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裕城

鎖定
何裕城(1726-1790),字福天,號惺庵,浙江山陰人。何煟次子。清乾隆間以貢生入貲捐道員,歷官山東督糧道、河南河北道、江南河庫道,後升河南、陝西、江西、安徽等省巡撫。何裕城子承父業,每任職一地即整修河道,根除水患,治河功著,亦為清著名的治水專家。他據父親的治河經驗,撰成《全河要旨》一書,後世多參用。 [1] 
本    名
何裕城
福天
惺庵
出生地
浙江山陰
逝世日期
1790年
何裕城,字福天,浙江山陰人,先世籍湖南靖州,清朝大臣,何煟子。自貢生入貲授道員。乾隆四十二年,除山東督糧道。調河南河北道。河溢儀封,大學士高晉蒞工,以裕城從。儀封埽工蟄陷,坐奪官,命留任。四十六年,調江南河庫道。裕城侍煟治河,嘗著全河指要,謂:“治河當節宣並用,不當泥河不兩行之説,偏於節束。”並上書當事,指陳南北岸諸險工。未幾,河決青龍岡,注微山湖,衝運河。
四十七年七月,河東河道總督韓鑅丁憂,青龍岡工未竟,上特命裕城署理。大學士阿桂視工曲家樓,請自蘭陽至商丘別築新堤。裕城奏:“蘭陽新開引河,其上游素稱險要,必須內有重障,外有挑護。大堤後舊有越堤,相去遠,恐不足恃。請向東添築格堤,臨河近溜處加築挑水壩。”上從之。又奏兗州伊家河在運河八閘之西,以分泄運河及瀕湖諸水,應挑展寬深,上命速興工。又奏伊家河興工後,即往河南勘驗引水子溝;仍往來山東、河南督察:上嘉之,並諭曰:“汝若能不自滿而加以勤學,或可繼汝父也。”伊家河工竟,四十八年,賜孔雀翎。是年,青龍岡工竟,請修築運河堤岸,詣濟寧勘估,奏需帑六十四萬有奇,得旨允行。授河南巡撫。以秋審多失出,降三品頂帶,停支養廉。四十九年,運河堤岸工竟,命議敍。師討石峯堡亂回,道河南,裕城佐軍興,復頂帶、養廉。
五十年,調陝西巡撫。朝邑被水,上諭裕城就被水處將淤積泥沙建築河堤。尋奏創建護城堤,下部議行。調江西巡撫,五十二年,奏江西河路二千四百餘裏,請以所獲盜舟改設巡船,上嘉之。又奏豐城鎮平堤中段水勢衝激,不足捍禦,請改建石堤,從之。五十五年,調安徽巡撫。命來京祝八旬萬壽,行次合肥,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