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前248年

鎖定
公元前248年 ,是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年秦將蒙驁攻取了趙國的晉陽外圍三十七座城池,並攻打晉陽;諸子百家之一的公孫龍從趙國帶領弟子到燕國;在中亞,阿薩息斯建立王朝,建都尼薩。
中文名
公元前248年
時間範圍
248年
所屬年代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248年基本信息

戰國地圖 戰國地圖
公元前248年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以下為本年發生的大事。

公元前248年秦攻太原

公元前248年,秦將蒙驁揮師北上,攻取了趙國三十七座城池,晉陽外圍的榆次、新城、狼盂全部被秦軍佔據,晉陽已是孤城一座。曾在範氏、中行氏聯軍以及智、韓、魏聯軍的兩次圍攻中安然無恙的晉陽城在苦苦支撐一年之後,最終陷落。秦設立太原郡,以晉陽為郡城,這是太原第一次作為地區的建制名出現。(公元前239年,太原郡成為當時正受太后寵信的長信候嫪毐〔音烙矮〕的封國。 [1] 

公元前248年菰草出現

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黃歇始置菰城,以澤多菰草而名,菰草者,即今之謂茭白,茭白在中國開始有記錄。是較暢銷的蔬菜品種,這是食用的。
菰草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具根狀莖,地上莖可產生2-3次分櫱。形成櫱枝叢,稈直立,粗壯,基部有不定根,主莖和分櫱枝進入生殖生長後,基部如有茭白黑粉菌寄生,則不能正常生長,形成橢圓形或近圓形的肉質莖。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30-100釐米,寬約3釐米,先端芒狀漸尖,基部微收或漸窄,一般上面和邊緣粗糙,下面光滑,中脈在背面凸起。葉鞘長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莖”。花果期秋冬,圓錐花序大,長30-60釐米,多分枝,上升或展開。穎果圓柱形。常作蔬菜栽培。菰稈部未經真菌寄生的植株稱野茭白,又稱雄茭白、茭兒菜。在上海地區有野生。
菰草 菰草

公元前248年波斯文物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外出土公元前248年波斯王朝時代的器物。
1936年6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外一個巨大的百板砌成的古代墳墓。古墓驚動了伊位克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他們立即趕到現場進行發掘。 發現了大量從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波斯王朝時代的器物。在這些古物中,發現了一些奇特的陶製器皿、鏽蝕的銅管和鐵棒伊拉克博物館館長的德國考古學家威廉·卡維尼格這樣描述:“陶製器皿類似花瓶,高15釐米,白色中夾雜一點淡黃色,邊沿已經破碎。上端為口狀,瓶裏裝滿了瀝青。瀝青之中有一個銅管,直徑2.6釐米,高9釐米,銅管頂端有一層瀝青絕緣體。”經過鑑定,卡維尼格宣佈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在巴格達出土的陶製器皿,是一個古代化學電池。只要加上酸溶液或鹼溶液,就可以發出電來。”
公元前248年 公元前248年

公元前248年其他信息

趙孝成王十八年(公元前248年),延陵鈞率師從相國廉頗、信平君助魏攻燕。
公元前248年,巴克特里亞的波斯貴族阿薩息斯建立王朝,建都尼薩(今土庫曼的阿什哈巴德),統治阿姆河南和呼羅珊地區。
公元前248年,秦曾治理芙蓉湖(武進無錫分派)水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