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俸料錢

鎖定
俸錢,漢語詞彙。拼音:fèng liào qián, 釋義:俸錢,也叫俸料錢,俸料錢亦稱官俸、俸錢、俸料、料錢,是朝廷給官吏俸祿中以貨幣支付的部分。
中文名
俸錢
拼    音
fèng liào qián
釋    義
朝廷給官吏俸祿中貨幣支付的部分
出    處
《新唐書·食貨志五》
別    名
官俸
俸錢
俸料
料錢

目錄

俸料錢釋義

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寫作“奉錢”。

俸料錢出處

《史記·蕭相國世家》

俸料錢例句

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寫作“奉錢”。
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 以吏繇 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 獨以五。”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1] 
元稹遣悲懷》詩之一:“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營齋。”
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寄瓊州楊舍人》:“人多藥户生狂蠱,吏有珠官出俸錢。”
《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元年》:“百官俸錢皆折估,而 革 父子獨受實錢。”
魯迅《華蓋集續篇·記“發薪”》:“翻開我的簡單日記一查,我今年已經收了四回俸錢了。” [2] 

俸料錢相關歷史

開元中,將原給力役(防閣、庶僕等)部分摺合成錢併入俸料錢中,總稱月俸。俸料錢數額依官吏品級、職務不同而有差別。據《新唐書·食貨志五》記,開元二十四年(736),“一品錢三萬一千,二品二萬四千,三品萬七千,四品萬一千五百六十七,五品九千二百,六品五千三百,七品四千一百,八品二千四百七十五,九品千九百一十七。”以後屢有增加,至會昌時不復增減。安史之亂前,唐廷財政收入主要靠徵收實物的租庸調,俸料錢來源於公廨本錢,户税收入有一部分也用作官捧。安史之亂至兩税法實施之前,俸料錢主要由青苗錢支付。兩税法實施後,規定税收按錢計算,實際交納時,錢物並收。給官吏俸料時,亦錢物並給。故唐後期俸料錢由兩税收入支給,不需另闢來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