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家

(漢語詞語)

鎖定
兵家, 古代對軍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稱,傳説最早的兵家應龍和風后。亦指研究軍事學派;古代另指擁兵一方的豪強軍將,亦為部曲私兵之稱等。出於《漢書·藝文志》:“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和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四》:“三輔遭 王莽 、 更始 之亂,又遇 赤眉 、 延岑 之弊,兵家縱橫,百姓塗炭。”等。
中文名
兵家
拼    音
bīng jīa
注    音
ㄅㄧㄥ ㄐㄧㄚ
出    處
《漢書·藝文志》

兵家基本解釋

1. [thinker of ancient China specializing in the art of war]∶古時研究軍事問題的學派。
2. [military commander]∶指軍事家或用兵的人。
勝敗兵家常事。
兵家必爭之地。 [1] 

兵家引證解釋

孫武子 孫武子
1. 古代對軍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稱。亦指研究軍事的學派。
漢書·藝文志》:“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後漢書·朱儁傳》:“臨軍易將,兵家所忌。”《新唐書·王翃傳》:“ 王翃 字 宏肱 , 幷州 晉陽 人。少治兵家。”《明熹宗實錄·卷三十六》:“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袁可立言:因求臣免死加銜牌票,臣念遼陽以納降陷城,廣寧以判官誘敗,興祚之言未可憑信。又思因間用間,實兵家妙用。”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籌·論勝敗形勢》:“且逆夷之來,事事皆犯兵家之忌:我眾彼寡,我逸彼勞,我飽彼飢,我憤彼驕。”
2. 古代指擁兵一方的豪強或軍將,亦為部曲私兵之稱。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四》:“三輔遭 王莽 、 更始 之亂,又遇 赤眉 、 延岑 之弊,兵家縱橫,百姓塗炭。”《三國志·魏志·梁習傳》:“時承 高幹 荒亂之餘,胡狄在界,張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擁眾,作為寇害,更相扇動,往往棊跱。”《三國志·魏志·衞覬傳》:“而歸者無以自業,諸將各競招懷,以為部曲。郡縣貧弱,不能與爭,兵家遂彊。” 吳晗 《燈下集·談曹操》:“部曲戰時從徵,平時的給養得自己想辦法,不歸郡縣管轄,稱為兵家。”
3. 魏 晉 時兵士出身稱“兵家”。
《晉書·王尼傳》:“ 王尼 字 孝孫 , 城陽 人也,或雲 河內 人。本兵家子,寓居 洛陽 ,卓犖不羈。初為護軍府軍士……護軍大驚,即與 尼 長假,因免為兵。”參閲 週一良 《札記》。 [1] 

兵家相關記載

兵家 兵家
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該書緊接着就論述了兵家的地位作用,説:“《洪範》八政,八曰師。孔子曰為國者‘足食足兵’,‘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明兵之重也。《易》曰:‘古者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用上矣。”可見兵家是一個內涵寬泛的概念,既包括軍事部門、職務,也包括人員、學派,後世的運用也比較靈活,如《後漢書・朱_傳》:“臨軍易將,兵家所忌。”《新唐書・王_傳》:“王_,字宏肱少治兵家。”清林福祥《平海心籌・論勝敗形勢》:“且逆夷之來,事事皆犯兵家之忌:我眾彼寡,我逸彼勞,我飽彼飢,我憤彼驕。”因此,使用和理解都須隨文而異。兵家還是古代兵書和軍事學派的通稱。《漢書・藝文志》第一次將兵家分為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等四種。共收錄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 [2] 
參考資料
  • 1.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4-06-27]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