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大員

鎖定
“八大員”,源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期間,原指炊事員飼養員警衞員司號員公務員衞生員、理髮員、戰鬥員指揮員。1949年以後,各行各業勞動羣體的稱呼有了變化,八大員一般指售票員、駕駛員郵遞員保育員、理髮員、服務員售貨員炊事員 [1]  ,這一説法流傳較廣。此外還有其他提法。
中文名
八大員
原    指
炊事員飼養員警衞員司號員公務員衞生員、理髮員、戰鬥員指揮員

八大員提法起源

百團大戰中,供應部送來一些戰利品,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説:“勤雜人員辛苦,分給他們。”衞生所長賴以明在院子中間喊:“伙伕、馬伕、衞兵、號兵,大家快來!首長給大家分好吃的。”劉、鄧首長一邊看着,一邊小聲商量着什麼。第二天,劉師長來到大家中間説:“同大家商量一件事兒,給我們的伙伕、馬伕取名字。”大家鬨笑一片:“就是伙伕、馬伕唄,一直這麼叫。”劉師長接過話頭説:“一直這麼叫,不一定叫得對。八路軍和舊軍隊不一樣,我們官兵平等,上下一致。我看以後嘛,伙伕叫炊事員,馬伕叫飼養員,衞兵叫警衞員,號兵叫司號員,勤務兵叫公務員,衞生兵叫衞生員,理髮師傅叫理髮員,士兵是戰鬥員,幹部是指揮員,大家都是革命大家庭的一員。要得要不得?”一番話説得大家連連點頭。從此,“八大員”的新稱號傳遍瞭解放區。

八大員不同版本

新中國成立後,各行各業勞動羣體的稱呼有了新變化。社會上的八大員是:售票員、駕駛員、郵遞員、保育員、理髮員、服務員、售貨員、炊事員。2006年10月19日—26日,中央電視台一套《見證·親歷》播出的8集紀錄片《我們是光榮的八大員》,即為:售貨員(第一集)、服務員(第二集)、理髮員(第三集)、駕駛員(第四集)、郵遞員(第五集)、保育員(第六集)、炊事員(第七集)、售票員(第八集)。 [2] 
《歌唱光榮的八大員》曲譜 《歌唱光榮的八大員》曲譜
1958年作曲家晨耕譜曲、歌詞作家洪源作詞《歌唱光榮的八大員》,這首歌表現了服務行業人員的愛崗敬業,體現出社會主義社會對普通勞動者的尊重,也描繪出了勞動者的幸福快樂。在原版中,八位表演者分別代表:炊事員、保育員、郵遞員、理髮員、售貨員、售票員、縫紉員、文工團員 [2] 
類似的提法還有農村裏的八大員:公社廣播員、農機管理員、畜牧管理員、水利管理員、農技推廣員、報刊投遞員、糧站管理員、天氣預報員。
工廠工人蔘與民主管理的八大員是計劃員、統計員、預算員、定額員、勞動工資員、文化學習員、技術安全員、生活福利員。
基層文化普及的八大員是輔導員、讀報員、創作員、圖書員、放映員、演出員、板報員、故事員。
建築八大員:施工員(測量員)、質量員、安全員、標準員、材料員、機械員、勞務員(預算員)、資料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