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爭

鎖定
兵爭,漢語詞語,讀音為bīng zhēng,釋義是以兵爭戰,出自《左傳·宣公十一年》。
中文名
兵爭
拼    音
bīng zhēng
注    音
ㄅㄧㄥ ㄓㄥ
出    處
《左傳·宣公十一年》

目錄

兵爭解釋

以兵爭戰。 [1] 

兵爭出處

《左傳·宣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楚子伐鄭,及櫟。子良曰:‘晉楚不務德而兵爭,與其來者可也。’”
明·胡應麟《詩藪·遺逸下》:“蓋是時姚興都關中,頗饒樂,寡兵爭,此歌必其時作。”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今列國兵爭,以強凌弱,以眾暴寡,逢人則殺,遇地則攻。報級動曰數萬,圍城動經數年。”
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二章:“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無國土之分,無種族之異,無兵爭之事。”
魯迅《準風月談·四庫全書珍本》:“現在除兵爭、政爭等類之外,還有一種倘非閒人,就不大注意的影印《四庫全書》中的‘珍本’之爭
參考資料
  • 1.    兵爭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