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面針

(中藥)

鎖定
兩面針,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兩面針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乾燥根。全年均可採挖,洗淨,切片或段,曬乾。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通絡、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牙痛,胃痛等病症。兩面針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生物鹼、香豆素、木脂素、黃酮等,具有抗炎鎮痛、抗菌、抗腫瘤等藥理活性。 [5-6] 
中文名
兩面針 [6] 
拉丁學名
Zanthoxylumnitidum(Roxb.)DC.
別    名
入地金牛
雙面刺
山椒
下山虎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中植物綱
雲香目
芸香科
花椒屬
兩面針
分佈區域
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中文學名
兩面針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採挖
用 量
5-10g
毒 性
有小毒
貯 藏
置乾燥處,防潮,防蛀

兩面針入藥部位

植物根、莖、葉。

兩面針性味

味苦、辛,性平

兩面針歸經

歸肝、胃經。

兩面針功 效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通絡,解毒消腫

兩面針主治

用於跌撲損傷,胃痛牙痛風濕痹痛,毒蛇咬傷;外治燒燙傷。

兩面針用法用量

5-1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

兩面針禁 忌

不能過量服用;忌與酸味食物同服。

兩面針炮製方法

洗淨,切片或段,曬乾。

兩面針生理特性

木質藤本;莖、枝、葉軸下面和小葉中脈兩面均着生鈎狀皮刺。單數羽狀複葉,長7-15釐米;小葉3-11,對生,革質,卵形至卵狀矩圓形,無毛,上面稍有光澤,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花4數;萼片寬卵形。蓇葖果成熟時紫紅色,有粗大腺點,頂端正具短喙。

兩面針產地

廣東、廣西、福建、湖南、雲南、台灣。
[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