5×6-9.0米分節疊梁平板鋼閘門,啓閉機為單梁懸掛移動,2×50千牛。閘上設交通橋,按汽-15設計,掛-80校核,寬7﹢2×0.75米,採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每塊板長11.96米。檢修橋位於交通橋上游,橋面寬2.0米。閘兩側各建有四層框架結構橋頭堡。上游鋪蓋長64米(漿砌石42米,混凝土22米)。下設鋼筋混凝土消力池,長29.2米,下接漿砌石海漫57.8米。啓閉機房位於交通橋下,左側設中控室。 [7] 
分沂入沭水道調尾攔河壩 分沂入沭水道調尾攔河壩
分沂入沭調尾攔河壩,是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整個東調南下工程規劃設想,統籌解決魯南、蘇北洪水出路的關鍵性工程之一。位於臨沭縣縣內曹莊東南2.5公里的沭河河道上,與大官莊閘相聯,其主要作用是在汛期行洪時,從沂河向沭河分洪,以削減沂河下游的洪水壓力,使洪水向東進入新沭河東去入海。1995年3月開工,1997年11月建成投入運行。攔河壩全長1600米,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11米。壩頂高程為58.2米,壩頂寬6.5米。內外坡比均為1∶3,內坡為漿砌石護坡,外坡為草皮護坡。近期蓄水位52.5米,一次蓄水量1500萬立方米,總蓄水量4500萬立方米;遠期蓄水位55米,一次蓄水量5000萬立方米,一年總蓄水量1.5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5929萬元。 [7] 
人民勝利堰及攔河大壩。為把沭河大部洪水東調入海,在臨沭縣大官莊北沭河上建攔河壩、溢流堰,迫使洪水東調入新沭河。當大官莊洪峯4500立方米每秒時,溢流堰下泄1700立方米每秒入老沭河,2800立方米每秒經新沭河入海。攔河壩長1750米,壩頂寬8米,最大壩高10.7米,1952年2月動工,在汛前與溢流堰同時竣工。溢流堰1951年11月開工,1952年5月16日建成。結構形式為歐基式條石堰頂,堰頂寬75米,堰頂至消力池底5.2米,在落成典禮時,命名為人民勝利堰。 [12] 

分沂入沭水道工程效益

1974年8月14日,沂、沭河同時發生大洪水,沂河臨沂站洪峯達10600立方米/秒,沭河大官莊站洪峯達5400立方米/秒(沭河上游決口68處,如不決口,估算洪峯可達7320立方米/秒)。彭道口閘於14日2時至5時開閘分洪量達3180立方米/秒,通過分沂入沭水道入老沭河。新沭河14日3時至15時,分洪量達4250立方米/秒,佔沂沭河洪水總量的80%,比東調工程未實施前增加東去洪峯1100立方米/秒,減輕了臨沂、郯城、臨沭和蘇北的洪澇災害,也減輕了新沂河、駱馬湖的洪水壓力。部分治澇和灌溉工程也初步發揮效益。臨沭縣沭河東岸的牛腿溝,治理前經常發生澇災,1970年7月一次降雨100餘毫米,造成9萬畝莊稼受災,7萬畝絕產。初步治理後,1974年8月13日連續降雨300多毫米,洪水在兩天內即全部排完,使當年莊稼獲得大豐收。當地羣眾説:“過去三種三不收,全怪牛腿溝;現在治了牛腿溝,年年大豐收。”劉道口樞紐北灌區臨沂市的姜墩電灌站1978年建成後,澆地1.5萬畝,加上東調工程對支流的治理,使灌區的土地由治理前的“黑土澇窪茅草荒,十年有九年不打糧”的狀況變成“澇能排,旱能澆,黑土地裏種水稻”的高產穩產田。 [4] 
1995年,全部整治工程完工後,沂、沭河洪水第一次按照人們的意志,兩河並一,實現了沂、沭河洪水就近東調入海的夙願。此後,如再遇1957年型洪水(沂河臨沂站洪峯達15400立方米/秒,沭河大官莊站洪峯達4910立方米/秒),該工程可東調入海洪水63億立方米,佔沂、沭河洪水總量的86.8%,從根本上保證沂、沭河和南四湖的渡汛安全,為魯南、蘇北和魯西南約6000萬畝土地排澇創造了條件。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