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傳奇上將陳再道

鎖定
《傳奇上將陳再道》是2009年播出的紀錄片。
中文名
傳奇上將陳再道
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類    型
文獻紀錄片
首播時間
2009年
導    演
尚昌儀
每集長度
30 分鐘
集    數
6 集
總導演
尚昌儀
語    言
漢語普通話
字    幕
簡體中文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出品時間
2009年
出品單位
湖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委省政府、中國鐵道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八一電影製片廠等

傳奇上將陳再道內容介紹

傳説他勇冠三軍,是搶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之一;
傳説他打仗有癮,當了軍長還赤膊揮刀衝鋒陷陣;
傳説他枕戈待旦,抗戰五年不知脱衣睡覺的滋味;
傳説他發動“兵變”,在“文革”中犯了驚天大案;
傳説他有毛澤東親賜的免死牌,犯了死罪也不殺頭;
……
打開記憶,解讀見證,揭秘歷史,撥開迷霧,一位充滿神奇傳説的開國上將的真實人生。
他是大別山之子,
他從大別山走來——
苦難艱險,磨礪赤子之心;
身經百戰,鑄就名將風骨;
滄海橫流,盡顯英雄本色。
在共和國名將之列,他以驍勇善戰而聞名:
毛澤東稱他是,“土包子打敗黃埔生”。
陳毅讚譽:“再道之勇”。
徐向前傳令:“不許陳再道打衝鋒”。
彭德懷向從抗日前線勝利而歸的他致以崇高的軍禮。
本片將真實展現陳再道上將的傳奇一生,突出他驍勇善戰、叱吒風雲的戰將本色,光明磊落、剛直不阿的高貴品質,率真樂觀、和藹可親的長者風範。

傳奇上將陳再道分集介紹

第一集:《驍勇善戰》
三支半槍鬧革命
二百戰將出乘馬
黃安城21晝夜
木蘭山72英雄
萬里征程多坎坷
百戰沙場建奇功
2009年是共和國60華誕,也是陳再道上將誕辰100週年,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為共和國奠基的開國元勳們。在60年前的開國大典上,毛澤東身後戰將如雲,剛剛步入不惑之年的陳再道將軍,已經為這一天征戰了23年。
“三支半槍鬧革命,二百戰將出乘馬”,乘馬崗二百戰將中有一員大將,三員上將,陳再道就是三員上將之一。大將是“大別山之子”王樹聲。與陳再道並肩的另外兩員上將是許世友和王宏坤。他們都是大別山麓那片神奇土地上的傳奇人物。
陳再道是乘馬崗鎮程家衝一户最窮人家的獨子,三歲喪父,九歲喪母,十七歲時成了孤兒。這位無牽無掛的青年帶着對舊世界的滿腔怒火,投身大革命,從此無私無畏,勇猛作戰,成了農民武裝義勇隊、敢死隊、自衞軍的積極分子。
實力強大的紅四方面軍最早起源於“三支半槍鬧革命”,陳再道是四方面軍資歷最老的士兵。從大革命失敗到黃麻暴動,再到72條好漢奔上木蘭山。紅軍從神出鬼沒的山地游擊戰,到攻城掠野的大規模運動戰。陳再道親身經歷了“星火燎原,百川歸海”的全過程。在紅四方面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征戰歷程中,陳再道無論在創建和保衞鄂豫皖和川陝蘇區的鬥爭中,還是在西征和長征中,總是身先士卒,一往無前,在戰鬥中不斷成長,累積戰功由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升至軍長,成為紅四方面軍的一員著名戰將。他打仗有癮,即使當了師長、軍長,仍甘冒矢石、衝鋒陷陣,以至徐向前總指揮下達作戰命令時,總不忘補充一項:“不準陳再道打衝鋒!”
本集主要描寫陳再道苦難的童年,17歲參加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和十年紅軍歲月,包括黃麻暴動、鄂豫皖蘇區的創建和反“圍剿”作戰、突圍西征、開闢和保衞川陝蘇區、長征等。
第二集:《威震冀南》
三原誓師
淚別紅四軍
東渡黃河
首戰長生口
五百壯士下太行
二萬精兵出冀南
收編遊雜軟硬兼施
震懾羣匪八面威風
七七事變”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誓師出征。陳再道率領的紅4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他這位軍長被降為副旅長,他對此沒有絲毫意見,有意見的是讓他到紅31軍改編的386旅任職。離開生死與共、朝夕相處的老戰友和老部隊時,一向流血不流淚的鐵骨硬漢不禁潸然淚下。
陳再道追隨劉伯承、陳賡等抗戰名將,參與指揮了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等著名戰鬥。八路軍三大主力依託山西複雜的山地完成了戰略展開,逐步建立了山區抗日根據地。
劉伯承敲着地圖説:“你看清楚了沒有?”陳再道説:“看清楚了,那是一片大平原。”劉伯承風趣地説:“對嘍,這裏沒有山地依託,是光着屁股洗澡,全部露在外頭啊。”陳再道奉命率一支只有5個連500人的小部隊,離開山地,前往無遮無攔的冀南大平原,這是129師成建制部隊開赴平原抗戰的首端
在日、偽、頑、匪和各種遊雜武裝、封建會道門羣魔亂舞的複雜形勢下,陳再道率東進縱隊挺進冀南,迅速打開了局面。
東進縱隊一下太行山,就巧妙化解了土匪武裝與鉅鹿保安團的火併,但保安團出爾反爾,不讓八路軍進城。陳再道令騎兵連拉開距離,繞城奔騰。時為旱季,城外戰馬嘶鳴,沙塵滾滾,似有千軍萬馬,嚇得保安團連忙開門讓八路軍進城,從而打開了太行山根據地通向冀南平原的大門。
陳再道揮戈下太行,在冀南平原縱橫捭闔,進駐南宮城、取締“六離會”、生擒邱慶福、消滅劉磨頭、追擊葛桂齋,震懾羣匪,收編了大量遊雜武裝,廣泛發動羣眾,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僅幾個月時間,部隊由500多人發展到2萬多人,打出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大根據地,用事實回答了八路軍能不能在平原站住腳的問題。
本集主要描寫陳再道在抗日戰爭前期在山西作戰和開闢冀南平原抗日根據地的重大功績。側重於為開闢冀南根據地與各方勢力周旋鬥爭的經過。
第三集:《平原抗倭》
是虎落平原
還是猛虎下山
平原無山人民是“山”
冬有道溝密如網
夏有無垠青紗帳
反“掃蕩”
破“囚籠”
奇招迭出立奇功
從太行到冀南,是虎落平原,還是猛虎下山?八路軍打慣了山地游擊戰,來到無遮無攔的大平原,如何對付日軍的機械化?陳再道奇招迭出。
平原無山人是“山”,山不藏人人藏人。陳再道根據徐向前副師長的指示,將廣泛發動羣眾視為頭等大事。有了廣大羣眾的支持和掩護,平原地區的游擊戰爭如火如荼。這一招叫造“人山”。
陳再道、宋任窮等冀南軍區首長動員羣眾廣種高粱、玉米等高杆作物。夏秋之季茫茫原野是一望無垠的青紗帳,游擊隊神出鬼沒,鬼子漢奸則風吹鶴唳、草木皆兵。這一招叫“青紗帳裏逞英豪”。
冬春季節沒有了青紗帳,鬼子又猖狂了,逼迫老百姓修公路、建碉堡,企圖以碉堡為據點,以公路為網絡,分割根據地,遏制八路軍和游擊隊的活動。陳再道下令全體軍民在公路上挖深三尺、寬五尺的溝,老百姓的大車暢通無阻,鬼子的汽車卻不久寸步難行。“道溝”縱橫交錯,密如蛛網,長達五萬裏,被稱為冀南平原的“馬奇諾防線”。這一招叫挖“道溝”。
為了更廣泛地發動和組織人民羣眾奮勇抗戰,陳再道挑選精兵強將,組建多支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後,打擊敵偽。冀南首創武工隊,這一招叫“孫悟空鑽進牛魔王肚子”。
還有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等招數。
冀南軍區司令員陳再道擁兵數萬,多謀善斷的大將風度和勇敢無畏的戰士本色兼而有之。關於他的故事在民間口碑相傳,至今不絕。日偽軍聞其名有如天神。他枕戈待旦,“冀南抗戰五年,不知脱衣睡覺是何滋味。”他經常騎馬在敵人據點間往來穿梭,視敵情如無物。甚至經常出沒在敵人的碉堡間抓鬼子、殺漢奸。一次他到偽軍炮樓前喊話,偽軍頭目叫板:“你要真是陳司令,只要敢上炮樓來,我們就繳槍。”陳再道跳出掩蔽部,孤身一人走到吊橋邊,説:“我就是陳再道,今天來搭救你們,歡迎有愛國心的弟兄們下來和我一起打鬼子。”偽軍被懾服,果然放下吊橋投降了。
在抗戰最艱苦的時期,他帶領冀南八路軍宣誓,誓與冀南人民共存亡。在日軍一次次“鐵壁合圍”、“大掃蕩”的驚濤駭浪中,冀南根據地昂然挺立。在八路軍總部,彭德懷激動的向陳再道致軍禮。
在去太行的路上,他“違抗”中央要求着便衣化裝的命令,穿着八路軍軍裝勇闖重重封鎖線。
本集主要描寫陳再道在抗日戰爭中後期,為發展和鞏固冀南根據地與日偽軍鬥智鬥勇的經歷,如粉碎四路大“掃蕩”,反十一路圍攻,大破德石路,擊斃日軍中將飯田泰次郎,參加百團大戰,奇襲婁子鎮,斬“蛇”王高路,營救劉志堅等。
第四集:《沙場百戰》
“三陳”戰上黨
一“馬”落邯鄲
智取肥鄉城
活捉程廷臣
固守龍固集
阻擊第五軍
設伏白道口
攻克定陶城
抗戰勝利的消息使延安沸騰了。蔣介石下山摘桃子,閻錫山充當了內戰急先鋒,在上黨大打出手。在國共雙方爭奪抗戰勝利果實的關鍵時刻,出現了奇特的一幕:美國飛機幫國民黨運兵,幫共產黨運將。有2 1位高級將領乘美國飛機從延安飛到了太行山。一下飛機,劉伯承就命令同機到達的“三陳”(陳賡、陳再道、陳錫聯)立即率部投入上黨戰役。總攻時刻,陳再道擔任主攻任務,劉伯承説:“敵人的兩條大腿被陳賡、陳錫聯按住了,你從中間上去掏敵人的卵子。”
上黨戰役剛一落幕,陳再道再次揮戈下太行。這回東進,他率領的已不是區區5連人馬,而是兵力上萬的二縱。陳再道指揮二縱在邯鄲以南能攻善守,為戰役勝利發揮了關鍵作用。此役俘敵第11戰區副總司令馬法五以下二萬多人。
肥鄉之戰,陳再道又打又拉,爭取單桂庭,孤立程廷臣,裏應外合,順利拿下了設防堅固的肥鄉城。
全面內戰爆發後,陳再道率領的二縱一直是劉鄧大軍的精鋭主力,南下隴海路,痛殲整三師。特別是在鉅野戰役中,陳再道率部固守龍固集,阻擊蔣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創造了防禦作戰的模範戰例,受到劉鄧首長的嘉獎。白道口之戰,創造了伏擊殲滅戰的模範戰例,受到中央軍委的通令表揚。定陶之戰,創造了城市攻堅戰的模範戰例,受到劉鄧首長的通令表揚。
鄄南戰役中,二縱殲敵五千多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戰士們高興地唱道:“賣國頭子蔣介石,工作積極又努力;一天到晚出主意,給咱們送來好武器。排起隊伍一二一,一齊送到解放區;陳誠負責辦手續,實報實銷白崇禧。杜魯門發脾氣,馬歇爾乾着急;美蔣聯合做生意,希望他下次多送禮。”
滑縣戰役中,陳再道堅決貫徹劉伯承的指示,以猛虎掏心的戰術收得奇效,二縱殲敵三千餘人。
陳再道身經百戰,對處於危境中的部下和戰友從來“不拋棄,不放棄”,但鄭莊寨之戰卻是例外,16團未及時撤出戰鬥遭受重大犧牲,使陳再道一生耿耿於懷。劉伯承安慰他:“不要難過,打仗總會有傷亡,要看全局,你們部分犧牲,換來全局的勝利,是值得的。”
本集主要描寫抗戰勝利後到內戰全面爆發初期,陳再道率二縱南征北戰、東伐西討的經歷,如上黨戰役、邯鄲戰役鄄南戰役滑縣戰役定陶戰役豫北戰役等。
第五集:《逐鹿中原》
土包子打敗黃埔生
咱們紅軍又打回來了
劉伯承召開“安卵子”會議
陳毅讚譽“再道之勇”
不剿滅土匪,砍我陳再道的腦殼
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陳再道是劉鄧麾下智勇兼備的著名戰將,以善打硬仗、惡仗、大仗而聞名。他率部渡過黃河後,首場惡仗是遭遇了敵整編第66師。該師為蔣軍嫡系,兵強馬壯,裝備精良,中將師長宋瑞珂是黃埔系中的佼佼者,正是該師打響了全面內戰的第一槍。兩強相遇勇者勝,陳再道統一指揮二縱、三縱等部,以勇猛迅捷的動作,一舉將敵包圍於羊山集地區。被圍之敵拚死頑抗,戰鬥十分慘烈。陳再道發誓:“好你個宋瑞珂,不吃掉你,我不再姓陳!”惡戰十餘日,宋瑞珂兵敗投降。劉伯承揮毫賦詩。
陳再道率二縱越隴海路,過黃泛區,渡穎水、洪河、汝河、淮河,歷盡千辛萬苦,闖過道道難關,終於回到了闊別15年的大別山。
過黃泛區時重武器丟光了,北方兵來到南方水土不服,部隊疫病流行,減員嚴重,一時士氣低落。劉鄧召集各縱隊領導開會,劉伯承説:“今天是‘安卵子’會議,勇敢的勇字是男子頭上一把刀,沒勇氣就不是男子漢,沒卵子。”會後,陳再道率二縱一路南下,連克英山、黃梅二城,飲馬長江。
捱過了大別山寒冬,部隊恢復了原氣,陳再道率二縱出山,在宛西、宛東連戰皆捷,平漢線拒“虎”,劉村鎮打“狼”,在中原逐鹿的競技場上身手不凡,陳毅對“再道之勇”讚賞有加。
在淮海決戰中,陳再道率部南線拉張淦,飛馳截黃維,阻擊李延年,為戰役的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勳。
新中國誕生前後,陳再道出任河南軍區司令員,坐鎮開封,指揮剿匪。他向朱德總司令保證:“請總司令放心,不把河南土匪剿滅,你砍我陳再道的腦殼!”
本集主要描寫解放戰爭中後期陳再道率部參與中原逐鹿的經歷。如魯西南戰役千里躍進大別山、淮海決戰、河南大剿匪等。
第六集:《鞠躬盡瘁》
放牛娃當了軍區司令
我們的將軍敢講真話
走,到武漢去,保陳再道去
68歲重返一線,譜寫老兵新傳
古稀高齡深入“生命禁區”
和平年代,陳再道不失戰將本色。毛澤東對陳再道説:“放牛伢子當了司令,真不簡單!我知道,你是一員戰將。”毛澤東對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元帥説:“他是農民出身,沒讀過書,打仗很勇敢。” 1964年3月,毛澤東在一次聽取彙報時插話説,許世友念過幾天書?陳再道沒有念過書,韓先楚、陳錫聯也沒有念過書……。結論是:“老粗打敗黃埔生”。
在政治運動的風口浪尖,陳再道不趨炎附勢,敢講真話。在“大躍進”的年代,他對浮誇風非常不滿,説:“我是農民出身,知道莊稼是怎麼長的,報紙上説‘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簡直是胡吹。”“反正吹死牛不償命,如果毛主席相信了這種人的話,我們黨和國家就要遭受大難啦!”毛主席聞訊後,表揚説:“我們的將軍們敢講真話,並永遠保持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優良傳統,我們就戰無不勝。”
廬山會議之後,有人向他蒐集彭德懷的反面材料,他大聲斥責道:“我説彭老總是大好人,他做的好事你怎麼不往本子上記?”
陳再道在“造神運動”的年代,不阿諛奉承,不溜鬚拍馬,仍然保持剛正不阿、敢説敢為的戰將本色,在“文革”中自然在劫難逃。毛澤東説:“走,到武漢去,保陳再道去。”可是“中央文革”一夥卻製造了“七·二○”事件,誣陷陳再道發動兵變,“謀害偉大領袖”。
粉碎“四人幫”後,他第一個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為“四五”天安門事件平反。
68歲重返第一線後,任鐵道兵司令員五年。他還像當年打仗一樣身先士卒、親臨火線指揮。從吳八老島到金沙江畔,從長城腳下到巴山漢水,從南疆“火洲”到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區”,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
陳再道一生恪守“講真話,辦實事”的信條,晚年他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應邀到某學校參加座談會,學生問他:“你當時嚮往的社會是我們現在這個樣子嗎?”他不假思索地説:“在青年時代,我認為社會主義是個好人的世界,至於社會主義還會有溜鬚拍馬,投機取巧,敲詐勒索的鬼名堂,是想也沒想過的。”他不顧80高齡,深入老區搞調研,“老區人民還這麼苦,我們有責任啊!”他多次向中央反映情況,呼籲各級政府為老區人民辦實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念念不忘:“農民負擔太重,太苦了!”
本集主要描寫陳再道在建國後的主要經歷,如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堅持原則、光明磊落、剛正不阿,“文革”後任鐵道兵司令員時深入一線指揮,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時關心老區建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念念不忘農民疾苦等。
[1-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