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羅里達紅豆杉 

鎖定
佛羅里達紅豆杉(學名:Taxus floridana Nutt. ex Chapm.)是紅豆杉科、紅豆杉屬植物。常綠小灌木或喬木。樹皮呈紫褐色,呈片狀脱落。葉子針狀,扁平,線形,有點鐮刀形,2-2.5釐米長。樹枝排列不規則,長枝的方向通常與樹幹幾乎成直角。球果僅在少數葉腋單獨出現,生於杯狀肉質的假種皮中,肉質假種皮厚10毫米左右。 [2] 
佛羅里達紅豆杉通常生長於海拔15至30米的闊葉林中或潮濕、陰涼的山谷中,喜呈微酸性或中性砂質壤土。僅分佈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北部Liberty縣和Gadsden縣。 [1-3] 
佛羅里達紅豆杉的短葉紫杉細胞系可以利用乙酸鹽合成紫杉醇。紫杉醇能抑制細胞分裂,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抗癌作用,並已用於臨牀。 [4] 
佛羅里達紅豆杉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3.1——極危(CR)。 [3] 
(概述圖參考資料 [1] 
中文名
佛羅里達紅豆杉 
拉丁學名
Taxus floridana Nutt. ex Chap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紅豆杉綱
紅豆杉目
紅豆杉科
紅豆杉屬
佛羅里達紅豆杉 
保護級別
IUCN:極危(CR)
命名者
Nutt. ex Chapm.

佛羅里達紅豆杉 形態特徵

佛羅里達紅豆杉是一種天然的常綠小灌木喬木。成熟時的最大高度通常為8米(最高可達9米),樹徑可達16.5釐米。樹皮呈紫褐色,呈片狀脱落。葉子針狀,扁平,線形,有點鐮刀形,2-2.5釐米長。樹枝排列不規則,長枝的方向通常與樹幹幾乎成直角。球果僅在少數葉腋單獨出現,生於杯狀肉質的假種皮中,肉質假種皮厚10毫米左右。 [2] 
佛羅里達紅豆杉 

佛羅里達紅豆杉 產地生境

佛羅里達紅豆杉通常生長於海拔15至30米的闊葉林中或潮濕、陰涼的山谷中,偶爾也生長在阿帕拉契科拉河(Apalachicola)沿岸的斷崖。喜呈微酸性或中性砂質壤土,但在酸性泥炭沼澤(pH範圍4.2-4.5)也能生長。耐蔭。僅分佈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北部Liberty縣和Gadsden縣,其分佈面積估計為24平方公里。 [1-3] 

佛羅里達紅豆杉 繁殖方法

佛羅里達紅豆杉是雌雄異株的,通過種子繁殖,種子通常需要兩個生長季節才能發芽。佛羅里達紅豆杉種子需要經過鳥類的消化道才可能發芽。此外,佛羅里達紅豆杉的幼苗通常生長在雌樹下。 [2] 

佛羅里達紅豆杉 主要價值

佛羅里達紅豆杉的短葉紫杉細胞系可以利用乙酸鹽合成紫杉醇。紫杉醇能抑制細胞分裂,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抗癌作用,並已用於臨牀。 [4] 

佛羅里達紅豆杉 保護現狀

佛羅里達紅豆杉 保護級別

  • 佛羅里達紅豆杉被美國佛羅里達州列為瀕危物種。 [3]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3.1——極危(CR)。 [3] 

佛羅里達紅豆杉 物種現狀

幾乎所有的佛羅里達紅豆杉羣都是由成熟的個體組成。雖然他們有種子產生,但在過去二十年中幾乎沒有新的佛羅里達紅豆杉長成(2010年)。在過去的27年裏,對佛羅里達紅豆杉四個亞羣體的研究表明,佛羅里達紅豆杉的成熟個體死亡率高於他們的出生率(Redmond和Winn,2010年)。佛羅里達紅豆杉個體只能通過種子發芽才能存活,幼苗密度可能在每公頃幾百到幾千之間。 [3] 

佛羅里達紅豆杉 瀕危原因

19世紀人們對沼澤森林的砍伐以及20世紀初人們對坡林的選擇性採伐是導致佛羅里達紅豆杉分佈範圍縮小和棲息地破碎化的主要原因(Reinsmith and Foreman 1934年,Kwit 1998年)。佛羅里達紅豆杉面臨的最直接的威脅是缺乏更新。剛發芽的幼苗容易被鹿啃食和摩擦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它會導致幼苗的死亡。由於禁止在保護區內狩獵,在狩獵季節(冬季),佛羅里達紅豆杉分佈區域內的鹿數量增加,從而增加了佛羅里達紅豆杉的生存壓力。 [3] 

佛羅里達紅豆杉 保護措施

佛羅里達州的佛羅里達紅豆杉幾個分佈區被設為保護區,如自然保護協會的阿帕拉契科拉斷崖和峽谷保護區(the Nature Conservancy's Apalachicola Bluffs and Ravines Preserve)以及託雷亞州立公園(the Torreya State Park)。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