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六子·掃芳林

鎖定
《八六子·掃芳林》是南宋詞人王沂孫所創作一首詞。這是一首觸景生情懷人之作。上片寫暮春景象,通過春雨後的枝頭鳥兒天氣等變化的描寫,表達時光流逝之快,有惜春之意。下片抒情,通過想象描寫思念的伊人的生活,表達作者思念之情。景中寓情,以纖濃、典雅的語言,道出了作者的脈脈情懷。
作品名稱
八六子·掃芳林
作    者
王沂孫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八六子·掃芳林作品原文

八六子1
掃芳林2。幾番風雨,匆匆老盡春禽3。漸薄潤4侵衣不斷,嫩涼5隨扇初生。晚窗自吟。
沉沉6。幽徑芳尋7。晻靄8苔香簾淨,蕭疏9竹影庭深。謾10淡卻蛾眉,晨妝慵掃11,寶釵蟲散12,繡屏鸞破13。當時暗水14和雲泛酒,空山15留月聽琴。料如今,門前數重翠陰16 [1] 

八六子·掃芳林作品註釋

八六子·掃芳林詞語註釋

1、八六子:詞牌名,又名《感黃鸝》。雙調,八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五平韻。
2、芳林:春日的花木。
3、春禽:春日的鳴禽。
4、薄潤:形容春日的微寒潤濕。
5、嫩涼:微涼。
6、沉沉:形容環境沉寂深邃。
7、芳尋:即尋芳。
8、晻靄(ǎn ǎi):雲霧密集而昏暗。
9、蕭疏:形容竹影稀疏。
10、謾(mán):空。
11、慵(yōng)掃:懶於描畫。掃,畫、抹。
12、寶釵蟲散:意指情侶間的分離。古代婦女與丈夫或情侶之間離別之時有分釵贈別之俗。釵:兩股笄,女子首飾的一種。蟲:指玉蟲,釵上之飾物。
13、繡屏鸞(luán)破:用徐德言與妻子分鏡事,言與佳人之離散。鸞:即鸞鏡。
14、暗水:潛流的溝水。泛酒:水邊飲酒。
15、空山:寂靜的春山。
16、翠蔭:綠蔭。 [2] 

八六子·掃芳林白話譯文

經歷了幾番風雨摧折的芳林已失去了往日的新鮮,連棲息其中的春禽也衰老了幾許。傍晚濕潤的氣息輕輕地漫上了衣襟,微涼的時候拂動羅扇,詩人在窗前自吟。
暮靄降臨之際,庭院深深,伊人也許正沿着花木扶疏的幽徑獨自徘徊。潔淨的珠簾正拂動着散發輕香的青苔,伊人的居地一定是竹影橫斜。不要讓蛾眉清淡,晨起的時候也不要懶於描畫,不要忘記我們之間深厚的感情,也不要出現佳人才子離散。想去當時我們在潛流的溝水和有云彩的天空下一起飲酒,寂靜的春山挽留月光一起欣賞琴音。卻沒有想到,伊人門前已經是層戀疊翠。

八六子·掃芳林創作背景

這一首詞寫在春去夏來之際。作者傍晚獨倚窗前,看到窗外的景色,想念到遠方的芳人,於是寫這首詞表達相思之情。 [3] 

八六子·掃芳林作品鑑賞

八六子·掃芳林文學賞析

這首詞起筆是一幅暮春的風景:”掃芳林。幾番風雨.匆匆老盡春禽。”風雨過後。落花無數,這其中含着辛棄疾《摸魚兒》的詞意:“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也含着周邦彥夏日所作《滿庭芳》中的風物:“風老鶯雛。雨肥梅子。”首句點明瞭時辰,也流露出淡淡的惜春情意。“漸”字以下,始寫人物。“薄潤侵衣”,筆意輕;“嫩涼隨扇”,用字佳美。南方雨水豐富,空氣濕潤,總有淡淡的雨意濕潤着衣裳,這又與周邦彥“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滿庭芳》)中的潮濕氣息相近。夏日初臨,輕搖蒲扇.微涼襲人。以“嫩”形容涼意初萌,恰如以“老”形容春禽成長,都是精妙無雙的用字。以“初生”對應“不斷”,於是春去夏來,時光靜靜流轉,而景中人,獨坐“晚窗自吟”。上闋歸於淡淡的寂寞與暮春的輕愁。
下闋鋪敍相思。“沉沉”。上承“晚窗”,既指暮靄深深,又暗指詞人心緒沉重。從“自吟”中起身,去幽靜的小路上尋找被風雨吹落的花朵。上闋既已提到“掃芳林”,可知化枝已經殘敗,此處卻又説“幽徑芳尋”,惜春情深。李商隱的詩中曾寫道:”尋芳不覺流霞醉,倚樹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花下醉》)詞人與李商隱一樣,踱步在暮春的殘花中。“晻靄苔香簾淨,蕭疏竹影庭深”兩個對句,以清美工穩的對仗,描繪出晚來庭院的安靜無塵。於“苫香”“簾淨”;“竹影”“庭深”中生出一片靜境;“謾”字以下,轉入懷人。遙想佳人輕掃蛾眉,慵畫晨妝,分明是“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衞風·伯兮》)的心境。”寶釵蟲散,繡屏鸞破”點明分離情事,用字“宛雅幽怨,殊耐人思”(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當時”二句,陷入追憶。僅用十二字,簸當時山水共遊、詩琴共賞的温馨情意,輕盈寫出。反覆涵詠“暗水和雲泛酒,空山留月聽琴”。便覺陳廷焯的評論“碧山詞自是取法白石,風流飄灑,如春雲秋月。令人愛不忍釋手”確是知音之語。歇拍回到睽隔的現實,料想此刻對方的門前,已是“數重翠陰”。“翠陰”既與夏季風景相合,又暗指對方已經“綠葉成蔭子滿枝”(唐杜牧《嘆花》),即已經婚嫁。時光流逝,從春至冬,情人睽隔,相見無期。唯有獨自叫憶,黯然神傷。原“晚窗自吟”,便是追憶從前。
《古詩十九首》中寫道:“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姜夔的詞中寫過“少年情事老來悲”(《鷓鴣天》)。而作者表達得更為含蓄藴藉。他寫暮春的風物,寫靜穆的庭院,沉鬱的相思隱在字句之後,他將深情融入清境,這是他在詠物詞的君同之憂外別樣的幽情。 [4] 

八六子·掃芳林名家評價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謾淡卻蛾眉,門前數重翠陰。”宛雅幽怨,殊耐人思。 [1] 
近代·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結處餘韻不盡,句亦渾成。 [3] 

八六子·掃芳林作者簡介

王沂孫(約1230~約1291)宋末詞人。字聖與,號碧山,又號中仙,家住玉笥山,亦號玉笥山人,南宋會稽人。善文詞,廣交遊,同代周密稱其“結客千金,醉春雙玉”(《踏莎行·題中仙詞卷》)。元兵入會稽,楊璉真珈掘宋帝六陵,沂孫與唐珏、周密等結吟社,賦《樂府補題》,託意蓮、蟬諸物,寄託亡國之慟。元世祖至元中,一度出為慶元路學正。晚年往來杭州、紹興間。工詞,風格接近周邦彥,含蓄深婉。其清峭處,又頗似姜夔張炎説他“琢語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詠物為工,代表作有《齊天樂·蟬》、《水龍吟·白蓮》等,皆善於體會物象以寄託感慨。其詞章法縝密,是一位有顯著藝術個性的詞家。詞集《碧山樂府》,一稱《花外集》,收詞60餘首。
參考資料
  • 1.    陳耳東,陳笑吶編注.情詞:陝西人民出版社,1997:第527頁
  • 2.    高獻紅編著.王沂孫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6.8:第259頁
  • 3.    賀新輝主編.全宋詞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6.01:第1458頁
  • 4.    劉石主編;清華大學《宋詞鑑賞大辭典》編寫組編.宋詞鑑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08:第13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