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依潘龍

鎖定
依潘龍(學名Epanterias)是種巨型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提通階,年代為1億4680萬年前的侏羅紀末期。是第二大的異特龍科恐龍,也是侏羅紀體型第三大的食肉恐龍,體型僅小於蠻龍屬和食蜥王龍屬。被認為是侏羅紀末期提通階的頂級掠食者。根據唯一的標本表明,依潘龍長12米,體重6.5噸,臀高3.5米。
中文學名
依潘龍
拉丁學名
Epanteria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蜥臀目
亞    目
獸腳亞目
異特龍科
依潘龍屬
合依潘龍(模式種)
分佈區域
美國
時    期
侏羅紀晚期的提通階
命名人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生存時代
1.468億年前晚侏羅紀
生存年代
侏羅紀末期提通階
特    徵
腦袋和前肢中等大小,身材中等

依潘龍基本信息

中文名:依潘龍
拉於學名:EPANTERIAS
體長:約12米
體重:約7噸
食性:肉食
生話年代:侏羅紀晚期
化石發現地:美國 [1] 

依潘龍簡介

依潘龍模型 依潘龍模型
依潘龍(學名:Epanterias)是種巨型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提通階。依潘龍是由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在1878年命名,模式種是合依潘龍(E. amplexus),體長12米,體重7噸,是第二大的異特龍科,僅次於食蜥王龍的14米,8.2噸。

依潘龍捕食能力

依潘龍的身形魁梧,後肢粗壯,可以快速奔跑。長而粗的尾巴可在奔跑時保持身體平衡。它們的前肢上長有利爪,能夠輕鬆地抓住獵物。嘴中鋒利的牙齒能夠幫助依潘龍撕咬獵物。憑藉這些捕食優勢,依潘龍成為其所在地區的頂級獵食者 [2] 

依潘龍化石發現

依潘龍的化石發現於科羅拉多州莫里遜組,年代是1.468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化石(編號AMNH 5767)包含三節部分脊椎、一個鳥喙骨、以及一個蹠骨。科普最初認為依潘龍是種蜥腳下目恐龍,依潘龍後來被改歸類於獸腳亞目。在1988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將合依潘龍改歸到異特龍屬內,成為合異特龍(A. amplexus);甚至有科學家提出,這個化石其實是脆弱異特龍(A. fragilis)的超大型個體。依潘龍因其具大體型而著名,身長估計為12米7噸,臀高3.5米,與小型個體的暴龍一樣大。依潘龍也是侏羅紀最大的食肉龍之一,體型只小於蠻龍和食蜥王龍。
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發現依潘龍的化石來自於莫里遜組的較高地層,而脆弱異特龍的化石來自於較低地層,兩者可能生存於不同時代。但他們也提出依潘龍的正模標本缺少可供鑑定的特徵,因此狀態是個疑名。
伊潘龍的體重下限大小通過7.4米的躍龍推算下限是6500kg,上限估計是7500kg,被認為最可能重7000KG。體重接近大型鯊齒龍科的成員如魁紂龍屬和索倫龍屬。

依潘龍辨認要訣

依潘龍的復原圖 依潘龍的復原圖
腦袋中等大小,身材較大,前肢爪子大小中等偏大。

依潘龍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異特龍科 Allosauridae
屬:
依潘龍屬 Epanterias
Cope, 1878
異特龍想象圖 異特龍想象圖
種:合依潘龍 E. amplexus Cope, 1878 (模式種)
參考資料
  • 1.    北視國出版策劃團隊編,侏羅紀 III,浙江攝影出版社,2016.03,第26頁
  • 2.    崔鍾雷主編,恐龍帝國 恐龍趣聞揭秘,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04,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