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偶成

(饒節詩作)

鎖定
《偶成》是北宋詩僧饒節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繪了深山中一個幽僻美麗充滿蓬勃春意的獨特境界,如同世外桃源,正是詩人理想的生活環境和精神境界的寫照。
該詩採用先抑後揚的創作手法,以眼前的蕭索與外界的繁富做對比,由實見虛,通過聯想,寫出了春天的熱鬧。
作品名稱
偶成
作    者
饒節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宋詩精華錄》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偶成作品原文

偶成
松下柴門閉綠苔,只有蝴蝶雙飛來
蜜蜂兩股大如繭,應是前山花已開。 [1] 

偶成註釋譯文

偶成詞句註釋

①偶成:偶然成詠。
②閉綠苔:詩人所居倚松庵院內已長出綠苔。
③雙飛:成雙成對飛來。
④兩股:一作“兩脾”,二者同,指密封儲存花粉的地方。 [2-3] 

偶成白話譯文

松下柴門緊閉長滿一院子青苔,只有那蝴蝶成雙成對地飛來飛去。
蜜蜂兩腿上的花粉團大的如蠶繭,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開。 [4] 

偶成創作背景

詩人本是讀書士子,曾投在曾布門下,後因與曾布議論不合,於是出家為僧,居鄧州香巖山,過着閒雲野鶴式的生活。其所居住環境幽僻,生活中心境恬適,其所居室為老松環繞,名倚松庵。詩人本無意作詩,客觀景物闖入眼簾,挑動詩情,遂脱口成篇。 [5]  [6] 

偶成作品鑑賞

偶成文學賞析

該詩描繪了一個幽僻美麗而又充滿春意與生機的獨特境界。前兩句寫庵中之景。老松環繞着茅庵,松蔭之下的短牆上有一扇柴門。這扇門是經常閉着的,鎖着一院綠苔。庵中沒有人來,卻有五色斑斕的蝴蝶成雙結隊地飛舞着。清幽僻寂,無人騷擾,僧人幽居的環境和安謐的生活氣息,活現紙上。
後兩句從蜜蜂腿上的花粉推測前山的花已盛開。蜜蜂兩股上拖着重重的花粉團飛來了,想來是前山的花已經開放了。花開之處只在前山,並不算遠,庵中主人卻不知道,還要從推斷中得知前山花開遍野的盛景。可見主人是好靜不好動的。庵中不只他人少來,主人行跡也是很少的。難怪青苔滿庭了。這就也迴應了首句。
該詩首句幽僻靜寂,二三句充滿自然生機,到第四句又是繁花似錦的世界。詩人在尺幅之間,步步擴展昇華,靜與動相交織,清幽的環境與爛漫的山花相映襯,靜寂的生活與蓬勃的自然生機相搭配,向人們展示了耐人尋味的美學境界。 [7-8] 

偶成名家點評

南宋筆記作家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六)》:“七言絕句,唐人之作往往皆妙,頃時王荊公(王安石)多喜為之,極為清婉,無以加焉。近人亦多佳句,其可喜者不可概舉。予每愛……僧如璧德操《偶成》雲:……如此之類甚多,不愧前人。” [4]  [9] 
當代學者孫靜《宋詩鑑賞辭典》:“由第一句的幽僻靜寂,推移到二三句的充滿自然生機,再推移到第四句的繁花似錦世界,不只有尺幅千里之勢,而且給人以步步擴展、步步昇華、層出不窮之感。” [5]  [4] 
當代古典文學家金性堯《宋詩三百首》:“以次句之蝶,引出三句之蜂,蝶飛無聲,仍不減柴門的晝靜,蜂肥如繭,於是而有鬧意。” [4]  [10] 

偶成作者簡介

饒節(1065—1129),字德操,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參加科舉,連年不第。嘗為曾布門客,與曾布論新法不合,離開汴京。後落髮為僧,法名如璧,又自號倚松老人。有《倚松老人集》。 [11] 
參考資料
  • 1.    胡小偉主編.《中華五千年名詩一萬首(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08:第422頁
  • 2.    李夢生選編.《宋詩三百首辭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第218頁
  • 3.    姚萬堂等編著.《中華絕句精華選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08:第43頁
  • 4.    陶文鵬主編.《宋詩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1:第414頁
  • 5.    繆鉞,霍松林,周振甫,吳調公,曾棗莊,葛曉音,陳伯海,趙昌平,莫礪鋒,劉永翔等撰寫.《宋詩鑑賞辭典(新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07:第768-769頁
  • 6.    傅德岷,李元強,盧晉主編.《宋詩三百首鑑賞辭典》:長江出版社,2008.7:第243頁
  • 7.    遲乃義著.《宋人絕句的詩情畫意》: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74頁
  • 8.    傅德岷,李元強,盧晉主編.《宋詩鑑賞辭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07:第281-282頁
  • 9.    程傑選注.《宋詩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345頁
  • 10.    金性堯選注.《宋詩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第279頁
  • 11.    樂雲主編.《唐宋詩鑑賞全典》:崇文書局,2011.11:第98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