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映柳

鎖定
何映柳,字麟山,號毓載,廣東興寧石馬鎮人,乾隆六年(1741年)中舉人,乾隆七年(1742)中進士,歷任雲南省臨安府通海縣縣令、普洱府寧洱縣知縣、四川省保寧府劍州刺史等職。 [4] 
全    名
何映柳
麟山
毓載
所處時代
乾隆年間
出生日期
1715年
逝世日期
1779年
籍    貫
廣東興寧石馬鎮

何映柳人物生平

何映柳(1715-1779),字麟山,號毓載,廣東興寧縣石馬人,生於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終年65歲。乾隆七年壬戌歲考取進士,殿試中第三甲第七十二名;回家後,接連在長樂(今五華)、興寧兩縣教讀,經時八年。直至乾隆十六年辛未歲二月進京,赴天安門掣籤,掣得雲南省臨安府通海縣,四月出京,十一月抵通海之次日即上任。在任三年,竭全力以鋤奸懲惡,興利除弊,受到百姓普遍頌揚。早在乾隆十九年十月未滿任時,知府龍廷楝就逾格薦舉,因到任三年而未準。乾隆二十年乙亥歲九月,調普洱府寧洱縣。當地布政使趙城對其非常器重,於其離任時,仿古代趙齊州(趙軌在隋文帝時為齊州別駕,居官清正,隋書循吏傳論曰: “趙軌秩滿,酌水餞離,清矣!”)故事,以水當酒為其餞行,蓋讚揚其為官清白似水也。同年十月,他到達寧洱縣上任。該縣為普洱府首縣,頗難治理,狡黠官吏常與奸詐衙役互相勾結,作奸犯科,為非作歹,訛詐勒索,無惡不作。何映柳到任後,每天肅坐公堂,遇有投訴者前來,立即審明是非曲直,判決處理,絕不拖延。每次他因公下鄉,儘量減少隨從,自備用費,既不耗公帑,又不擾人民,羣眾忘卻其為大老爺,視之如父母。寧洱產銀礦,當映柳在任時,有某鉅商曾一再行賄申請投資開採,將均未批准。某鉅商乃進一步買通某大官員以脅之,映柳對此壓力亦不為動。所謂某大官員也者,卒亦無如之何,終不敢與映柳抗。迨何映柳離任後數年,礦山附近人民因反對開礦之故,竟發生械鬥,結果釀成大禍,雙方死亡枕藉,足證映柳此事,大有先見之明。由於他在通海、寧洱兩任,愛民若赤,清風兩袖,且先後曾記錄、記功、記大功若干次,政績卓著,有口皆碑,遂擢升為四川省保寧府劍州刺史。於乾隆二十五年七月離珩滇進京,十一月到達,十二月在內城瀛台引見,月底出京,次年二月到達劍州上任。劍州地區曠闊,道路險阻,讀書人雖多,遠不比雲南百姓醇良。是年七月底,他報請回家終養,奉準後,於八月中旬交印回家,依舊以教讀為業,一心作育人才,重度清寒生活。總結映柳居官十載,從未攜帶眷屬,不追求個人享樂,與百姓同甘苦,確不愧為清官廉吏。
友人某嘗以《討蚊橄》一文進,映柳閲後不禁大笑。是夜他夢蚊子前來申訴,醒後乃作《述夢中蚊者言》一文。 借蚊者之口,言財者乃人之血,謀人之財者,食人之血也、。被謀財者,不僅一家受到飢寒疾苦,即其兄弟叔侄親戚朋友,均連帶受累,其罪之大,顯而易見。官乃士之優者,且食君之祿,小吏之祿百而千,大吏之祿千而萬,非不能以事父母畜妻子,層憲既不拏辦貪官污吏,且不思濟民反而護官,升黜從心所欲,賄賂之風盛行,上至督撫司道,莫不皆然。下屬則侵吞國課,魚肉鄉民,不分是非曲直,惟以金錢是視,甚至以姦淫搶掠等虛詞,藉端勒索,詐取錢財,使富室良民,幾無寧歲!且俸祿之外,更取百取千,取萬取億,雖宣城太守化虎食人,亦不是過也,豈止食血而已哉!吾儕(蚊自稱)聚族而居,類皆飲乎露水,甚則飲乎豬牛,而飲人之血者,固萬中之一也,且竊食於黑夜,未白日之強吞,亦一滴之無多,而未及於脛髓,與若官之橫徵暴斂,強取豪奪,又何如耶?一一雖僅寥寥百數十字,然對清朝官吏之貪污腐敗,已躍然紙上。
何映柳辭官在家終養期間,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後,一連六年,旱魅為災,收成鋭減,谷價漲至每石銅錢一千五百文(制錢一千文合紋銀七錢二分)以上,尤以己丑年為甚,竟漲至二千八百文,僅次於乾隆十三年(1748)之三千文,餓死者不在少數,鬻兒賣女者甚多。映柳因賦《勤儉詩》一首,以勸化大眾。詩云:“煮飯何如煮粥香?勸君忍耐度饑荒!一餐分作三餐煮,四月勻開五月糧。貴客臨門茶當酒,親朋到舍菜和湯。大家莫嫌詩句淺,要知人間歲月長!”此詩不脛而走,遠近周知,社會風氣為之一變,民情逐漸安定下來。
興寧縣知縣唐仕瑾深慕映柳之為官清廉,及其道德學問,卻無緣會面聆教,特肅函致禮,派員專往石馬長沙徑,恭請他來縣傾談,受到非常隆重之款待。後人有以徐墀、陳蕃相比者,斯又未免過甚!興寧知縣仲振履撰贈何映柳像贊曰:畫不盡籛鏗雅量,贊不了汾陽善狀,披圖燦燦玉流光!福彌廣,德無尚,邦之彥兮鄉之望!啓期雅度春風暢,伏勝華容秋月朗,耆英會上樂徜徉!老益壯,氣尤旺,陸地神仙山宰相。 [4] 

何映柳史料記載

《咸豐興寧縣誌人物傳略》記載
何映柳,字毓載,號麟山。乾隆辛酉舉於鄉,明年成進士,授雲南通海令。釐奸剔弊,卓有循聲,邑布政使趙城雅重之,將行為彷趙齊州故事酌水以?。調寧洱令,寧為普洱首邑,號難,治黠胥蠹,役因緣為奸,柳至,革供張,懲勒索,日坐堂皇以待訟者,至則隱判之,一時牘無留滯。每公事下鄉,簡傔從,備資斧,民幾忘為長官之勘驗者。課最,擢劍州知州,抵任數月,以父耄乞歸。先是,寧洱多銀礦,鉅商某數請採,柳不可,某故大力者驅大吏挾之,而柳執愈力,謂礦課未興,民怨將作,大不便,大吏亦無如何,卒從柳議。及柳歸,數年礦地叛,詢其故,果為採者激,人方服柳有先見也。為人嚴毅方正,人不敢幹以私。致政家居,色養娛親,終年不入城市。屬婦家失牛,訴於縣,未理,婦家知令素重柳,欲得一言為囑,柳固辭,卒計其值而厚賞之。?縣唐公仕謹慕柳賢,不得見,乃具書幣,肅使者三往迎之,至有室非言氏榻設陳蕃之語,其為人所重,類如此。又清苦自厲,釋褐十年,不攜妻室,皂綈繩菲,如訓蒙叟然。篤於風義,於平生師友,??不忘。業師何遂,貧士也,年八十,以明經選鐸始興,柳資之行,且親護送之,時人多其義。年六十八,卒於家。 [2] 

何映柳軼事典故

何映柳,字毓載,號麟山,廣東興寧石馬鎮人,乾隆六年(1741年)中了舉人,第二年接連中了進士,出任雲南省臨安府通海縣的縣令。他到任後,懲辦奸邪,革除弊害,政績卓著,受到人們的稱頌。當地的布政使(總督、巡撫的屬官)趙城很看重他,當他離任前,趙城信照古代趙趙齊州的故事(趙齊州、名軌、隋文商明,為齊州別駕,為官清正。《隋書、循吏傳》論曰,趙軌秩滿,酌水錢離,清矣?)以水當酒,給他餞行,讚揚他為官清白似水,後調寧洱縣令。寧洱是普洱府,是有名的難治的縣,狡黠的官吏和姦詐的衙役,互相勾結、為非作歹,映柳到任後,每天嚴肅地坐在公堂上,等待辦案,一有訴訟人到來投訴時,便隨即審訊判決,一時案桌上沒有拖延未決的案卷。每逢因公下鄉,映柳儘量減少隨行人員,並自己帶了用費,不打擾人民。人民幾乎忘記他原是一個下鄉來勘驗案情的長官。由於他政績卓著,提升為劍州吏(即知州),。到劍州上任幾個月後,因父親年老,請準辭官歸家。
寧洱有豐富的銀礦,映柳在寧洱擔任縣令時,有某姓大商人,屢次呈請準他投資開採,映柳不答應,那個商人是有相當勢力的,買通一位大官要脅映柳,映柳更加堅決拒絕。他説,礦業還沒有興辦,人們聽到開礦的風聲便埋怨起來了,實在大不方便。那位大官也無可奈何,終於聽從映柳的意見。映柳辭官回家幾年後,礦山附近的人便發生叛亂,詢問他是什麼原因,果然是因為開礦激怒了當地的人民,這時才佩服映柳有先見之明啊。
映柳為人堅毅嚴正,人們不敢私情去請託他,辭官歸家後,對父母十分孝順,長年不到城市,他家屬中有一婦人的牛被賊偷走了,那婦人到縣官那兒去報案,縣官沒有理睬她。那婦人家裏的人知道縣令平素很敬重映柳,想請映柳去向縣令説一説,映柳堅辭不去,但他終於拿出比那牛還要高的價錢去償還給那婦人,當時興寧的縣令唐仕謹仰慕映柳的道德學問,卻沒有機會想見,特地寫了信和準備了禮物和銀元,派使者三次到映柳的家鄉迎接他。映柳到後,受到盛情的款待。有人便議論唐士謹,説他竟好似東漢的陳藩崇敬徐稚一樣,真太過分啊(陳藩擔任豫州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唯獨給徐稚專設一張大椅、徐稚到來恭迎他坐,徐稚走後,又把大椅懸掛起來不給別人坐)映柳就是像這樣的被人敬重。
映柳為人,生活十分儉樸,清貧刻苦,嚴以律己。他在外做了十年官,從沒有攜帶家眷,經常穿粗布黑衣,着草鞋,好像一個教蒙館的老頭兒,但他對風教道義,卻十分重視,對生平交遊的老師、朋友、念念不忘。給他授業的老師何遂,是一個貧寒的讀書人,八十歲了,以歲貢生被派擔任廣東始興縣的訓導,映柳給他親自籌辦旅費,並護送他赴任。當時的人都十分欽佩重視情義。六十五歲時,在家逝世。 [1] 
劍州上京赴考時,餐餐都用個鹹蛋下飯。原來,這個鹹蛋是他起程時,母親送給他的,他為了不讓同伴看輕,吃完鹹蛋後,又買回南乳灌進殼內,充作新蛋,一路都是這樣。俗話説:“有志者事竟成”,何劍州這次科考,果然中了進士。
何劍州衣錦還鄉後,把家鄉的斷木橋改建為一座堅固的石橋,這橋至今還在。他還題了一首詩,勉勵鄉親勤儉度日:
煮飯不如煮粥香,勸君忍耐度饑荒。
二餐分作三餐吃,四月均開五月糧。
貴客臨門茶當酒,親朋到舍菜和湯。
莫嫌詩句抄來俗,深念人生歲月長。
這首詩淺白如話,至今還為鄉人傳誦。 [3] 

何映柳親屬成員

祖父:何宗鎮,以孫何映柳,貤贈奉直大夫四川劍州知州,妻劉氏封宜人。 [5] 
父親:何濬明,以子何映柳,封奉直大夫四川劍州知州,妻汪氏封宜人。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