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鎖定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NTET)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測試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水平考試。分為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三類。
其中教學人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分為初級、高級兩個級別。已於2015年停考。
中文名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簡    稱
NTET
主管方
教育部
主辦方
教育部考試中心
考試科目
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
作    用
測試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
考試模式
全國統考模式
管理模式
兩級管理
考試方式
無紙化考試
考試時間
每年開考2次
首次考試
2006年11月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背景介紹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教育技術學科領域的形成與發展是現代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教育的不斷髮展,賦予了教育技術這一概念充實的內涵和無限的生命力。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僅引發教育方式和教學過程的深刻變化,而且改變了教師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教育技術以其特有的魅力,不僅在教育學科中漸漸贏得了相應的學術地位,而且在教育實踐範圍內,教育技術已經成為促進教育教學變革的催化劑。對於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説,面臨教育信息化和課程改革的新形勢,技術能力理所當然地成為其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的有關精神,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准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配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計劃”的實施,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教育部決定啓動“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並於 2005年4月開始實施。
教育部推行該項計劃的宗旨是: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施行)》為依據,以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建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和考試認證體系,組織開展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技術培訓,全面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水平。
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該計劃分為培訓和考試兩大環節,其中考試部分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實施。
教育部推行該計劃的總體部署是:2005年組織部分省市試點。2006年開始在全國推開,到2007年底,全國1000萬以上中小學教師的絕大多數普遍參加培訓,並參加全國統一考試。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基本情況

考試模式:採用全國統考模式。即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標準、統一發證。
管理模式:採用兩級管理。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全國性的管理工作,包括起草考試大綱、組織命題、考務管理成績審核、印製並頒發由教育部監製的全國統一的合格證書。各省市考試機構負責設立考點,負責地方性考試的組織管理工作。考試對象:全國中小學在校教師。
考試科目:分為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三類,其中教學人員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各分為初級、高級兩個級別。
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起草,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審定。
考試內容:重點測試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
考試方式:初級採用無紙化考試的方式,試題呈現和考生作答都在計算機上進行。其他級別正在論證中。
考試時間:2006年11月組織首次考試。計劃以後每年開考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