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

鎖定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下文簡稱“元I墓”)是曹氏家族墓羣中元寶坑漢墓羣的一部分。1976 年在亳縣城南郊元寶坑一號東漢墓出土。
元寶坑一號墓出土的文物主要包括象牙、玻璃、玉石器、銅器、鐵器、瓷器片、貨幣以及字磚等。
還有兩顆牙齒,其中一顆保存較好的牙齒被帶回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實驗室開展了古DNA測試。通過比對,安徽亳州的曹操祖輩墓葬元寶坑一號墓的遺骨與現代曹操後人有緊密關聯。
中文名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
外文名
Yuanbaokeng Tomb I [1] 
別    名
元寶坑一號墓 [1] 
發現年月
1976年
發掘地
亳縣城南郊元寶坑村
發掘隊伍
李燦考古隊
類    別
墓葬
出土文物
生前用品、字磚145塊、會稽曹君的遺骨
墓主推斷
會稽曹君(疑曹鼎 [2]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概況

會稽曹君 會稽曹君
元寶坑一號墓是曹氏宗族墓羣中發掘較早、出土文物及字磚最多的一座墓,位於亳州城南元寶坑村內。墓主沒記載,很可能是會稽曹君(具體是誰不知)。
墓室受破壞較嚴重,墓內文物凌亂,多混雜在填土中。出土的文物主要包括象牙、玻璃、玉石器、銅器、鐵器、瓷器片、貨幣以及字磚等。其中字磚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對了解曹氏宗族的家世和東漢末年的社會狀況均有重要意義。 [1]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出土文物

參見:毫州曹操宗族墓字磚圖錄文釋、會稽曹君(疑曹鼎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字磚

元寶坑一號墓共出土字磚145塊,包括陰文刻字磚 139 塊,朱書字磚 6 塊。這些字磚在墓內放置無固定位置,大都集中在前室、中室、後室的牆與券上面。
字磚上銘文記錄的信息多樣,其中記年號1件;記數量 37 件;記曹氏家族與其他官吏姓名及記哀悼之辭者 29件;記名、月日,記磚塊堆積方向等15件;隨筆語句 50件;無法識讀者9件;繪花紋者4件。
字磚銘文中涉及到的曹氏宗族信息
編號
字磚信息
備註
1、3、4、5、6 號
會稽曹君
出現次數最多,康棟東認為是墓主
11號
潁川太守曹褒
12號
“長水校尉曹熾字元盛”
13號
“故長水校尉沛國譙熾”
16號
“吳郡太守曹鼎字景節”
15號
“河間明府”
17號
山陽太守曹勳
20號
……郡太守譙曹鸞
以下還有其他可能屬曹氏家族成員、但分辨不清的銘文字磚。
21號
牛頭也曹□
是表共11件涉及到曹氏宗族成員的字磚。
參考資料: [1]  [2] 
除了寫有曹氏宗族成員姓名的字磚外,還有一些字磚的銘文上所記為年號或日期,如元I 9號:建寧三□四月四□;元79 號:七月二日張永□作壁等關於字磚銘文上的日期,有兩種説法,一種為建墓的日期,另一種為制磚的日期。 [1] 
  • 30 號字磚
30 號字磚,為楔形墓磚,長38.5 釐米,上寬19釐米,下寬15.5釐米,厚7 釐米,小頭朝上。繩紋面刻4 直行隸書體五言詩形式一段辭:“歲不得。人為壁作樂,作壁正獨苦, 來行壁,反是怒皇天’。壁長契。”“歲不得”是説收成不好。“壁長”可能是領工,“契”乃刻寫之意。是説在這樣歉收年景,墓主為造地下天堂,不管人民死活,即是嚴冬酷暑也要為其作壁,是要觸怒天皇的,不會有好的結果。
從這段刻詞中,不僅透露出了作壁人的仇和恨,而且表現了他們強烈的反抗意識。此字磚的發現,對研究漢代社會階級關係有着重要意義。
  • 32號字磚
32號字磚為楔形墓磚,長37.5 釐米,上寬19.2 釐米,下寬15釐米,厚7釐米。繩紋面有刻辭:“王復汝使作此大壁人不知也搏汝屬倉天乃死(或葬)當畝?□”直行,字在隸篆之間。磚文內容很明顯,指人含冤不白,要和欺壓他們的人作鬥爭。刻辭“倉天乃死”是東漢末黃巾農民大起義的口號。
靈帝時,正值“太平道”(又稱“黃老道”)盛行,其首領張角的8 個弟子分別在豫、青、徐、幽、冀、荊、兗、揚8 州傳道活動,長達10 餘年,教徒數十萬。亳在漢時稱譙,是豫州刺史治所。説明當時譙地道徒之眾,在作壁人中亦有之。此磚是太平道農民起義的一件珍貴文物。
  • 39 號字磚
39 號字磚為墓磚,長30.9 釐米,寬15 釐米,厚6 釐米。繩紋面豎書兩行“為將奈何,吾真愁懷”8個字刻詞。書體為大草,有狂草之勢。字體簡練,結構新穎,揮灑自如,筆力蒼勁,氣勢跌宕,實為東漢稀有之大草真跡,書法藝術之瑰寶。該磚的發現,對研究漢代書法藝術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反映了作磚人的辛酸憤恨。
  • 74號字磚
74號字磚為楔形墓磚,殘存長19 釐米,上寬16 釐米,下寬12釐米,厚7.5 釐米。刻辭僅存:“……有倭人以時盟不(否)”7 字。豎書一行,隸書體。“倭”是古代日本國名,或稱“倭奴國”。《後漢書·東夷列傳》雲:“倭在韓(朝鮮)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耶)馬台國”。東漢靈帝時,正值倭國大亂,這塊字磚即反映了結盟之事結束的事實。倭人與曹氏家族有密切關係。
該墓主人很可能為會稽郡曹君,會稽郡是倭人通往中國的港口,謁者曹胤被疑為會稽郡守。曹操父曹嵩,靈帝時官大鴻臚,掌四夷諸王,所以譙城倭人有可能是通過他們內遷的。該字磚亦可能為倭人手跡。此字磚的發現,對研究古代中日關係有重要的價值。 [2]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遺骨

出土的牙齒 出土的牙齒
2009年,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實驗室李輝率隊來亳,唯元寶坑會稽曹君墓內好像出土一顆頭骨,記不清了。經反覆回憶,記得這頭骨屬男性,年齡五十歲左右。李燦曾經叫兩位助手,侯香亭和謝書璧把頭骨帶回博物館保存。侯香亭同志已去世多年,謝書璧回憶好像放庫房有牙慧,記不得那墓出土的了。亳州市博物館文物庫房保管部主任馬豔茹查遍庫房,保存無頭骨。 
據當時參與發掘元寶坑一號墓的考古人員回憶説曾在元寶坑一號墓中發現過牙齒,並放一信封中,但由於當時知識所限,沒有把牙齒當做文物入庫,故牙齒可能在雜物堆中。得知這一消息,我們立即前往亳州博物館,經庫房人員多日的努力,馬豔茹找到了一枚不顯眼的陳舊小信封,內有一顆牙齒,封面有註標。並經當時組織發掘的前館長李燦先生確認屬元寶坑一號墓。 [3]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相關研究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竣墓時間

1、建墓時間:應該建於170 年甚至183年之後。 [2] 
2、死亡時間:元寶坑一號墓的墓主死於公元170 年甚至183年之後。 [1]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墓主推斷

  • 研究回顧
推斷墓主身份的依據主要有墓碑、印章、墓葬規格、隨葬品、字磚銘文等。依《水經注》記載,當時的曹氏宗族墓都有墓碑,可是經過近兩千年風雨的侵蝕,加之政治的破壞,現在墓碑均已消失。並且墓葬都曾多次被盜。表徵墓主身份的憑證多已消失。所幸元I墓仍存有字磚,給我們提供了推斷墓主身份的線索。 [4] 
亳州博物館在發掘報告中提出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會稽曹君(具體是誰不知),而非曹褒父子;田昌五和殷滌非兩位先生對會稽曹君進行了推斷,前者認為是曹胤,後者則認為非曹褒莫屬。而來自日本的關尾史郎先生曾撰文提到前面兩位先生的推斷只是儘可能以《水經注》記載對號入座,依據不充分,他並不贊同兩位的推斷。 [1]  [5] 
  • 死亡年齡
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課題組帶回一顆保存較好的牙齒回到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實驗室開展古DNA測試。對那顆牙齒進行分析後,發現這是一顆臼齒,第二臼齒的可能性最大。齒冠基本磨蝕,齒質暴露,並有部分齒腔暴露。根據吳汝康等編寫的《人體測量手冊》中的分類等級法,磨損度為Ⅴ級,確定該牙齒的主人年齡應該在50歲以上,甚至可能在55歲以上。
各方關於墓主是誰的推斷
研究方
結論
結論被採納的時間
亳州博物館方
很可能是會稽曹君(具體是誰不知)
——
田昌五
會稽曹君認為是曹胤
——
殷滌非
會稽曹君非曹褒莫屬
——
關尾史郎
不贊同田、殷兩位的推斷
——
李淑元,李輝
符合死亡時間和年齡是曹休的祖父曹鼎
2010年
康棟東
“河間明府”“會稽曹君”應該是河間相曹鼎。他可能是曹嵩的本生父親。
2012年10月18號 [2] 
可見人們對元I墓的歸屬是存在爭議的。 [1] 

元寶坑一號東漢墓DNA分析

比對情況 比對情況
根據現代基因和古DNA的雙重驗證,課題組得出最終結論——100%確定曹操家族DNA。通過比對,安徽亳州的曹操祖輩墓葬元寶坑1號墓的遺骨與現代曹操後人緊密關聯;夏侯氏曹參後人都不是該類型。故此,課題組認為曹操之父來自家族內部過繼,該家族並非曹參本族。
記者瞭解到,目前找到的曹操後人有9支,分別來自安徽績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蘇海門、廣東徐聞、江蘇鹽城、山東乳山、遼寧東港、遼寧鐵嶺,“這一課題研究第一次從基因層面驗證了許多同姓人羣在千百年前確實是一家。” [6] 
參考資料
  • 1.    李淑元, 李輝.從牙齒磨損度推斷安徽亳州元寶坑一號墓墓主身份[J].現代人類學通訊,2010,16(S):53-56
  • 2.    從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獻角度推斷安徽亳州元寶坑一號墓墓主身份   .道客巴巴[引用日期2020-05-05]
  • 3.    《亳州博物館名譽館長回憶搶救發掘曹操宗族墓情況》:筆者趕到仔細一看信封是文革前期縣委印製的,紙張十分粗糙,我們當時博物館曾保存有這種信封,封面有一行字,熟悉的字體立刻映入我的眼簾。侯香亭的墨跡寫着:元寶坑墓頭骨前臼齒一顆。
  • 4.    酈道元(三國魏) .水經注.卷二十三.東南至沛為濄水.
  • 5.    關尾史郎(1997)關於安徽曹氏一族墓葬的幾個問題.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6(3):68-72.
  • 6.    復旦大學宣佈找到6支最有可能的曹操後代  .華韻國學網[引用日期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