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

鎖定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是200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樂愛國。該書全面的論述了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關係的學術。
中文名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
作    者
樂愛國
出版社
中華書局 [1] 
出版時間
2002年12月01日
定    價
19.00
裝    幀
平裝 20cm
ISBN
9787101036633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內容簡介

作者從科技與文化相互作用的角度,以翔實的史料論述了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相互關係,具體地分析了各個歷史時期儒家文化對於科技發展的影響,揭示了儒家文化所包含的科技因素,以及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國古代科技的儒學化的特徵,對儒家文化促進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積極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從而糾正了以往所謂儒家“重道輕藝”、鄙視科技的觀點。
全書共20餘萬字,分為導論和正文五章。正文的前四章按照各歷史時期對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關係分別作了論述,既討論了歷代儒家學者對自然、對科技的研究,也具體分析了儒家文化對於古代科技發展的影響。最後一章則從文化與科技關係的角度對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關係作了綜合性的概述。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潘富恩教授為該書作序,並稱“這是一部開拓性的專著”。該書的研究和出版得到孔子文化大學“深見東州儒學研究基金”的資助。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圖書目錄

導論: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古代科技
一.“古代科學”與中國古代科學
二.儒家文化與古代科技的同步發展
三.研究儒家文化對古代科技發展的影響
第一章 儒家的創立與古代科技體系的奠基
一.孔子對待科技的態度
二.思孟學派與古代科技
三.荀子的科學思想
四.《易傳》的自然觀
五.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與科技
第二章 漢代儒學與古代科技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一.董仲舒的宇宙論
二.漢代經學中的科技知識
三. 漢儒對天文學的研究
四.王充的科學思想
五.儒家文化與漢唐時期的科技發展
第三章 宋代理學與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峯
一.宋代理學的科學基礎
二.“北宋五子”的科學思想
三.朱熹的科學研究與科學思想
(附:李約瑟[1]評朱熹的科學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四.儒家文化與宋元時期的科技發展
第四章 明清儒學與古代科技的衰落
一.明清儒家對科技的研究
二.儒家文化與明清時期的科技
三.儒家文化與“西學中源”説
四.從“格物致知”到“科學”
第五章 儒家文化與古代科技的關係
一.儒家文化的科學內涵
二.儒學化的古代科學
三.重新認識儒家文化與古代科技的關係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作者簡介

樂愛國,男,1955年11月生,浙江省寧波市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哲學與科技關係的研究,已出版著作(合著)多部,主要有:《齊國科技史》(合著)、《王廷相評傳》(合著)等;發表學術論文《〈管子〉與古代數學》、《朱熹格物致知論的科學精神及其歷史作用》、《從儒家文化的角度看“西學中源”説的形成》等50餘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