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行組織者

鎖定
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原學習任務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並且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關聯。根據奧蘇貝爾的理論,先行組織者可以分為陳述性組織者和比較性組織者兩類。
中文名
先行組織者
外文名
Advanced Organizer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範圍
教育心理學

先行組織者簡介

先行組織者是認知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David Ausubel,1918年-2008)於1960年提出的一個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學理論方面的主要貢獻之一。 根據奧蘇貝爾的解釋,學生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時,如果原有認知結構中缺少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的上位觀念,或原有觀念不夠清晰或鞏固,則有必要設計一個先於學習材料呈現之前呈現的一個引導性材料,可能是一個概念、一條定律或者一段説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直觀形象的具體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於要學習的材料(因此屬於下位學習),構建一個使新舊知識發生聯繫的橋樑。這種引導性材料被稱為先行組織者。

先行組織者作用

先行組織者在學生學習較陌生的新知識,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準備時對學生的學習可以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有助於學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內容。
使用先行組織者,有助於促進學習的遷移,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遷移測驗項目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如果學習材料只要求機械記憶,則效果不明顯。
先行組織者是指大量的間斷信息——口頭的、書面的或圖解的——在接觸新材料前呈現出來,以方便學習和理解。這種呈現不同於概述和總結,因為同其他的信息相比,它呈現在一個更為抽象的層面上——把“大圖”設置在具體內容之前。由於該技巧需要明確的進入點,所以一般用於線性呈現(如:傳統的課堂教育),在非線性探究式學習情景裏(如:自由遊戲模式)並不同樣奏效。 [1] 

先行組織者先行組織者的作用

奧蘇貝爾認為,先行組織者不僅能夠幫助學習者學習新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其保持知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中的重點部分;第二,突出強調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的關係,為新知識提供一種框架;第三,能夠幫助學生回憶起與新知識相關的已有知識,以便更好地建立聯繫。

先行組織者分類

近些年來,研究者們在奧蘇伯爾原來定義的基礎上發展了“組織者”的概念。“組織者”一般呈現在要學習的材料之前(先行的組織者),但也可以放在學習材料之後呈現。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上高於學習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體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於原學習材料。
“組織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陳述性(expository)“組織者”,即在比較不熟悉材料的場合下, 當學生面對學習任務,倘若其認知結構中缺乏適當的上位觀念可以用來同化新知識,則可以設計一個概括與包容水平高於要學習的新材料的組織者。例如,學生學習“鯨”這一概念,那麼則可先把原來學過的哺乳動物的概念(上位概念)即哺乳動物的特徵有哪些,再學習一下(獲得認知框架),然後再講解鯨也是哺乳動物。在這種條件下,儘管學生可能沒有親眼見過鯨,但學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鯨的概念,即鯨也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徵。由於學習了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鯨的概念,從而擴充了對哺乳動物這一概念的理解。教師有意識地將新學習的概念與原有的上位概念加以聯繫,使學生把一種低位經驗通過概括納入到高位的結構中去,從而充實了高位結構,同時將概念組成一個按層次排列的網絡系統,這樣就不斷促使學生已有的心理結構發生改變或創新。用學習者已熟悉的術語提供觀念的固定點,讓學生先學習這一組織者,以便獲得一個可以同化新知識的認知框架。用它的目的,在於為新的學習提供最適當的類屬者,它與新的學習產生一種上位關係。
另一類是比較性(comparative)“組織者”,用於較熟悉的學習材料中,即當學生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時,倘若其認知結構中已經具有了可以利用的同化新知識的適當觀念,但原有觀念不清晰或不鞏固,不穩定,學生難以應用,或者他們對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辨別不清,則可以設計一個揭示新舊知識異同的比較性組織者。如學生在學習有關“角”的知識過程中,已經學習了“鋭角”的概念,要學習“鈍角”的概念。教師則可先把“鋭角”的有關知識及其特徵講解清楚,然後再學習“鈍角”的概念,這樣既掌握了“鈍角”的概念,又理解了以前學的“鋭角”概念與新學習的“鈍角”概念之間的異同。因為比較性組織者指出了新舊知識的異同,它可以增強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穩定性與清晰性。其目的在於比較新材料與認知結構中相類似的材料,從而增強似是而非的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併為這些新觀念提供穩定的固定點。為了獲得良好的效果,組織者本身顯然必須是易學的,而且必須用熟悉的術語把它們敍述出來。
在這兩類組織者的運用過程中,都要求學生將自己原有的知識與新學習的材料在頭腦裏發生積極的相互作用,將外部提供的材料轉化為自己的認知內容,故這種情況下進行的學習是積極的有意義的學習。

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

“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學生能懂的語言在介紹學習材料本身以前呈現出來,以便建立有意義學習的心向,故稱其為先行組織者。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於學習任務,並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其目的是用來幫助學生確立意義學習的心向,在“已經知道的”與“需要知道的”知識之間架起“認知橋樑”,為新的學習內容提供觀念上的固着點,起到引導和組織的作用。例如,在講有關鋼的性質的內容時,首先學習金屬和合金的異同、各自的利弊等,給學生提供理解鋼的性質的觀念框架。設計適當的“先行組織者”作為影響認知結構的變量,這不僅是研究學習與遷移的一種策略,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
組織者的功能之一在於為在它後面呈現的學習材料提供觀念構架,使那些更加明細的和分化的材料得以穩固的結合和保持。另一種功能就是增加學習的材料和認知結構中的類似的或者表面上矛盾的那些觀念之間的可辨別性。由於它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了認知結構的變量,改進了教材的組織與呈現方式,所以對促進有意義學習有重要作用。
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的教學過程主要由三個階段組成,如下圖所示: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運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需要一定的教學條件,它們是:
1.教師起呈現者、教授者和解釋者的作用;
2.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教材,教師直接向學生提供學習的概念和原理;
3.教師需要深刻理解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和先行組織者策略;
4.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掌握觀念和信息;
5.個人原有的認知結構是決定新學習材料是否有意義、是否能夠很好地獲得和保持的最重要因素;
6.學習材料必須加以組織以便於同化;
7.需要預先準備先行組織者。 [2] 

先行組織者發展

先行組織教學理論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1960~1963年),從奧蘇貝爾的先行組織者實驗到《意義言語學習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着先行組織者教學理論的創立。在這個時期,奧蘇貝爾與其同事以大學生為主要測試對象進行研究,雖受到肯定評價,但未廣泛推廣,且未給出先行組織者的操作定義和設計方法,故研究成果有一定侷限。第二時期(1964 年以後),先行組織者理論得到廣泛驗證,擴大了研究範圍,也克服了第一時期的方法侷限性。 [2] 
參考資料
  • 1.    胡忠光主編.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 2.    (美)伍爾福克著,何先友等譯.教育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