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側金盞

鎖定
側金盞花(AdonisamurensisRegeletRadde),毛莨科(Ranunculaceae)側金盞花屬(Adonis), 多年生林下植物。別名金盞花、金盅花、冰了花、冰凌花、冰涼花、冰裏花、冰溜花和福壽草等,遼寧地區稱之為雪蓮花。由於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殊性和藥物療效,並在早春有很好的觀賞價值,被人們稱為東北山區林下神草,是一種很有希望開發價值的林下植物。
又稱紅臘花。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株高30釐米;葉互生,長10釐米,二回羽狀複葉,小葉深分裂,裂片更細裂,呈線狀披針形;早春新葉和花一併展開,花後長大;一莖一花,萼片白色或暗紫色,花瓣多數,倒披針形,金黃色,長於花萼,花徑5釐米;花後結短小的綠色瘦果,果上有短毛。分佈於東半球温帶地區;我國西北、東北均有之。春秋播種,小苗經移植後即可定植於園地。生長健壯,不擇土壤,常見山地自生。有時盆栽,促成栽培應節日需要。大面積綠化常用此花,也可作花境或岩石園材料。 [1] 
別    名
冰涼花
北側金盞金盞花
金盅花
中文學名
側金盞
拉丁學名
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毛茛目
毛茛科
亞    科
毛茛亞科
毛茛族
側金盞花屬
側金盞花
分佈區域
遼寧、吉林、黑龍江東部 [2] 

側金盞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粗,有多數鬚根。莖在開花時高5-15釐米,以後高達30釐米,無毛或頂部有稀疏短柔毛,不分枝或有時分枝,基部有數個膜質鱗片。葉在花後長大,莖下部葉有長柄,無毛;葉片正三角形,長達7.5釐米,寬達9釐米,三全裂,全裂片有長柄,二至三回細裂,末回裂片狹卵形至披針形,有短尖頭;葉柄長達6.5釐米。花直徑2.8-3.5釐米;萼片約9,常帶淡灰紫色,長圓形或倒卵形長圓形,與花瓣等長或稍長,長14-18毫米,無毛或近邊緣有稀疏短柔毛;花瓣約10,黃色,倒卵狀長圓形或狹倒卵形,長1.4-2釐米,寬5-7毫米,無毛;雄蕊長約3毫米,無毛;心皮多數,子房有短柔毛,花柱長約0.8毫米,向外彎曲,柱頭小,球形。瘦果倒卵球形,長約3.8毫米,被短柔毛,有短宿存花柱。3月至4月開花。 [2] 

側金盞分佈範圍

遼寧、吉林、黑龍江東部。
側金盞圖片 側金盞圖片

側金盞主要價值

早春理想的觀賞花卉。多年生草本,福壽草頂冰而出,早春開花,有“林海雪蓮”的美稱。花色金黃,植株低矮,可做花壇、花境、林緣、綴花草坪的材料,或為假山岩石園的配置材料,也可盆栽觀賞。全草可入藥。 [3] 
根和全草含福壽草甙、加大麻甙、福壽草毒甙等強心貳以及其他化合物,有毒,也可供藥用,可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性水腫、心房纖維性顫動等症。 [2] 

側金盞主要性狀

染色體數2n=16。株高10~30cm,莖直立或稍傾斜,綠色。葉片少,3回羽狀分裂,小裂片披針形。先花後葉,花單生枝頂,徑3~5cm,橙或黃色,萼片9枚,上端微具波狀齒,與花瓣近等長,瘦果倒卵形集成球形。花期3~4月,果期4~5月。原產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多生於雜木疏林下、林緣及坡地。 [2] 
側金盞 側金盞
耐寒,喜温暖濕潤,要求疏鬆、肥沃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向陽或部分廕庇均可生長。植株高5-30CM,有分技,最上部的分技頂端發育為花芽,花單生於莖頂,花鮮黃色,有光澤,直徑3-5CM;萼片7-1l枚,花瓣10-20枚,長倒卵形。花期4-5月。瘦果球形,果期5-6月。 [3] 

側金盞同屬物種

本屬的栽培花卉尚有: 福壽草(A.acstivalis),花色深紅,花萼緊貼開展的花瓣;瘦果上內緣基部有尖齒;也有檸檬黃色花朵的變型。年生側金盞花(Aannua),又稱秋側金盞花,葉3回羽裂,最後的裂片線形;花徑2.5釐米,萼片5,綠色或紫色,花瓣5—8個,紅色,基部深紅點狀,秋季開花; 瘦果上無尖齒;歐、亞均分佈。春側金盞花(A.ver-nalis),多年生;高45釐米,基部葉片鱗片狀;花黃色,徑8釐米,花瓣10—15片,狹;瘦果上有鈎狀喙;分佈南歐。 [1] 

側金盞繁殖方法

種子播種或分株繁殖。多秋播或於早春温室育苗。幼苗生長緩慢,播種植株需4~5年開花。分株宜在休眠後進行,將休眠植株挖起,分開休眠芽,另行栽植。盆栽3~5個休眠芽為一叢,盆土以腐葉上為主,加入適量肥料。地栽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株距20cm。促成栽培需先將植株置於0~5℃環境中,經1~2天后再放入15~20℃温室內,並給以充足陽光,約半月後可現蕾開花。 [3] 

側金盞栽培技術

種子生物學特性冰涼花種子包於瘦果內,胚乳發達。瘦果成熟後與濕沙貯藏。在扎蘭屯地區自然温度下,經4-5個月,外果皮脱落,內果皮外露,尖端開裂,胚乳稍露,此時胚已發育成熟,再經低温後熟處理(-3一-5℃)40天左右即可萌發。 [3] 

側金盞類別

同屬植物30種,分佈歐、亞兩洲。常見栽培的還有:夏側金盞(A.aestivalis),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45cm,頂部有少量分枝,花深紅色,徑2.5~3.5cm,花期6~7月。原產歐洲。其變種有檸檬黃側金盞(var.citrina),花為檸檬黃色。小夏側金盞(var.parviflo-ra)、敍利亞側金盞(A.aleppica),株高約25cm,莖單生或少分枝,花少,頂生,紅色,徑3.5~5cm,原產敍利亞。秋側金盞(A.annuasyn ),高20~50cm,多分枝,深紅色花,中心部位色暗,徑約2cm,花期在夏、秋季,原產西亞及中歐。春側金盞(A.vernalis)多年生草本,高10~45cm,莖單生或少分枝,黃色花,徑5~7cm,花期在春夏。原產歐洲。 [3] 
參考資料
  • 1.    餘樹勳,吳應祥 主編.花卉詞典.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第46-47頁.
  • 2.    側金盞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觀賞園藝卷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部 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觀賞園藝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96.第30-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