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

鎖定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Yanzhou No.1 Senior Middle School)成立於1943年,是位於濟寧市兗州區的公立高中。 [1]  學校是山東省首批規範化學校,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中文名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
外文名
Yanzhou No.1 Senior Middle School
簡    稱
兗州一中
創辦時間
1943年9月
辦學性質
公辦學校 [14] 
學校類別
普通高級中學 [14] 
主管部門
兗州區教育局
現任領導
翟健 [13] 
校    訓
知行合一 德能兼修 [17] 
地    址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豐兗西路 [14] 
知名校友
展濤 趙春蘭 王渭田 齊濤
知名教師
董晶 羅井恩 蘇建 蔣勇 [10-12] 
面    積
450 畝
副校長
李慶新 曹傳魯 趙新建 徐建 [16] 
紀委書記
李西全 [11]  [16] 
校    風
追求卓越 敢為人先 [17] 
教    風
敬業愛生 勤研求真 [17] 
學    風
尊師守紀 勤學善思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17]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辦學歷史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創建於1943年9月,校址在東橋南美以美會內,學校定名為“滋陽縣立初級中學”。
1944年5月,學校搬遷到原山東省第四鄉師舊址。
1948年1月,遷至兗州城內建設路中段路北。
1948年7月,合稱為“兗州市立聯合中學”,後改為“兗州中學”。
1948年12月,學校更名為“山東省滋陽中學”,
1951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山東省立滋陽中學”。
1956年8月,學校改稱為“山東省滋陽第一中學”,
1958年11月,滋陽與曲阜兩縣合併,學校更名為“山東省曲阜第一中學”,
1962年1月,兩縣分治,易名為“山東省兗州第一中學”。
1967年,學校改名為“山東省兗州縣第一中學”。
1992年9月,兗州撤縣設市,學校更名為“山東省兗州市第一中學”。
1992年,學校校舍改造。
1993年,被評為首批“山東省規範化學校”。
2005年5月,原鐵路中學和鐵路幼兒園併入。
2008年10月,兗州區委區政府投資4億元啓動建設一中新校,
2010年8月,兗州一中遷入新校。
2013年,兗州撤市設區,學校更名為“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 [14]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辦學條件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辦學規模

兗州一中佔地450畝,總建築面積13.9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可容納120個班、6000名學生就讀。
校園內有四組八棟教學樓,每棟教學樓端部設有一個大的階梯教室。體育運動區包括四百米運動場、籃球場十四片、排球場七片,還有一個室內體育館。生活區有六棟宿舍樓。食堂有三層,可容納六千人就餐。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師資力量

兗州區第一中學共有教師450餘名,其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52人,中級教師80人,省市勞模、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拔尖人才等60多人,先後承擔了創新教育、合作教育,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及素質教育與體育課堂教育模式等四項國家級課題和十幾項省級課題。省市以上優秀教師、優質課、公開課、示範課執教者300餘人。 [2]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功能分區

學校設計容納120個班、6000名學生就讀,總體規劃設計達到“生態化、園林化、現代化、信息化、標準化”的要求,分為教學區、生活服務區、公共服務區和體育運動區四大功能區。
1、教學區:教學樓羣總建築面積29355㎡,共四個教學區,每個教學區樓羣有教室32口,辦公室12口,階梯教室1口(容納300人)。實驗樓兩座各五層,包含物理、通用技術實驗室、化學、生物實驗室24口,實驗設備和器材均按照標準化學校的要求配備齊全。
2、生活服務區:食堂位於生活區和體育運動區之間,共有三層,總建築面積15450㎡,可供4500人同時就餐。還可以在學校舉行大型活動時,為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就餐條件。宿舍樓共有6棟,總建築面積43189㎡。六個學生一間宿舍,配備單獨的衞生間。
3、公共服務區:圖書、電教、辦公綜合樓,樓高七層,設有計算機教室9口,語音室4口。二至四層為圖書樓,設有先進的電子閲覽室,供師生讀書、閲覽。學術報告廳樓,高兩層,能夠容納1500人,可滿足學校大型演出、學術報告用。
4、體育運動區:建有5000㎡體育館一座,內含標準化籃球場2個,訓練室2口;室外配有1個標準化足球場和400m跑道,14個室外籃球場,5個排球場,2個網球場,15個乒乓球場地。所有體育器材按照省規範化要求配備齊全。 [14]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機構職能

1、黨政辦公室:負責處理學校日常行政事務,聯繫、協調各處室之間的工作;起草學校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彙報材料、文件、通報、通知和大型會議材料,籌備全校性會議;收發、傳遞、保管各級各類文件、信件,收集整理各類檔案;做好調查研究和信息收集、傳遞、反饋,做好上下通訊、聯絡工作;負責文印和作息時間表的管理;負責公章的管理和使用。負責人事、宣傳、招生、考核和計劃生育工作;負責行政值班安排和教職工考勤工作;完成領導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2、教務處:負責制定學期課程設置、課時計劃方案,編排學期課程,安排課程總表;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教學、教研活動,指導各級部業務活動;負責教學常規檢查。負責教師隊伍業務培訓和學科組專業發展工作;提供各級部教師崗位設置和調配方案;組織各類考務活動;負責教材和教輔資料的訂購、發行工作;做好圖書館管理工作;負責學生檔案和學籍管理工作;負責各級部及教師的業務考核和教學質量的評估工作,做好整理、收集並按時上交教師業務檔案;做好學校教科研工作;負責新課程改革的研究和實施工作,保證新課程改革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上級部門安排和學校組織的各種考試工作;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3、德育處:負責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其學生規範制度的輔導、檢查、落實工作;負責升旗儀式、紀律教育周、禮儀教育;組織學生參加上級和學校安排的各類教育和實踐活動;負責校級班級、班主任、學生的評優樹先工作;負責違紀學生的教育轉化。負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訂班主任職責,負責班主任的培訓、指導、評估工作;負責家長學校及家長委員會工作;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4、總務處:負責學校基建和校舍設施的維修、維護、建檔工作;做好學校的綠化、美化、淨化工作;負責採購、供應教學設備和教學辦公用品,做好教育教學的服務工作;負責學生宿舍的管理工作;負責學校收費和財務管理工作;負責校產的使用、維護及安全狀況的評估工作;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5、安保處:負責學校的安全教育及各項安全緊急預案的制訂工作;負責校園治安安全工作,做好各項數據的彙總、整理、分析並及時向學校提出整改建議;負責門衞室管理工作;負責學生胸卡及車輛管理工作;負責學生重大違紀、違法事件的調查、取證及責任認定工作,及時向辦公會提出處理意見並按決議執行;負責學校重大活動的安全保衞工作;負責學校設施及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保衞工作;負責學校户籍管理工作;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
6、體衞藝處:負責藝體教育、教學管理及藝體招生工作;協助級部做好體育特長生及體育教師的管理、教學及評價工作;負責組織檢查早操、課間操及體育課;負責各級各類運動會、比賽、文藝演出,配合學校搞好大型集會;負責學校校園衞生管理工作,落實衞生防區制;做好各種傳染病的衞生預防工作;負責衞生室的管理工作; 協助德育處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協助工會搞好教職工文體活動;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7、信息中心:負責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負責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協助教務處搞好信息技術的各類考務工作;負責教職工的信息技術培訓工作;負責信息中心設備和一中網站的更新維護工作;負責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工作;為學校各類活動做好技術服務工作;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8、團委:負責搞好團隊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學校團的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協助德育處、教務處、級部等處室對學生進行管理,促進良好校風、學風、班風的形成;指導、幫助學生會做好工作;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9、工會:負責教代會的籌備,抓好校務公開;做好教職工的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法制教育工作,關心教職工生活,依法保障教職工權益;做好婦委會的工作;負責組織開展教職工文體活動;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辦學成果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學生成績

六十餘年來,兗州一中為社會培養了60000餘名優秀畢業生,遍佈世界各地,他們中有省部級領導,有將軍,有專家學者,有體壇驍將......僅國外就有300多人,港澳台100多人,大都成為社會棟樑。自86年以來,已實現高考成績十九年十九大步的目標。該校學生向來以開放、陽光、時尚著稱,這與其校園文化氣氛是不可分割的。學生積極向上,主動創新,也為學校爭得許多榮譽。
多年來,學校共為社會和高校培養了6萬名畢業生,420名博士,1960名碩士,其中原省委副書記趙春蘭、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渭田、現任吉林大學校長展濤、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桑瀟等就是他們的傑出代表。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素質教育

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學校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2022年,第36屆“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學校2個項目獲省一等獎,2個項目獲省二等獎,1個項目獲省三等獎,在省賽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7]  在第八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中,高新然等共5名同學獲全國獎項, [8]  顏文琦等共21名同學獲省級獎項。 [9]  與此同時,在“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魏立昂等共21名同學獲省級獎項 [9]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學校榮譽

濟寧市高中教學工作會議上,學校被授予濟寧市“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學校”、“優秀生培養先進學校”、“藝體教學工作先進學校”。同時,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先進學校、山東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首批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文明校園、山東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衞生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平安和諧校園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3]  為進一步加強校際聯繫,有效整合力量、搭建平台、共促發展,更好的服務教學實踐,2022年2月23日,山東師範大學與兗州區第一中學教學實踐基地合作簽約暨揭牌儀式在兗州一中舉行。 [5]  2022年,兗州一中英語學科入選濟寧市普通高中市級特色學科基地。 [4]  2022年8月11日,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與濟寧市博物館師德共建基地成立儀式在濟寧市博物館(文化中心館)圓滿舉行 [15]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文化傳統

2004年4月,學校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激烈的教育競爭形勢,積極探索教育規律,突破老校傳統桎梏,走現代教育之路,提出了“胸懷應然目標,辦好實然教育”的辦學理念和“求真求善求美,實現人格昇華”的培養目標,確立了學校“135”發展戰略,制定了“嚴格規範管理+課堂教學改革=誰都能成功”的治校方略,圍繞“天降大任,苦修成才”的成才觀,制定了兗州一中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管理理念、培養途徑等,形成了以“苦”字為核心的學校管理文化體系,並最終濃縮和昇華成了兗州一中十二大教育理念。通過嚴格規範管理,落實“一走進一中,教育便開始了”的育人思想,走“行為—習慣—性格—命運”的育人路線,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通過課堂教學改革,深化“三步六段”教學法:聚焦課堂,達標課堂,構建“35+10” 課堂循環教學模式,形成特色課堂,建設高效益課堂。2006年1月,學校又提出了“經典名校,百年一中”的文化品牌,鑄造歷史老校強大的信念支持系統,推動學校走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2022年,學校提出了始終以辦人民滿意的優質高中為目標,堅持“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辦學理念 [6]  ,實施“精細、規範、民主、科學化”管理的方針,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全面發展。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學校領導

學校領導
[18]  姓名
職務
簡歷
工作分工
翟健
負責人
漢族,1977年9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
主持學校全面工作。認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幹部作風建設,抓實意識形態工作,全面落實班子的主體責任。
曹傳魯
副校長
漢族,1973年11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
負責學校教學、教研、體衞藝、高考、學考工作。
趙新建
副校長
漢族,1974年5月生,中共個黨員,本科學歷。
分管學校總務處、安保處、宿管辦。
徐建
副校長
漢族,1975年6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
分管黨政辦公室、財務中心,抓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
李西全
紀委書記
漢族,1972年1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
分管學校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女生管理、學校團委、團支部建設工作,落實分管工作中意識形態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
馬士良
工會主席
漢族,1973年5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
主持負責工會全面工作。主管督查室、信息中心。協助“文明單位”創建,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中心工作。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知名校友

趙春蘭:曾任山東省委副書記
王渭田:曾任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學校地址

兗州一中地址: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豐兗西路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