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侵蝕面

鎖定
河流的侵蝕和堆積作用的總趨勢是地形普遍被夷平。河流都以其尾閭作為它的侵蝕基準面,年復一年的侵蝕使它形成一個均衡的縱剖面,這種均衡剖面的形成往往與地面的平坦化相互聯繫着,河流縱剖面越接近均衡剖面,整個地面越平坦,最終形成波狀起伏的平原,這個地面就是侵蝕面,又稱夷平面 [1] 
但是由於地形形成的複雜,地殼振盪運動和河流侵蝕作用的組合各異,地形的夷平是較特殊的終極結果,更多的是形成局部的侵蝕面。
中文名
侵蝕面
外文名
Erosion surface
定    義
水流削平基岩構造而成的緩平地面
又    稱
夷平面
作用力
水流作用
研究意義
瞭解侵蝕狀況,重建古地理環境

侵蝕面概念

山區河流河牀側蝕,谷坡後退,逐漸切平谷底地質構造,形成寬平的谷底河漫灘。這種由水流削平基岩構造而成的緩平地面,稱為侵蝕面。 [2] 

侵蝕面特點

河流下切使侵蝕面相對抬升,成為河谷兩側的侵蝕階地。侵蝕面有異於剝蝕面,前者是水流作用下的產物,與河谷河牀過程有着明顯成因上的聯繫。 [3] 
侵蝕面是經過長期流水侵蝕而形成的廣闊而近於水平的地面,也可以認為是由流水削平構造形成的緩平地面,如山區河流側蝕,谷坡後退,逐漸切平谷底地質構造形成的寬平谷底河漫灘地面。有些侵蝕面可能很老,如不同期的夷平面。侵蝕面有時保存得很好,且在景觀中構成明顯的要素,如中國徐州附近的侵蝕平原成為黃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有的侵蝕面已被抬升,河流切割形成侵蝕階地面。
此外,還有一些古老的侵蝕面被後期的堆積物覆蓋成為埋藏侵蝕面,如黃土下伏侏羅紀地層構成的緩平面,黃土層本身不同期黃土之間的接觸面,原來都是一個經長期流水侵蝕的地面。可見,侵蝕面的概念不應侷限於基岩面,鬆散堆積物經過長期流水侵蝕作用後形成的面同樣應稱為侵蝕面。黃土塬本是堆積地貌,但已經過長期的流水侵蝕,當前也已成為侵蝕面。通過侵蝕面的研究,可瞭解某一時期的侵蝕狀況,重建古地理環境模式。 [4] 

侵蝕面研究與運用

①針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預測方法現狀,在充分考慮建設項目擾動堆積體物質特殊性的前提下,引入了土壤可侵蝕面的概念,並對開發建設項目的可侵蝕面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應用組合數學原理,利用侵蝕產沙函數和可侵蝕面的模塊組合,建立基於可侵蝕面類型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預測模型。該模型的最大特點就是精度高、計算方便,所用參數容易獲得,所得結果符合客觀實際。 [5] 
②該文闡述黃土高原地區侏羅系、第三系地層古剝蝕面對現代岩土侵蝕的影響,對預測岩土侵蝕的發展趨勢,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岩土侵蝕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陝西一小流域利用GPS測量了新第三系、侏羅系地層界線點的三維空間數據,根據測量數據建立了古剝蝕面數字高程模型,目的是與現代侵蝕地形進行對比,分析現代岩土侵蝕與古侵蝕面之間是否有繼承性。結果顯示現代主要的侵蝕溝形成是在古剝蝕面的低窪處,發育的方向沿剝蝕面坡面傾斜方向,基本上是在古地形的基礎上發展的。因此,研究和預測現代岩土侵蝕趨勢時,應把岩土侵蝕對古剝蝕面的繼承性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 [6] 
參考資料
  • 1.    侵蝕基準面變化對河流體系的影響  .中國知網.1995-05-15[引用日期2017-10-25]
  • 2.    楊展覽 李希聖 黃偉雄主編.地理學大辭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226
  • 3.    上海辭書出版社.地理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528
  • 4.    左大康主編.現代地理學辭典:商務印書館,1990:222
  • 5.    張麗萍, 葉碎高. 基於可侵蝕面類型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預測模型[J]. 浙江水利科技, 2011(6):1-3.
  • 6.    石建省, 葉浩, 程彥培,等. 黃土高原典型地段現代岩土侵蝕對古侵蝕面的繼承性[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3, 19(3):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