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玉銘

鎖定
何玉銘,男,畢業於南京外國語學院。被譽為當代青年發明家的何玉銘,從部隊轉業到地方,主動放棄政府外事工作,白手起家,自己辦起了民辦科研所。從1990年5月開始,先後獲得20次金獎。他研製的“快餐粥”、“米思奇”系列食品,填補了我國食品行業的兩項空白,並很快風靡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現已轉讓了300多條生產線。這些引進技術的企業,年產值已達3億多元,利税達8000多萬元,為我國糧食轉化增值、粗糧細作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中文名
何玉銘
性    別
國    籍
中國
職    業
企業家
畢業院校
南京外國語學院

目錄

何玉銘簡介

何玉銘,1981年高中畢業後,考入解放軍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畢業後分配到解放軍外援物運辦事處,做業務參謀兼外語翻譯。
1988 年,何玉銘轉業回家鄉,被安排在邢台市計委外事辦工作,這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單位。但何玉銘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志向,不願安安穩穩, 平平靜靜地坐在辦公室裏打發時光,想闖一闖,乾點兒象樣的事業。於是,在戰友們、同事們驚詫的目光和一片嘆惋聲中,何玉銘宣佈了自己的抉擇——放棄公職,在河北邢台開辦一家民辦科研機構——實用技術開發研究所。
創業之初,既無資金,人員,又無場地和科研項目。他東求西湊,籌集了近萬元的費用,又四處奔波,集結起10 幾位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在只有10 幾平方米的小平房裏,開始了他們的科研運動,開始了振興中國科技的宏願。
具體研究什麼呢?從人們的需要出發。現在的人們,最捨不得的是時間,那就想辦法來節省人們的時間吧。熬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經過一次次反覆和失敗,他們終於研製成了方便快餐食品——“快餐粥”。 [1] 

何玉銘成就

何玉銘值得驕傲,僅用兩個多月時間,第一項專利技術“快餐粥”宣佈問世,而是一炮打響,立刻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就連一直是食品加工技術之王的“大上海”也向這位小人物求購,引進了他們的專利。
初戰的喜悦是令人鼓舞和振興的。僅靠輸出“快餐粥”生產技術設備。
何玉銘一年可創產值116 萬元,利税26萬多元。但何玉銘沒有滿足,繼續揚起了拼搏進取的風帆。1990 年元旦,他們研製有的酸、甜、鹹、辣、海鮮、果香,五香等多種風味的“米思奇”方便食品又問世了。它既可以隨手開食,亦可以做多種宴席佳餚,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米思奇”和“快餐粥”這兩項技術獲得了專利。其中“米思奇”在團中央、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國家科協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青年科技成果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並獲省、部、國家級種類大獎15 項。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黑龍江福建新疆等20 多個省市自治區的60個企業引進了何玉銘的技術。這些企業每年可為國家創產值近2 個憶,利税7 千萬元,安置3000 人就業。何玉銘説:“民辦科研就是為人民服務。”他給所裏定了一個規矩:向老少邊窮地區及瀕臨倒閉的企業轉讓技術時,一律以低於普通價30%的價格出售。兩年多來,僅此一項就少收入近70萬元。
何玉銘“下海”、“鬧海”玩得夠漂亮,夠風采,夠灑脱的。可他是憑什麼獲得這一切呢? [2] 
論技術,他是搞外語的,對食品只有享用的特長,拿來東西能往嘴裏放,並沒有什麼內行的本事。
論地位,象他這樣的機關幹部,轉業幹事,到處都是,隨便就能抓出幾個來。
論關係,到地方的時間不長,雖然算是回老家,但畢竟離開七年多了,許多地方不熟悉,門子、路子是很有限的。
結論只有一個,就是憑他在軍營造就的某些優勢,就是憑他在人生舞台積極進取、不甘落後,欲有所為的精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