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梯牧草

鎖定
假梯牧草(Phleum phleoides (L.) H. Karst.)是禾本科梯牧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短的根莖。稈直立多數叢生,,高可達75釐米,葉鞘鬆弛,大都短於節間,光滑;葉舌膜質,葉片扁平,上面及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窄圓柱形,通常緊密,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穎背部近革質,邊緣膜質,被短纖毛,粗糙,先端延伸成短尖頭;內稃略短於外稃。6-9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蒙古、俄羅斯中亞和西伯利亞;在中國主要自然分佈於新疆、內蒙古、東北等地區。生於海拔800-2550米的山坡草地、灌叢及林緣。
假梯牧草屬優等牧草,稈細葉多,質地優良,適口性良好,在營養生長期各類家畜都喜食。結實後植株迅速粗糙,適口性下降,乾草為牛和馬所喜食,羊樂食。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假梯牧草
拉丁學名
Phleum phleoides (L.) H. Karst. [9] 
別    名
假貓尾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梯牧草屬
假梯牧草
命名者及年代
(L.) Karst.,1880
保護級別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假梯牧草形態特徵

假梯牧草
假梯牧草(5張)
多年生。具短的根莖。稈多數叢生,直立,高15-75釐米,具3-4節。葉鞘鬆弛,大都短於節間,光滑;葉舌膜質,長1-3.5毫米;葉片扁平,長2-13釐米,寬1.5-4.5毫米,上面及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窄圓柱形,通常緊密,長2.5-10釐米,寬4-7毫米;小穗長圓形,長2-3毫米,兩側壓扁;穎背部近革質,邊緣膜質,被短纖毛,粗糙,先端延伸成短尖頭;外稃長1.5-2毫米;內稃略短於外稃。穎果長約1.5毫米。花果期6-9月。 [2] 

假梯牧草生長環境

假梯牧草生於海拔800-2550米的山坡草地、灌叢及林緣。 [2] 
在中國新疆,假梯牧草佔據各山地垂直帶譜中最優越的生境地段,有較寬的生態幅度。在天山山地,假梯牧草分佈於位於山地海拔1500-2500米山地,在阿爾泰山分佈於山地海拔1100-2400米山地,在準噶爾西部山地分佈於海拔1200-2200米山地。 [8] 
在山地植被垂直帶譜中的草甸草原、草甸植被中均有生長。在低海拔地區多生長於局部地區緊鄰河谷階地與山地陰坡或半陰坡,與一些中生、旱中生或旱生植物組成羣落,在形態上明顯表現出與草甸草原生境相應特徵;在位於濕潤的中山草甸地帶,與一些中生禾草、雜類草植物組成羣落,在株高與形態特徵上與分佈於草甸草原中的種羣有明顯差別,顯現出中生性特徵;當海拔上升到2400-2500米時,隨着温度的降低,種羣形態又趨近於適冷温性植物的特徵。 [8] 
假梯牧草是一種中生疏叢型上繁禾草,草甸草場及草甸草原草場的伴生種、共建種或亞建羣種。在中國北疆山地,適宜土壤為壤質的暗慄鈣土、黑鈣土。在阿爾泰山和薩吾爾山的山地草甸草場中,它作為共建種與西伯利亞三毛草發草西伯利亞早熟禾無芒雀麥等共同組成高禾草的草甸草場型。草羣蓋度可達90%以上,草層高度都在1米左右;在天山北坡的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草場中,它作為重要的伴生種參與到由無芒雀麥、草原老鸛草、早熟禾(Poa spp.).草原糙蘇牛至等組成的不同草場型中,羣落蓋度60-80%,是當地較好的打草場之一;此外在山地草原草場中也有散生。 [3] 

假梯牧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蒙古、俄羅斯中亞和西伯利亞;在中國主要自然分佈於新疆、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東北(大興安嶺)等地區。 [3]  [4] 
中國新疆是假梯牧草集中分佈區,分佈廣、數量多。在天山山地,從昭蘇縣、特克斯縣、新源縣、尼勒克縣的西段山地的,到沙灣縣、石河子市、烏魯木齊縣的中段山地的和奇台縣的東段山地;在額敏縣、塔城市、裕民縣到托里縣的準噶爾西部山地;阿爾泰山山地從東段的青河縣、中段的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和和西段山地的哈巴河縣均有分佈。 [8] 

假梯牧草生長習性

假梯牧草一般在4月底到5月初返青,6月下旬至7月中旬抽穗開花,7月底至8月中旬結實,9月枯黃。 [4] 

假梯牧草主要價值

假梯牧草屬優等牧草,稈細葉多,質地優良,適口性良好,在營養生長期各類家畜都喜食。結實後植株迅速粗糙,適口性下降,乾草為牛和馬所喜食,羊樂食。 [5]  假梯牧草其營養性低於梯牧草,粗纖維素高於梯牧草。其開花期的化學組成,粗蛋白質佔幹物質的6.5%,粗脂肪佔1.44%,無氮浸出物佔40.68%,灰分佔6.53%,而粗纖維素佔44.76%,莖葉穗比中莖的比例也大於梯牧草,比例為60.8∶23.1∶15.9。 [6] 

假梯牧草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7] 
參考資料
  • 1.    假梯牧草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3-05]
  • 2.    假梯牧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0-09-05]
  • 3.    崔乃然主編,新疆主要飼用植物誌 第1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03,第126-128頁
  • 4.    蔣尤泉主編,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 飼用及綠肥作物卷,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11,第238頁
  • 5.    賈慎修主編;中國飼用植物誌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飼用植物誌 第3卷,農業出版社,1991.08,第71頁
  • 6.    《陳山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陳山文集,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3,第298頁
  • 7.    關於發佈《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08-09]
  • 8.    張鮮花, 朱進忠. 新疆野生假梯牧草種質資源分佈與利用研究[J]. 西南農業學報, 34(1):10.
  • 9.    假梯牧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