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府梅瓶

鎖定
內府梅瓶作為明王朝皇宮內廷所用之物,今流傳在世的極少,除了日本安宅博物館(即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的兩件內府梅瓶外,這件略帶殘缺的內府梅瓶就是我國國內僅有的一件明初內府梅瓶了之一。另外一件藏於南京市博物館
中文名
內府梅瓶
所屬年代
性    質
明王朝皇宮內廷所用之物
今    藏
日本安宅博物館

內府梅瓶設計特點

這是一位老華僑珍藏的明代內府瓷酒瓶。 高34釐米 足徑14.5釐米,小口略殘,外侈,厚圓唇,短頸,豐肩斂腹,足部外撇,圈足矮淺,沙底無釉。胎體由上至下逐漸變厚,胎質細膩,粉狀感突出,猶如絲綢般柔順。胎色白中顯露黃斑,圈足外沿火石紅痕明顯。肩部有青花楷書“內府”二字,字體工整、圓潤。此瓶施白釉,釉麪肥厚,釉色淡雅,局部堆釉處白中閃青,温潤似玉。高34釐米 足徑14.5釐米,小口略殘,外侈,厚圓唇,短頸,豐肩斂腹,足部外撇,圈足矮淺,沙底無釉。胎體由上至下逐漸變厚,胎質細膩,粉狀感突出,猶如絲綢般柔順。胎色白中顯露黃斑,圈足外沿火石紅痕明顯。肩部有青花楷書“內府”二字,字體工整、圓潤。此瓶施白釉,釉麪肥厚,釉色淡雅,局部堆釉處白中閃青,温潤似玉。
據收藏者説,這件“內府”梅瓶乃六十年代末在香港某古玩店裏購得,當時店主稱這件瓷器來自安南(越南)。我國自元代以來,一直都有瓷器銷往越南及東南亞地區,近年在湄公河沉船中也曾打撈出許多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器。這件內府梅瓶可能就是當時運往越南,後流失香港的。

內府梅瓶相關資料

其他梅瓶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兩件“內府”梅瓶,造型和風格與上件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日本所藏的兩件“內府”梅瓶皆有蓋。蓋為覆杯形,下大上小,曲腰,蓋頂突折,上有帶尖圓鈕。蓋腹部飾青花折枝花紋,蓋頂飾柿蒂狀連葉紋,蓋鈕飾復層蓮瓣紋。整個器蓋清新自然,紋飾稀疏得當,與下部羊脂白釉梅瓶相配合,更是不拘一格,別具情調。據考,內府原意為倉庫,署“內府”款的瓷器最早出現磁州窯器物上。到了明朝初年,內府含義發生了根本變化,成為皇宮內廷之義。“內府”白釉梅瓶就是當時景德鎮御窯廠專門為宮廷內府燒造的器物,屬官窯精品。日本所藏的這兩件梅瓶,是國內外唯一兩件保存完整的“內府”梅瓶。從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看到,此兩器乃出土於北京,大約在1930年左右流散到國外,後被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