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山進京

鎖定
晉劇傅山進京》把傅山放在一個封建王朝更迭的歷史背景下,在表現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的同時,着力展現了他淵博的學識和樸素的親民思想。該劇從傅山進京開始,到重返故里結束。在有限的舞台時空裏,以藝術的手法濃縮和再現了傅山最具光彩的生命樂章。既彰顯了傅山剛直不阿、開一代文風之先河的傳統學者風範,又刻畫出康熙皇帝尊儒惜才、海納百川的天子氣度。“明亡於奴,非亡於滿”是對民族劣根性的尖鋭批判,也是對明清以及後人的警世名言。
中文名
傅山進京
劇    種
晉劇
主要人物
傅山,康熙,張靜君
出演劇團
山西太原實驗晉劇院青年劇團
主要獎項
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
導    演
張峯

傅山進京演員表

謝 濤飾 傅 山
王 波飾 康 熙
史佳花飾 張靜君
梁忠威 飾 馮 溥
王 均 飾 戴夢熊
王 鵬 飾 朱 二
李 潔 飾 傅蓮蘇
山西太原實驗晉劇院青年劇團(太原市實驗晉劇院青年團)演出

傅山進京劇目獲獎

2007年12月26日,榮獲中國戲曲學會獎。
2007年12月18日,榮獲第十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
2007年10月,榮獲第一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金獎。
2008年1月,榮獲山西省杏花大獎。
2009年12月18日,入選2008—2009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

傅山進京社會評價

傅山進京 傅山進京
南方週末》上,新編晉劇傅山進京》,赫然出現在“2007年度中國文化原創榜”五部戲劇入圍作品名錄中。這是該部作品上演後獲得的眾多獎項中的一個。2007年12月26日,《傅山進京》喜獲中國戲曲學會獎。該獎項被譽為中國戲曲界最高級別的學術獎項。《傅山進京》是這個學術性獎項設置20年來的第13個獲獎項目。
而實際上,《傅山進京》在2007年7月20日晉京彙報演出的大幕開啓前,已為境內外媒體廣泛關注。
作為太原市紀念傅山誕辰400週年系列活動的重頭戲之一,從2007年1月6日首次公演迄今,一年多的時間,《傅山進京》於省內外演出50餘場。
即使從太原市實驗晉劇院於2005年5月特邀福建著名劇作家鄭懷興先生為《傅山進京》始創,到2007年面世,總共也不過兩年時間。
如果忽略《傅山進京》從運籌到誕生的全部過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這齣戲從首次公演以來不斷取得的驕人成績。但回眸這部戲走過的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傅山進京》不啻是我市建設特色文化名城的一次成功嘗試,是我市依託挖掘利用地域文化資源,汲取整合國內優勢資源,進行文化互補的一次大演習。
《傅山進京》的成功,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啓迪良多。
(一)
“我本是中原地一介書生,自幼時讀經史悟道提神。原本想為國家效力盡忠,逢亂世不得已隱居山林。堪明朝刪《孟子》太輕民生,到頭來亂黨生異族稱雄。清入關萬不該十日屠城,怕只怕中原文脈斷了根。現如今玄燁他納士興文,卻不知尊儒道是假是真。為子孫也為你縣令前程,舍老命再進京會一會新當朝的年輕人。”
這段膾炙人口的戲詞,既是《傅山進京》開宗明義,解釋傅山先生為什麼不得已應詔進京的由來,更為引導人們解放思想,變更理念,大膽創新,正本清源,重新認識歷史文化名人傅山作了最好詮釋。它和最後一段戲中,對傅山和康熙講“和”的處理一樣,使得這部劇藝術地應和了時代的最強音。
在較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由於傅山所處的歷史變革階段的特殊性,“反清復明”的鬥士,“民族氣節”的化身,成為對傅山的傳統定論。囿於這種程式化的研究與傳播,人們,尤其是傅山曾經生活過的這個地域上的人們,這種觀念就愈發根深蒂固。
從“反清志士”的傳統定位到“關注民生、特立獨行的中原文脈的守護者”——《傅》劇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嶄新的傅山。這種塑造,符合歷史的真實,也符合時代的發展和太原特色文化名城建設的需求,奠定了《傅山進京》獲得成功的理論基礎。
三晉大地,歷史悠久。從“三家分晉”到趙氏孤兒,從漢文帝劉恆龍潛晉陽到李淵李世民父子誓師汾水河畔,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可歌可泣的故事。從春秋末著名的俠士豫讓到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狄仁傑,宋朝名將楊業,再到文學家王之渙白居易元好問羅貫中,書法繪畫雙絕的米芾,古老的幷州湧現出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人物。明清以降,晉商羣體崛起,更是享譽海內外。
近年來,無論是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熱播,還是話劇《立秋》、舞劇《一把酸棗》等的走紅境內外,無不依託於對山西文化深厚底藴的開掘。
傅山進京》的成功啓迪我們,如何用現代的視野審視傳統,重新包裝開發利用源遠流長的三晉文化名人與事件,從而讓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大放異彩,讓歷史為現實服務,這是太原在建設集三晉文脈與現代氣息為一體的特色文化名城過程中始終繞不開的一個重要話題。
(二)
許多人都知道,從2005年開始劇本創作後,《傅》劇經過三次大的調整修改,分別於2007年1月、6月、7月三次在太原公演。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親自審閲劇本,在尊重藝術創作規律的同時,從時代的高度,多次提出關鍵性的意見。在太原公演期間,邀請北京、上海和省城戲劇界的專家進行審看,並三次召開座談會進行論證和研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和中國劇協的負責人為一個地方戲劇專門召開座談會,更不多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範世康也多次在太原、北京、上海、蘇州等地參與主持座談會,為作品會診把脈。
無論是晉京彙報演出還是赴滬參加國際藝術節展演,在其後由文化部及中國劇協和上海文聯舉辦的幾次研討會上,除對《傅山進京》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同的真知灼見,有一層意思是當地與會人員表述最多的:“我們打心眼裏佩服太原市的領導,他們有如此的膽識和魄力,去為一個歷史文化名人正本清源;他們以如此的熱情和責任,去為一齣戲盡心竭力……”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藺永鈞就在不同的場合説過,他為太原市委、市政府關心文化、支持文化的精神所感動。
而中國戲曲學會會長薛若琳則認為:一出好戲的創作和生產,是劇目主創人員的努力和劇團全體人員的拼搏結果,是上級領導大力關心、指導和支持的結果,凝聚了上上下下的無數聰明才智和心血。《傅山進京》只有在太原這塊藝術熱土上,在山西這個良好的文化生態中產生。
明代著名政治家張居正有一段名言:“天下之事,不倡率則眾力不前,不振作則眾心不奮。而其機又在人主委任責成於上,然後計議得畢其終,攻取得收其效。”試想,如果沒有決策層的膽識和魄力,責任和熱情,《傅山進京》又如何能夠堅實地、一步步邁入成功之途?對於如戲劇這樣的綜合藝術來説,絕對需要領導的重視。這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必要的生產條件。但是,藝術畢竟是藝術,自有其特殊的生產規律。一位參加過座談會的藝術家深有感觸:在藝術創作上,不能簡單地採取“下級服從上級”的辦法,因為真理和地位、權力之間並沒有一種正比例的關係。——尊重專家的意見,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不斷打磨、修改完善,這是出精品的不二法門,也是《傅》劇的成功帶給我們的又一啓迪。
(三)
傅山進京》是新編晉劇,但是該劇的主創人員,從編劇到導演,偏偏是一羣對晉劇研究不多的專家學者。這看起來似乎有違常理。但其背後,卻隱含了對現代市場經濟規律的尊重。
《傅山進京》的作者鄭懷興先生是福建文聯副主席,在接手《傅》劇前,早已是編創頗豐、名傳國內的劇壇驍將。曾創作過《新亭淚》、《青蛙記》、《神馬賦》、《晉宮寒月》等聞名遐邇的佳劇。
傅山進京 傅山進京
當現為太原市實驗晉劇院的副院長陶臣於2005年年中首次將傅山的有關資料寄懷興先生細閲後,他立馬錶示:“我喜歡傅山先生的特立獨行,剛正不阿,更欽佩傅山先生的博學多才,我一定要為傅山先生寫好戲!女老生謝濤這個演員也很好,所以,我也要為她把這齣戲寫好!”
一言九鼎,兩度寒暑。一個400年前誕生,經歷了社會動盪,關注民生,主張民主,特立獨行,藝貫全身的歷史文化名人的鮮活形象,由一位蟄居福建仙遊小縣的當代名士,執一管對太原歷史名人、對太原文化建設充滿愛心與激情的如椽巨筆刻畫得栩栩如生。
由上海歌舞劇院趙國良先生精心策劃的舞台美術效果與劇情的要求相得益彰,背襯出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張力,靜止的語言凸顯着躍動的活力,凝重的色彩塗抹出時代的聲音。
來自江蘇省京劇院的石玉昆先生重任在肩。作為《傅山進京》的導演,他需要尊重編創,調動演員,體現導演的藝術認知和理念,將現代的文化元素與歷史人物的心聲動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山西本省的劉和仁兄弟擔任配器和作曲,太原市實驗晉劇院謝濤與她的同事們成為該劇不同角色的飾演者……一座演繹《傅山進京》的舞台,成了國內戲劇界部分精英的薈萃地,同時也成為文化資源合理配置的實驗場。
如果説市場和它本身所具有的規律是一隻無形的手,只眷顧尊重和符合其遊戲規則者的話,那麼,當科學合理的行政手段這隻有形的手與它緊握在一起的時候,所形成的合力將是巨大的,推波助瀾而至巔峯。《傅山進京》當是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形成合力的載體和受益者。這是《傅》劇的成功帶給我們的第三個啓迪。
(四)
時間回溯到2007年7月20日晚,北京,長安大戲院,座無虛席。演出中,觀眾凝神屏氣;換場時,人們掌聲雷動。厚重的歷史,跌宕的情節,巧妙演繹的故事,出人意料的結局,敷以太原市實驗晉劇院青年團演員謝濤的精湛演技,將明末清初思想、文化大師傅山超凡脱俗、寵辱不驚、藝貫全身的形象,勾勒得清新飽滿、鮮活傳神。
這是《傅》劇晉京彙報演出時的一幕場景。
類似的情形,還出現在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天蟾逸夫舞台上,出現在由國家有關部門在大同舉辦的全國少數民族戲曲匯演上,出現在在蘇州舉辦的第10屆中國戲劇節上……古老的晉劇因《傅山進京》正恢復着鼎盛時期的活力與魅力,而以謝濤為代表的一批早已聲名鵲起的演員也因一出《傅山進京》再次聲名大振。
《傅山進京》在全國範圍內不斷擴大其文化影響,凸顯其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同時,它的投入成本正以喜人的姿態穩健收回。目前,《傅山進京》的單場演出收取的費用已是初期的10數倍,而許多邀演單位點名請演《傅山進京》。
《傅山進京》從太原到晉中至大同,從京城到滬上至姑蘇,紀念了傅山,宣傳了太原,興盛了晉劇,成就了演員,贏得了市場,推動了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成為太原市文化建設和開放的象徵。
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必須走出過去狹窄的小圈子,贏得學界的認可,更要贏得普通觀眾,在強調其意識形態屬性的同時,必須市場化、產業化,這是壯大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必由之路。這是《傅》劇帶給我們的寶貴啓迪。
一出《傅山進京》,幾多思考啓迪。行文結束前,筆者獲悉,《傅山進京》在進一步精加工後,將於今年春暖花開時節,再度走出娘子關到首都及其他城市演出,並以此來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6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