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系統命令是不用全角字符的,只是在作文字處理時才會使用全角字符。
- 中文名
- 全角
- 外文名
- Full width
- 別 名
- 全形或全寬
- 拼 音
- quán jiǎo
- 注 音
- ㄑㄩㄢˊ ㄐㄧㄠˇ
- 英 文
- DBC
全角簡要
編輯拼音:quán jiǎo
注音:ㄑㄩㄢˊ ㄐㄧㄠˇ
英文:SBC case
別名:全形或全寬
全角簡介
編輯每個普通字符(或半角字符)只佔用一字節的空間(一字節有8位,共256個編碼空間),而漢語、日語、及朝鮮文等文字語言的字庫量遠大於256個,所以改用兩個字節來儲存。同時,也是因為中日韓等文字的書寫習慣,如果統一使用全角字符的話,排列起來也顯得整齊。
為了排列整齊,英文和其它拉丁文的字符和標點也提供了全角格式。
全角佔兩個字節,半角佔一個字節。
半角全角主要是針對標點符號來説的,全角標點佔兩個字節,半角佔一個字節,而不管是半角還是全角,漢字都還是要佔兩個字節。
在不支持漢字等語言的計算機上只能使用半角標點(其實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存在半角全角的概念) 。
,.?\'! ……這些是半角的
,。?‘! ……這些是全角的
全角使用
編輯全角全角和半角區別
全角就是字母和數字等與漢字佔等寬位置的字。
示例如下:(鍵盤的輸入是一樣的,輸入法的設置不同)
[全角舉例]AaBv1234@#%&
[半角舉例]AaBb1234@#%&;,.:
在漢字輸入法出現的時候,輸入的字母數字默認為半角,但是標點則是默認為全角(如下圖)可以通過鼠標點擊輸入法工具條上的相應按鈕來改變,輸入法名字左邊的按鈕是改變中文和英文輸入的,右邊的圓和半圓是改變字母和數字的全角半角的,再右邊的“.,”或者"。,"是用來改變標點符號的中英文設置(中文標點即是全角,英文標點即是半角),最右邊的鍵盤圖標是顯示軟鍵盤用的,可以輸入一些特殊字符或者其它語言裏面的字母。
下面的圖中,第一個圖為中文輸入方式,半角字母/數字,全角標點符號;第二個正好相反。
關於“全角”和“半角”:
半角:是指英文件ASCII碼中的各種符號,如A、B、C、1、2、3、等。
輸入法狀態條應是:中的狀態,不應是狀態,可用Shift+Space切換。
關於中/英文標點符號:
中文標點符號:如:,“”《》()?。等,在VFP命令中不能用,如定義變量name為“曹開慧”的賦值語句命令是:
英文標點符號:如:,"<>()?.等。
name="曹開慧"
不能輸入:
name=“曹開慧”
漢字的全角半角的分別
漢字的特點使我們要碰上兩個最基本且又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全角與半角。
形象的説,在使用英文輸入法時,電腦屏幕上,一個英文字符(如“a”)所佔的位置,人們稱其為“半角”,而一個漢字所佔的位置則等於兩個英文字符,故稱其為“全角”。
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系統裏,初始輸入法一般都默認為英文輸入法,這時自然會處在半角狀態下,無論是輸入字母、符號還是數字,始終都只佔一個英文字符的位置。若切換到中文輸入法狀態中,則會有全角半角兩種選擇,對中文字符來説,這兩種選擇對其沒有影響,它始終都要佔兩個英文字符的位置,但對此狀態下輸入的符號、數字以及英文字母來説,就顯得很重要,如以下所示:
"QUAN"
“QUAN”
前者輸入選擇的是半角,後者為全角,兩者呈現的結果差異很大,在選擇全角後,即便是字母、符號、數字都無一例外地要被當成漢字進行處理,從視覺角度上看,它們因此也顯得彆扭了許多。
很多人往往會忽視半角和全角間的切換,這樣他們遇到一些怪事也不足為奇,比如我們上網時經常要輸入密碼或網址,若此時在全角狀態下進行,只能因系統無法確認而導致失敗;還有在發送電子郵件的時候,把電子郵件地址寫成xxx@,即全角“@”的形式,而非符合規定的半角“@”形式,結果也只能是無法成功發送郵件。要強調的是,在絕大多數場合裏,都要求使用半角進行輸入。
看來,還不能忽視全角和半角的作用,在中文輸入狀態下,它們的情況會被顯示在輸入法提示欄裏,比如在智能ABC的提示欄中有相應按鈕供轉換,其形狀為“半月”的是半角,“圓月”的是全角,我們可以通過用鼠標點擊或快捷鍵Shift+空格進行兩者間的切換什麼是全角和半角。
全角全角與半角比較
ASCII | 全角字符 | Unicode | 半角字符 | Unicode |
0x20 | " " | U+3000 | " " | U+0020 |
0x21 | ! | U+ff01 | ! | U+0021 |
0x22 | " | U+ff02 | " | U+0022 |
0x23 | # | U+ff03 | # | U+0023 |
0x24 | $ | U+ff04 | $ | U+0024 |
0x25 | % | U+ff05 | % | U+0025 |
0x26 | & | U+ff06 | & | U+0026 |
0x27 | ‘ | U+ff07 | ' | U+0027 |
0x28 | ( | U+ff08 | ( | U+0028 |
0x29 | ) | U+ff09 | ) | U+0029 |
0x2a | × | U+ff0a | * | U+002a |
0x2b | + | U+ff0b | + | U+002b |
0x2c | , | U+ff0c | , | U+002c |
0x2d | - | U+ff0d | - | U+002d |
0x2e | 。 | U+ff0e | . | U+002e |
0x2f | / | U+ff0f | / | U+002f |
0x30 | 0 | U+ff10 | 0 | U+0030 |
0x31 | 1 | U+ff11 | 1 | U+0031 |
0x32 | 2 | U+ff12 | 2 | U+0032 |
0x33 | 3 | U+ff13 | 3 | U+0033 |
0x34 | 4 | U+ff14 | 4 | U+0034 |
0x35 | 5 | U+ff15 | 5 | U+0035 |
0x36 | 6 | U+ff16 | 6 | U+0036 |
0x37 | 7 | U+ff17 | 7 | U+0037 |
0x38 | 8 | U+ff18 | 8 | U+0038 |
0x39 | 9 | U+ff19 | 9 | U+0039 |
0x3a | : | U+ff1a | : | U+003a |
0x3b | ; | U+ff1b | ; | U+003b |
0x3c | < | U+ff1c | < | U+003c |
0x3d | = | U+ff1d | = | U+003d |
0x3e | > | U+ff1e | > | U+003e |
0x3f | ? | U+ff1f | ? | U+003f |
0x40 | @ | U+ff20 | @ | U+0040 |
0x41 | A | U+ff21 | A | U+0041 |
0x42 | B | U+ff22 | B | U+0042 |
0x43 | C | U+ff23 | C | U+0043 |
0x44 | D | U+ff24 | D | U+0044 |
0x45 | E | U+ff25 | E | U+0045 |
0x46 | F | U+ff26 | F | U+0046 |
0x47 | G | U+ff27 | G | U+0047 |
0x48 | H | U+ff28 | H | U+0048 |
0x49 | I | U+ff29 | I | U+0049 |
0x4a | J | U+ff2a | J | U+004a |
0x4b | K | U+ff2b | K | U+004b |
0x4c | L | U+ff2c | L | U+004c |
0x4d | M | U+ff2d | M | U+004d |
0x4e | N | U+ff2e | N | U+004e |
0x4f | O | U+ff2f | O | U+004f |
0x50 | P | U+ff30 | P | U+0050 |
0x51 | Q | U+ff31 | Q | U+0051 |
0x52 | R | U+ff32 | R | U+0052 |
0x53 | S | U+ff33 | S | U+0053 |
0x54 | T | U+ff34 | T | U+0054 |
0x55 | U | U+ff35 | U | U+0055 |
0x56 | V | U+ff36 | V | U+0056 |
0x57 | W | U+ff37 | W | U+0057 |
0x58 | X | U+ff38 | X | U+0058 |
0x59 | Y | U+ff39 | Y | U+0059 |
0x5a | Z | U+ff3a | Z | U+005a |
0x5b | [ | U+ff3b | [ | U+005b |
0x5c | \ | U+ff3c | \ | U+005c |
0x5d | ] | U+ff3d | ] | U+005d |
0x5e | ^ | U+ff3e | ^ | U+005e |
0x5f | _ | U+ff3f | _ | U+005f |
0x60 | ` | U+ff40 | ` | U+0060 |
0x61 | a | U+ff41 | a | U+0061 |
0x62 | b | U+ff42 | b | U+0062 |
0x63 | c | U+ff43 | c | U+0063 |
0x64 | d | U+ff44 | d | U+0064 |
0x65 | e | U+ff45 | e | U+0065 |
0x66 | f | U+ff46 | f | U+0066 |
0x67 | g | U+ff47 | g | U+0067 |
0x68 | h | U+ff48 | h | U+0068 |
0x69 | i | U+ff49 | i | U+0069 |
0x6a | j | U+ff4a | j | U+006a |
0x6b | k | U+ff4b | k | U+006b |
0x6c | l | U+ff4c | l | U+006c |
0x6d | m | U+ff4d | m | U+006d |
0x6e | n | U+ff4e | n | U+006e |
0x6f | o | U+ff4f | o | U+006f |
0x70 | p | U+ff50 | p | U+0070 |
0x71 | q | U+ff51 | q | U+0071 |
0x72 | r | U+ff52 | r | U+0072 |
0x73 | s | U+ff53 | s | U+0073 |
0x74 | t | U+ff54 | t | U+0074 |
0x75 | u | U+ff55 | u | U+0075 |
0x76 | v | U+ff56 | v | U+0076 |
0x77 | w | U+ff57 | w | U+0077 |
0x78 | x | U+ff58 | x | U+0078 |
0x79 | y | U+ff59 | y | U+0079 |
0x7a | z | U+ff5a | z | U+007a |
0x7b | { | U+ff5b | { | U+007b |
0x7c | | | U+ff5c | | | U+007c |
0x7d | } | U+ff5d | } | U+007d |
0x7e | ~ | U+ff5e | ~ | U+007e |
注:百度在線編輯無法識別部分全角,在此提醒下。
全角全角標準標點
編輯看出下面兩個詞組所用標點符號的區別了嗎?前一個是半角的雙引號,下一個是全角的雙引號。 "詩想者" “詩想者”
以“智能ABC輸入法”為例作一個簡介,其他輸入法大同小異,大家可以舉一反三:這是智能ABC輸入法狀態條,輸入法狀態條上有:大小寫轉換按鈕、輸入法名稱按鈕、全角/半角切換按鈕、標點全角/半角切換按鈕和軟鍵盤按鈕。
①漢字輸入過程中我們常需要在半角和全角之間切換,我們可以用鼠標左鍵單擊"輸入法狀態條"上的"全角/半角切換"按鈕來變換全角和半角;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熱鍵Shift+空格鍵切換。當"全角/半角切換"按鈕上的圖案是整個月亮狀時説明當前是全角輸入方法,而"月牙"狀時則是半角輸入。
②為了在中文輸入過程中方便地輸入一些特定的標點符號和英文符號,我們可以使用中英文標點切換按鈕。用鼠標左鍵單擊"輸入法狀態"條上的"標點符號切換"按鈕;當然,也可以通過鍵盤熱鍵Ctrl+空格鍵關閉中文輸入法狀態來達到輸入英文標點的目的。
全角全角空格
編輯全角基本定義
全角空格( ),定義上是2個半角空格的大小,在網頁中卻大約相當於3~4個半角空格的大小,而且它自身不易被左對齊。
全角空格一般適用於在強制性左對齊的情況下需要居中或者在其他特定位置的時候。一些亂碼字中也會出現全角空格。
全角方法舉例
1.搜狗拼音輸入法,輸入“全角空格”選5即可。
2.智能ABC輸入法,輸入“V1”再按一下空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