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挺進大別山

鎖定
1947年6月30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第2、第3、第6縱隊共12萬人,從張秋鎮至臨濮集段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在1個月的作戰中,共殲國民黨軍4個整編師部9個半旅6萬餘人,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1947年8月7~27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擊破國民黨軍20多個旅的圍追堵截,先後越過隴海路,涉過黃泛區,跨過沙河、渦(Guō)河、汝河、淮河等天然屏障,南征進入大別山,先後解放11座縣城,完成了千里躍進的任務。之後,該部始稱“劉鄧野戰軍”或“劉鄧大軍”。
中文名
挺進大別山
時    間
1947年6月 至 1947年8月 [2] 
主要領導者
劉伯承、鄧小平
地    點
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大別山地區

挺進大別山歷史背景

在全面內戰爆發前夕,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軍委即從爭取有利的戰略地位着眼,制定了外線作戰方針。出擊中原、進軍大別山即是這一部署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央軍委在制定進軍中原戰略部署後,即對由哪支野戰軍出擊大別山有所規劃。
在國民黨軍重點進攻山東的情況下,華東野戰軍一時難以承擔外線作戰、出擊大別山的戰略任務。與此相反,劉鄧大軍正面敵軍較少,1947年春,劉鄧大軍北渡黃河後,蔣介石認為已將解放軍驅過黃河,在建立所謂的“黃河防線”後,再難南渡,從而敢將原用於對付劉鄧大軍的王敬久集團調用於山東戰場。國民黨這種兩翼進攻、中間防禦、狀如啞鈴的戰略體系,正利於劉鄧大軍中間突破,一舉扭轉戰局。正是在這種背景下,5月4日,中央軍委改變計劃,決定由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獨立經營中原,並提出出大別山的可能。
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隨後,毛澤東又指示陳賡、謝富治集團渡黃河南進,向豫西、陝南、鄂北進擊。至此,排除了劉鄧大軍出豫西的可能。8月上旬,劉鄧大軍自魯西南向大別山躍進,開始了人民解放戰爭史上的歷史性轉折。 [3] 

挺進大別山戰役經過

1947年7月29日,在魯西南重鎮菏澤城北一個簡陋的民房院內,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正在散步。剛剛指揮完著名的魯西南戰役,兩人難得這麼輕鬆一下。
“報告首長,緊急電報!”參謀人員將一份剛剛收到的電報交給劉伯承。劉伯承只粗略地看了一眼,臉色便立刻凝重起來,鄧小平連忙接過了電報。
電報是由毛澤東親自起草的,上面標着的3個“A”字十分醒目。鄧小平知道,3個“A”字是當時中央約定的表示最緊急和極秘密的電報等級。毛澤東為什麼親自給他們擬寫電報,並且一連用了3個“A”字呢?
原來,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12萬人馬強渡黃河,開進魯西南,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正當劉鄧大軍鏖戰魯西南並捷報連連的時候,毛澤東敏鋭地意識到:劉鄧大軍只有迅速直插大別山地區,直逼南京、武漢,才能全面打亂蔣介石的戰略部署。7月23日,毛澤東致電劉鄧:“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然而這時,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部隊經過近1個月的連續作戰,已經極度疲勞而且傷亡較重,亟須休整補充。7月28日,劉鄧給中央軍委回電,如實陳述了部隊目前存在的困難,希望能在內線繼續作戰一個時期,等時機更為有利時再向大別山挺進。原以為中央會批准他們的計劃,沒想到次日毛澤東就親自起草了這份標有3個“A”字的加急絕密電報,“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如陳賡謝富治及劉伯承鄧小平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行動調動胡宗南軍一部”,“陝北不能支持”。3個“A”字深深地印在了劉伯承、鄧小平的腦海中,兩人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對他們寄予的重望。
劉伯承、鄧小平看完電報立即將之燒掉,兩人簡單商量了一下後,馬上覆電中央:完全服從中央決定,半個月後行動。實際上不到半月,在收到3“A”電報後的第9天,也就是1947年8月7日的黃昏,劉鄧大軍便在100多里寬的廣闊地面上,悄悄開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行動。
從魯西南到大別山,相隔千里,前有隴海路、黃泛區、沙河、渦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關隘,後有國民黨軍十幾個旅的窮追不捨,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漲,道路泥濘,暑氣蒸人,部隊本來就疲憊不堪,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整,現在又馬不停蹄地向南挺進奔馳,重重困難可想而知。擺在劉鄧大軍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號稱“死亡區”的黃泛區。原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軍政處處長楊國宇將軍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他説:“沒有到過黃泛區的人,是很難想象這裏的情景的。這裏雖然已成了一片死水,但還是一片汪洋。除了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些坍塌的民房屋脊和偶爾從空中掠過的幾隻野鴨之外,再也看不見什麼別的東西。即使是無水的地方,也盡是稀爛的膠泥,前腳起,後腳陷。”幾天以後,等劉鄧大軍闖過黃泛區,渡過沙河,繼而向汝河進軍時,蔣介石這才如夢方醒,立即調集大軍南阻北追,並氣惱地撤了參謀總長陳誠的職務,自己親自兼任參謀總長,飛到前線督戰。
為把劉鄧大軍阻擊在汝河以北,蔣介石急急調來整編85師,經平漢路南下,駐守在汝河南岸,全力收繳或砸爛汝河上的所有渡船。8月24號晚,劉鄧率指揮部到達汝河北岸,此時前面的敵人火力阻擊很猛,後面的追兵距離只有30裏。面對這種情況,劉伯承説:狹路相逢勇者勝,殺開一條血路!鄧小平要求部隊:不惜一切代價,打過去!他們命令部隊從即時起,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飛機大炮、槍林彈雨,片刻不停,強渡汝河。前線指揮員則命令把所有步槍都安上刺刀,每顆手榴彈都揭開蓋,看到敵人就打,打完就往前插,並要求先頭部隊過後,沿途不留一個敵據點和一個敵人。就這樣,到第二天下午,劉鄧大軍終於渡過了汝河。至此,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僅剩最後一道險關——淮河。
8月正值雨季,淮河水情變化無常,劉鄧大軍缺少渡船,被阻北岸。此時,敵人追兵的先頭部隊已經和劉鄧的後衞部隊接上了火,形勢再次變得危急起來。夜裏,劉伯承藉着馬燈的光亮,手拿竹竿,親自探測水深。當大部隊剛剛冒死渡過淮河,敵人追兵就趕到了淮河北岸。此時河水突然暴漲,數十萬國民黨軍隊只能“望河興嘆”,無可奈何。鄧小平後來興奮地説:“過淮河,劉伯承去探河,水深在脖子下,剛剛可以過人。這就是機會呀!我們剛過完,水就漲了,就差那麼一點點時間,運氣好呀。以前,從來不知道淮河能夠徒步過去,就這麼探出條道路來了,真是天助我也!”
8月27日,劉鄧大軍經過21天的千里挺進,終於走到了大別山。消息傳到陝北,毛澤東欣喜地説:“我們總算熬出頭了!20多年來,革命一直處於防禦地位,自劉鄧南征後,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進攻!”鄧小平則用他特有的語氣説:“這個躍進的意義可不要小看了,中國從北到南沒有多少個一千里,從長江再躍進一千里就到了廣東、福建的邊界,剩下不到一千里了,蔣介石的反動政權就要垮台了。”1947年8月27日,也就是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的當天,鄧小平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義向各部隊發出指示:“勇挑重擔,顧全大局,全心全意,義無反顧創建鞏固大別山根據地,並與友鄰兵團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11月,蔣介石在南京主持召開“大別山作戰檢討會”,設立“華中剿總”,並興師動眾地把海軍調入長江,以防範劉鄧大軍渡江作戰,隨後即開始對大別山進行全面“圍剿”。就是在這裏,劉鄧大軍度過了抗戰勝利後最艱苦的一段歲月。冬天來了,劉鄧大軍在風雪荒野的大別山沒有後方,缺衣少糧,既要同“圍剿”的敵人作戰,又要設法解決部隊給養。很多年後,當有人問起這段經歷,鄧小平説:“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戰略行動,這是毛主席定下的,二野挑的是重擔,種種艱難我們都克服了,完成了任務,還是那句老話,叫做合格。”後來,史書對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陳毅、粟裕領導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是個對戰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它帶動了全國各戰場的戰略進攻,整個戰爭格局從此發生根本的轉變。

挺進大別山戰略意義

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大別山合影 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大別山合影
點評: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 [1] 

挺進大別山重要作用

在此次軍事行動之前,毛澤東、鄧小平及劉伯承曾經反覆研究過,這是一次大膽的軍事冒險,甚至賭博。在出發前的誓師大會上,鄧小平提出了這次行動的三種可能:一、部隊到不了大別山;二、部隊到大別山後站不住腳;三、部隊紮根大別山。他繼續提出,要堅決避免第一、二種結果,努力實現第三種結果。因為第一種的結果是,劉鄧大軍被消滅,第二種結果是,返回根據地打游擊。
在後來的淮海戰役的時候,劉鄧在大別山的戰略游擊區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劉鄧在西線的積極運動和作戰,則無法達成對國民黨在徐州周圍集結的重兵集團的包抄任務,則只可能是華東野戰軍在徐州東北地區打一個小規模的淮海戰役。1948年11月15日夜,中原野戰軍攻佔宿縣,殲敵1個師,切斷了敵徐州與蚌埠間的聯繫,完成了對徐州的戰略包圍。這是淮海戰役發展成為巨大的戰略決戰規模的關鍵。而中原野戰軍,也就是劉鄧部在大別山地區的躍進,使得他們能夠佔據一個有利的攻擊位置,從而能夠與華東野戰軍實現東西夾擊這樣大規模的戰役合圍。
所以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是一個伏筆,是在一次歷史轉折時刻的壯舉,其成敗不可單拘囿在劉鄧在大別山的戰鬥損失上。劉鄧脱離後方,以弱擊強,能夠全建制地堅持到全局範圍的戰略反攻,這便是偉大的勝利,也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 [1]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