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刀郎

(新疆歌舞詩)

鎖定
《刀郎》,新疆歌舞 [1]  。《刀郎》是中國國內一部以刀郎文化為背景創作的大型舞台力作 [1] 
中文名
刀郎
類    型
舞台劇
新疆大型歌舞詩《刀郎》 新疆大型歌舞詩《刀郎》 [2]
2012年12月22日,《刀郎》在新疆人民劇場上演 [2]  。大型歌舞詩《刀郎》歷時6個多月精心打造,分為《太陽刀郎》、《曠野刀郎》、《情醉刀郎》和《快樂刀郎》四場,以太陽、、少女、美男等為意象,分別以“老年——中年——青年——少年” 時光倒流的形式,結合刀郎樂器歌舞棉花慕薩萊思等地域文化象徵,立體呈現了刀郎地區的人文傳統、生存與夢想,展現了刀郎文化的隱性歷史內涵,是刀郎人繁衍生息、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彙集了阿瓦提地域文化特色,展示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將原生態民族特色與時代感相交,場景美輪美奐 [3] 
歌手刀郎助陣歌舞詩《刀郎》演出 歌手刀郎助陣歌舞詩《刀郎》演出 [4]
《曠野刀郎》中,舞台上的男演員們舞姿狂野陽剛,充滿了力量感;《情醉刀郎》則是以青年人的愛情為主題的歌舞,風格浪漫優美;最後一場《快樂刀郎》,以現代流行的嬉哈歌舞為形式,展現了阿瓦提人的當代生活風貌,讓古老純樸的民族歌舞綻放出新世紀的時尚魅力 [5]  。《刀郎》由國家一級導演新疆藝術劇院創研部主任庫來西·熱介甫擔任總導演,由《西部》雜誌總編沈葦執筆撰稿 [3]  。開場的老人買買提·伊明是刀郎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 [6]  。“刀郎文化大使”當紅歌手刀郎應邀參加了當晚的演出,併為演出獻唱了歌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和《情人 [6]  。片尾主題曲《胡楊之都》也由刀郎演唱 [1]  。《刀郎》融合了歌、詩、樂、舞等綜合藝術手段,全面展現了淳樸的刀郎文化 [3] 
大型歌舞詩《刀郎》宣傳照 大型歌舞詩《刀郎》宣傳照 [5]
參與大型歌舞詩演出的演員中,其中85%來自各鄉鎮、社區單位的業餘演員,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45歲,參演演員達130多人,整台歌舞詩耗資300多萬元,是阿瓦提縣有史以來策劃時間最長、投入資金以及人力物力最多、反映刀郎文化最全面的一場高規格的經典劇目 [6] 阿瓦提有“刀郎故鄉”、“胡楊之都”、“慕薩萊思之鄉”之譽 [3]  。演出總導演庫來西·熱介甫表示要把《刀郎》打造成一個新疆的品牌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