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彈結合試驗

鎖定
兩彈結合試驗是指1966年10月27日,中國在本國國土進行的導彈核彈頭結合的發射試驗。又稱導彈核武器試驗 。
中文名
兩彈結合試驗
別    名
導彈核武器試驗
全    稱
導彈核彈頭結合發射試驗
相關人物
周恩來聶榮臻錢學森鄧稼先
地    點
甘肅酒泉及新疆羅布泊
成功時間
1966年10月27日

兩彈結合試驗試驗時間

1963年7月,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聶榮臻提出要研製和導彈配套的核彈頭問題。
1964年1月,中央專門委員會決定待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開展核彈頭的研究設計,並加快中近程地地導彈的研製,力爭早日將配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裝備部隊。
1965年11月,中近程地地導彈首次飛行試驗成功。
1966年9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研製成功。同年10月7日,進行中近程地地導彈安全自毀系統的飛行試驗,導彈飛行正常,並在地面控制下成功實現空中安全自毀,達到預定的試驗目的。10月13日和16日,分別進行了兩次攜帶模擬核彈頭的“冷試驗”,兩枚導彈所載模擬核彈頭在彈着區預定高度起爆,進一步檢驗了導彈及引爆控制系統的安全可靠性。10月20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兩彈結合”專門會議,聽取關於發射區和彈着區試驗準備情況的詳細報告,着重指出:兩彈結合關係很大,要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試驗只許成功,不能失敗,而且只能進行一次。周恩來委託聶榮臻赴試驗現場主持試驗。
1966年10月25日,聶榮臻抵達導彈試驗基地,對試驗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和部署。26日,核導彈安全轉運至發射陣地。27日凌晨,完成導彈與核彈頭的對接。9時,核導彈起飛,9時9分,經894千米的飛行,核彈頭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的靶區上空569米的預定高度爆炸,爆炸威力為1.2萬噸TNT當量。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國家在本國國土上進行導彈核武器試驗。“兩彈結合”試驗成功,標誌着中國有了能用於實戰的核導彈。此後,未再進行導彈與核彈頭結合發射試驗。 [1] 

兩彈結合試驗試驗人員

“兩彈結合”試驗七勇士 “兩彈結合”試驗七勇士 [2]
試驗當天,根據測試發射的安全要求,現場的操作人員數量必須減少到最低限度。經過嚴格篩選,指揮部慎重決定:由負責發射的第一試驗部政委高震亞、參謀長王世成,以及發射二中隊分隊長顏振清、技術助理員張其彬、加註技師劉啓泉、控制枱操作手佟連捷徐虹等七名人員,定位在地下控制室裏,執行發射任務。這些被後人稱為“七勇士”的同志,心裏都很清楚,進行導彈和原子彈首次結合試驗,萬一失敗意味着什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