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僕(拼音:pū、pú)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僕”和它的繁體“〔⿰亻菐〕”原是兩個不同的字。簡體“僕”始見於戰國簡牘文字。 [2]  形聲字,從人,卜聲。本義指以頭叩地,又指向前仆地而倒。繁體“〔⿰亻菐〕”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個頭戴頭飾、背後帶尾飾的雙手捧箕,棄除勞作的人。〔⿰亻菐〕本指供人役使的人,引申指屬於奴隸的一個等級,又特指駕車的人。另外“〔⿰亻菐〕”又是古人對自己的謙稱。現〔⿰亻菐〕簡化為“僕”。 [3] 
(基本信息欄主要來源: [4-5] 
中文名
拼    音
pū,pú
注音字母
ㄆㄨ,ㄆㄨˊ
平水韻部
僕-去聲七遇、去聲二十六宥;僕-入聲一屋、入聲二沃 [6] 
部    首
總筆畫
2+2
繁體字
僕(僅限於pú音)
異體字
㒒、𢖃、𧀸
造字法
僕-形聲字;僕-會意字、形聲字
統一碼
基本區 U+4EC6
五    筆
WHY
四角碼
2320₀
字    級
一級(編號:0131) [1] 

文字源流

【甲組】“僕(繁)”字形演變流程圖 【甲組】“僕(繁)”字形演變流程圖
〔⿰亻菐〕字甲骨文作圖1,左邊是箕,箕上數點,表示箕內裝滿了垃圾之類的一髒東西,右邊像一個人,頭上的“辛”,是罪人亦即奴隸的標誌,身後有一條尾巴,是當時奴隸衣服的特殊裝飾,手捧着箕,表示所負擔的是灑掃之類的工作,所謂“糞除其不潔”,是一種最低等的賤役。從字的構形命意可知僕最初是一種在家內服役的奴隸。
從另一個意義説,人們在狩獵中有所捕獲,他們是勝利者,他們帶回的獵物都是拖着尾巴的,俘虜也是他們的獵物,只有給他們拖着尾巴才是適合的,也更愜意。從歷史上我們知道,奴隸最初主要來源於戰爭的俘虜。 [7]  [8] 
金文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圖2、3),人移到了左上方,右下部是一雙手,手中捧着的“箕”已變得不太像了,仍然是個會意字,但所列位置散亂,有機聯繫喪失。到了小篆,其左邊的人及右下部的雙手還在,但雙手中捧着的卻變成了類似一把掃帚一樣的東西了(“丵”),就成為小篆所本的從人、菐聲的形聲字了。當“〔⿰亻菐〕”變得不象形後,又增加了表意偏旁“”,以表示臣僕義。春秋時期的楚文字已從“臣”了(圖11-13),為《説文》古文(圖14)所本。隸書和楷書形體,是直接由小篆演變來的。 [3] 
【乙組】“僕(簡)”字形演變流程圖 【乙組】“僕(簡)”字形演變流程圖
此外在古代還有另一個“僕”字(不是簡化字),這個“僕”是形聲字。左部是形旁人,表示與人有關;右部是聲旁卜,表示音讀。“僕”本義指向前仆地而倒,讀pū(舊時又讀fù),後來成為〔⿰亻菐〕的簡化字。 [2]  [7] 
僕本服賤役的家內奴隸,因其接近主人,容易得到寵幸,主人外出也隨從駕車。將車者即車伕,又稱僕伕。為主人駕車,侍從左右,地位逐漸提高,於是成了官職名。《周官》有太僕,“掌正王之服位,出人王之大命。”秦漢時為九卿之一。又有僕射,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僕射周青臣,為朝廷重臣。《漢書·百官公卿表》有僕射。漢建始元年置尚書五人,以一人為僕射,漢末分置左右僕射。唐宋時代左右僕射為宰相之職。 [8]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向前跌倒。
fall forward
《史記·項羽本紀》:“樊噲側其盾以撞,衞士仆地。”
韓愈《送窮文》:“五鬼相與張眼吐舌,跳踉偃仆。”
泛指倒下。
fall
韓愈《祭湘君夫人文》:“舊碑斷折,其半仆地。”

放倒;推倒。
fall
《史記·司馬穣苴列傳》:“日中而賈不至。穣苴則僕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

倒斃。
vanish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擇肉而後發,先中而命處,弦失分,蓺殪僕。”

使覆敗。

《漢書·鄒陽傳》:“卒僕濟北,囚弟於雍者,豈非象新垣平等哉!”

名詞
頹敗的事物。

《新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贊》:“興大亂之餘,紀綱雕弛,而能興僕植僵,使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

名詞
古代的一種奴隸。
servant
《白克壺》:“易(通“賜”)白克僕卅夫。”
《易·旅卦》:“旅焚其次,喪其童僕。”

泛指供役使的傭工(與“主”相對)。
servant
水滸傳》第五三回:“李逵扮做僕者,繞城中尋了一日。”
丁玲《夢珂》:“這幺媽是曾在她家做過三四十年的老僕。”
僕從;男僕;女僕
駕車的人。
driver
《詩經·小雅·正月》:“屢顧爾僕,不輸爾載。”

動詞
指駕車。
drive
《左傳·哀公二年》:“初,衞侯遊於郊,子南僕。”
《論語·子路》:“子適衞,冉有僕。”

附着。

《詩經·大雅·既醉》:“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代詞
謙辭。古時男子稱自己。
I
《史記·滑稽列傳》:“使張儀、蘇秦與僕並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
彭翊《與友人論文書》:“承詢作文,僕非能者,烏足以知之?”

古代官名。

《禮記·儒行》:“悉數之,乃留更僕,未可終也。”
《三國志·蜀志·譙周傳》:“後主立太子,以周為僕,轉家令。”
姓氏用字,參看“僕姓”。



[9-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八】【人部】僕 芳遇切(fù)
頓也。從人卜聲。 [11] 
【卷三】【菐部】〔⿰亻菐〕 蒲沃切(pú)
給事者。從人從菐,菐亦聲。
䑑,古文從臣。
【註釋】①菐(pú):繁瑣。 [12] 

説文解字注

【卷八】【人部】僕
頓也。
段注:頓者,下首也,以首叩地謂之頓首。引伸為前覆之辭。《左氏音義》引孫炎曰:前覆曰僕。玄應三引《説文》:僕,頓也。謂前覆也。偃謂卻偃,僕謂前覆,蓋演説文者語。若《論語》注云:偃,僕也。則渾言不別矣。
從人,卜聲。
段注:芳遇切,古音在三部。
【卷三】【菐部】〔⿰亻菐〕
給事者。
段注:《周禮》注曰:僕,侍御於尊者之名。然則大僕、戎僕、以及易之童僕、詩之臣僕、《左傳》人有十等、僕第九、台第十皆是。《大雅》:景命有僕。《毛傳》:僕,附也。是其引伸之義也。《大雅》:芃芃棫樸。毛曰:樸,枹木也。《考工記》樸屬。此皆取附箸之義,字當作僕。《方言》作㯷。
從人菐,
段注:人之供煩辱者也。
菐亦聲。
段注:蒲沃切,三部。 [13] 

廣韻

芳遇切,去遇滂 ‖卜聲竇部
僵,僕。《説文》曰:“頓也。”
敷救切,去宥滂 ‖卜聲幽1部
僕,前倒。
匹候切,去候滂 ‖卜聲候部
僕,倒也。匹候切。又匐、覆二音。五。
蒲北切,入德竝 ‖卜聲職部
僕,倒也。
蒲木切,入屋竝‖菐聲屋部
僕,侍從人也。
蒲沃切,入沃竝‖菐聲覺1部
僕,僮僕。《説文》曰:“給事者也。”《漢書》曰:“太僕,秦官,掌輿馬。”亦姓,《風俗通》雲:“漢有渾梁侯僕多。”又虜複姓,《後魏書》:“僕蘭氏後改為僕氏。”蒲沃切。六。 [14]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僕 ·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2
《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並音赴。偃也,僵也。《唐書·房杜傳贊》:興僕植僵。
又《集韻》普木切,音攴。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並敷救切,否去聲。頓也。 [15] 
【子集中】【人部】 僕〔⿰亻菐〕·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2
古文:䑑
《唐韻》《集韻》《韻會》並蒲沃切,蓬入聲。《説文》:給事者。《禮·禮運》:仕於公曰臣,仕於家曰僕。《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廣車、闕車、蘋車、輕車之萃。注:車僕,主供副車者。僕猶御也,萃猶副也。謂供副車,以待乏用也。五車皆兵車也。
又司僕,官名。《五代史·百官志》:唐龍朔中,改太保曰司馭,又改為司僕。齊職儀眾僕之長曰太僕,掌輿馬。明制有太僕寺。
又御車曰僕。《論語》:冉有僕。
又僕隸,賤役。《左傳·僖二十四年》:秦伯送衞於晉三千人,實紀綱之僕。
又自謙之辭。《前漢·韋玄成傳》:自稱為僕,𤰞辭也。
又辱也。《戰國策》:傳命僕官。
又徒也。《莊子·則陽篇》:仲尼曰:是聖人僕也。注:猶言聖人之徒也。
又僕僕,煩猥貌。
又附也。《詩·大雅》: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又隱也。《左傳·昭七年》:楚芋尹無宇曰:吾先君文王,作僕區之法,曰:盜所隱器,與盜同罪。注:僕區,刑書名。區,匿也,作為隱匿亡人之法。
又虎僕,獸名。《博物志》:羽民國有獸,文似豹,名虎僕,毛可為筆。
又僕纍,蝸牛也。《山海經》:青要之山,多僕纍蒲盧。注:僕纍一名蚹贏。蒲盧,細腰蟲,蠮螉也。
又姓。漢僕朋,宋僕鬥,南明僕淮。
又《集韻》普木切,音撲。羣飛貌。《莊子·天運篇》:蚉蝱僕緣。
又葉鼻墨切,音匐。柳宗元《佩韋賦》:尼父戮齊而誅卯兮,本柔仁以作極。蘭竦顏以誚秦兮,入降廉猶臣僕。 [1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亻”“卜”寬窄相當,頂部左右旁齊平,底部“卜”略低。“亻”,兩筆在橫中線上方相接。“卜”,豎筆在右半格偏左,為寫點筆留位,點筆較長,寫在橫中線上。 [4]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僕(簡)
高本漢系統

i̯uɡ
僕(繁)

uk
僕(簡)
王力系統
ǐwɔ
僕(繁)
b
ɔk
僕(簡)
董同龢系統
juɡ
僕(繁)
ûk
僕(簡)
周法高系統
jew
僕(繁)
b
ewk
僕(簡)
李方桂系統
ph
jugh
僕(繁)
b
uk
西漢
僕(簡)



僕(繁)


uk
僕(繁)


uk
南北朝
僕(繁)
宋北魏前期
屋沃燭覺

ok
僕(繁)
北魏後期北齊

uk
僕(繁)
齊梁陳北周隋

uk
隋唐
僕( 簡)
擬音/高本漢系統

i̯u
僕(繁)

uk
僕(簡)
擬音/王力系統

ǐu
僕(繁)

b
uk
僕(簡)
擬音/董同龢系統

juo
僕(繁)

uk
僕(簡)
擬音/周法高系統

iuo
僕(繁)

b
uk
僕(簡)
擬音/李方桂系統

ph
ju
僕(繁)

b
uk
僕(簡)
擬音/陳新雄系統

pfʰ
僕(繁)

ok
[17-18]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僕(簡)
去聲
十遇
合口呼
三等
次清
芳遇切/音覆
pʰjuo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敷救切
pʰju
僕(簡)
去聲
五十候
開口呼
一等
次清
匹候切/音匐
pʰu
入聲
二十五德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蒲北切
bʰək
僕(繁)
入聲
一屋
合口呼
一等
全濁
蒲木切
bʰuk
僕(繁)
入聲
二沃
合口呼
一等
全濁
蒲沃切
bʰuok
集韻
僕(簡)

去聲
十遇
合口呼
三等
次清
芳遇切
pfʰio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敷救切
pfʰiəu

去聲
五十𠋫
開口呼
一等
次清
匹𠋫 (候)切
pʰəu

入聲
一屋
合口呼
一等
次清
普木切
pʰuk

入聲
二十五德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鼻墨切
bək
僕(繁)

入聲
一屋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博木切
puk

入聲
一屋
合口呼
一等
次清
普木切
pʰuk

入聲
一屋
合口呼
一等
全濁
步木切
buk

入聲
二𣵽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蒲沃切
pok
韻略
僕(簡)


去聲




芳遇切



去聲




敷救切

僕(繁)


入聲




步木切



入聲




蒲沃切

增韻
僕(簡)


去聲




芳遇切



去聲




敷救切



入聲




蒲墨切

僕(繁)


入聲




步木切



入聲




蒲沃切

中原音韻
僕(簡)

去聲
魚模


全清

fu
僕(繁)
僕(繁)

入聲作平聲
魚模


次清

pʼu
中州音韻
僕(簡)


去聲
魚模




葉夫去聲

僕(繁)


入聲作平聲
魚模




邦模切

洪武正韻
僕(簡)

去聲
五暮


全清
芳故切
fu

去聲
十九宥


全清
敷救切
fiou

入聲
七陌


全濁
步黑切
b‘ək
僕(繁)
僕(繁)

入聲
一屋


全濁
步木切
b‘uk
分韻撮要
僕(簡)

陽去
第十二孤古故





僕(繁)
僕(繁)

陽入
第六東董凍篤





[17-18]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25]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17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00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67
  • 5.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3]
  • 6.    平水韻 一屋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25]
  • 7.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16-17
  • 8.    黃巽齋著.漢字文化叢談[M].長沙:嶽麓書社,1998.01:174-176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668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009;1010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05
  • 12.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73
  • 13.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27]
  • 14.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64;435;438;530;452;460
  • 1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6
  • 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41
  • 17.    僕(簡)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5]
  • 18.    僕(繁)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