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侯歲穩

鎖定
侯歲穩,男,博士,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植物氣孔發育的分子機理和蛋白磷酸酶1的功能研究,通過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手段,首次揭示了植物蛋白磷酸酶1調控赤黴素信號轉導、生長素極性運輸和光信號轉導的分子機理;發現了調控氣孔圖式發育的關鍵組分——甾醇和RNA聚合酶II。
中文名
侯歲穩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稱
教授
研究方向
植物氣孔發育的分子機理和蛋白磷酸酶1的功能
學    位
博士

侯歲穩人物經歷

侯歲穩學習經歷

1990.9-1994.6 西北師範大學生物系,學士;
1994.9-1997.8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碩士,導師陳宗蓮研究員;
1999.9-2004.5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導師賈敬芬教授;
2002.1-2003.1 英國劍橋大學植物科學系,訪問學者,導師 Alex Webb 教授;
2005.3-2008.2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博士後,合作導師李文建研究員。

侯歲穩工作經歷

1997.8-2000.5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教;
2000.6-2004.5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2004.6-2009.5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9.6-至今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 

侯歲穩社會工作

《植物學報》第七屆編輯委員會責任編委,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屆理事,中國細胞生物學會植物器官發生分委員會委員、細胞生物學教學與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植物學會外事處副主任,甘肅省植物學會理事,細胞活動與逆境適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曾擔任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生命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副主席等。 [1] 

侯歲穩教學情況

主講本科生主幹基礎課《細胞生物學》課程,研究生《植物細胞信號轉導專題》、《博士生前沿進展講座——細胞生物學專業》等課程,曾講授研究生《細胞信號轉導進展》和《專業英語》、本科生《細胞信號轉導》和《細胞生物學實驗》。已經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研究生10位、碩士學位研究生54位,指導70餘名本科生畢業論文。 [1] 

侯歲穩科研情況

侯歲穩研究方向

1、植物蛋白磷酸酶1(PP1)的功能。通過遺傳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在國際上首次發現擬南芥蛋白磷酸酶 PP1 調控赤黴素信號轉導、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和光信號通路。磷酸酶TOPP4通過對GA信號通路抑制蛋白DELLA去磷酸化修飾,促進其降解,正調控赤黴素信號通路(PLoS Genetics, 2014);證明TOPP4可以對生長素運輸蛋白PIN1去磷酸化,調控生長素在表皮細胞內外的極性分佈,控制扁平細胞的形態建成(Plant Physiology,2015);發現TOPP4與phyB在紅光下對PIF5進行磷酸化修飾,調節PIF5的降解,參與了植物的光形態建成(Plant Physiology,2016)。深入闡明PP1調控植物生長髮育機理的工作。
2、氣孔發育的分子機理。通過正向和反向遺傳學方法,研究擬南芥、水稻表皮細胞發育圖式和形態建成的內在調控因子和信號轉導機制,已經克隆到多個參與氣孔及表皮細胞形態建成的基因。發現植物甾醇早期合成途徑調控氣孔系細胞的命運維持和決定,參與氣孔的圖式發育(Plant Journal,2013);發現RNA聚合酶II的亞基NRPB3、NRPB2對於氣孔圖式和分化是非常重要的,NRPB3通過與FAMA和ICE1直接作用,扮演了氣孔圖式發育過程中轉錄因子信號接受器的角色,這一策略與肌肉細胞的發育機理類似(Development,2016)。主要開展單子葉植物(水稻和玉米)氣孔發育機理的研究。

侯歲穩項目成果

主持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2項科技部“973”計劃項目、4項農業部轉基因專項,主持2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甘肅省生物技術專項等。

侯歲穩所獲榮譽

  1.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6年)
  2. 蘭州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16年)
  3. 甘肅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15年)
  4.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年)
  5. 甘肅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年)
  6.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6年)
  7. 蘭州大學隆基中青年教師教學骨幹獎(2009年)
  8. 蘭州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2007年)
  9. 蘭州大學第二屆“教學新秀獎”(2000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