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強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鎖定
何強,1965年12月生,男,博士,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導、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中文名
何強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5年12月
畢業院校
重慶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市政工程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特等獎
發表論文數目
349(截至2019年7月) [1] 
任職院校
重慶大學

何強人物經歷

何強教育經歷

1983.9-1987.7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7.9-1990.5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市政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6.9-2001.12 重慶大學市政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 [2] 

何強工作經歷

1990-1993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工程系助教
1993-1997 重慶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工程學院 講師
1997-2001 重慶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工程學院副教授
2003-至今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0-2018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
2018-至今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8-至今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 [2] 

何強社會兼職

國際水協會士(IWA Fellow)
國際水協(IWA)厭氧處理技術專家組成員
美國水環境聯合會(WEF)成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常務理事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主題專家組成員
第四屆全國高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專家組成員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專家組成員
全國村鎮污水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
小城鎮污水處理技術裝備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重慶市城鎮污水處理技術裝備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重慶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
重慶市海綿城市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重慶高校創新團隊“水污染控制與治理”帶頭人
《給水排水》、《中國給水排水》、《環境工程學報》、《重慶大學學報》、《土木建築與環境工程》等期刊編委 [2] 

何強研究方向

小城鎮污水處理、城市排水管網、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 [2] 

何強學術成果

一、主持的科研項目 [2] 
[1] 技術負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小城鎮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產業化與整裝集成應用(2015ZX07319-001),2015-2019年.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峽水庫典型支流底泥-水-氣系統的碳轉化過程及其驅動機制(51779020),2018-2021年.
[3] 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重慶城區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研究與綜合示範(2012ZX07307,下設2個課題).
[4] 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三峽庫區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研究與綜合示範(2008ZX07315,下設6個課題).
[5] 合作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攻關課題: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保障關鍵技術與示範研究(2001BA604-01).
[6] 主持完成中荷國際合作項目:中國西部小城鎮環境基礎設施經濟適用技術與示範(2003-MOC-NGGP-03).
[7] 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項目:村鎮污水處理技術與設備產業化(2009GJF10033).
[8] 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荷可持續建築綜合技術研究與示範(2008DFA91770).
[9]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曝氣生物濾池生物脱氮過程N2O產生機理及影響機制(51278508).
[10]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污染控制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研究(59978054). [2] 
二、部分學術論文與代表作
(1)論文(發表論文243篇)
[1] X. Huangfu*, C. Ma, R. Huang, Q. He*,等Deposition Kinetics of Colloidal Manganese Dioxide onto Representative Surfac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The Role of Humic Acid and Biomacromolecul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53 (1): 146–156
[2] X. Su, Y. Chen*, Y. Wang, X. Yang, Q. He*, Impacts of chlorothalonil on denitrification and N2O emission in riparian sediments: Microbial metabolism mechanism, Water Research, 2019, 148(1): 188-197
[3] Q. He, L. Kang, X. Sun,等.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assessment of microcystins in the Yulin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8, 347: 184-195
[4] X. Wen, B. Gong, J. Zhou, Q. He*, X. Qing*. Efficient 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fication, 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 (SNAD) system equipped with a real-time dissolved oxygen (DO)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hif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s,Water Research 2017,119:201-211
[5] H. Li,H. Ai,L. Kang,X.Sun,Q. He*.Simultaneous Microcystis Algicidal and Microcystin Degrading Capability by a Single Acinetobacter Bacterial Strain,Environ. Sci. & Technol.,2016. 50(21):11903~11911
(2)出版物及代表著作
[1] 主編全國勘察設計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專業執業資格考試教材《排水工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8年.
[2] 主編《山地城市排水管網結構安全監控預警理論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18年.
[3] 主編《廢水生物處理OUR和HPR測量技術及其應用》,科學出版社,2015年.
[4] 主編《廢水COD組分表徵方法體系構建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12年.
[5] 主編《西部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指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年.
(3)標準和技術指南:
[1] 2018年,主編《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 50/848-2018
[2] 2017年,參編《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範》GB50318-2017
[3] 2017年,參編《污水自然處理工程技術規程》CJJ/T54-2017
[4] 2016年,參編《污廢水生物增強處理降流式反硝化深牀濾池系統工程技術規範》T/CAQI 24-2016.
[5] 2012年,參編《三峽庫區榨菜廢水污染治理技術導則》(渝環發〔2012〕40號)
[6] 2011年,參編《村莊污水處理設施技術規程》(CJJ/T163-2011).
[7] 2011年,參編《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建科 [2011]34號).
[8] 2007年,主編《中國西部小城鎮環境基礎設施技術政策與技術指南》(建辦科函[2008]692號).
(4)發明專利(獲權40餘件)
[1] ZL201510474936.2, 一種可升降的掛壁式硬化河道生態防護帶,第1發明人.
[2] ZL201410477710.3, 一種缺氧生物濾池反硝化同步除磷脱氮深度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第1發明人.
[3] ZL 201410334905.2,建築小區下墊面雨水徑流處理系統,第1發明人.
[4] ZL 201410712237.2,一種河流淤泥探測裝置,第1發明人.
[5] ZL 201110021745.2,一種嚗氣生物濾池設備,第1發明人.
[6] ZL 201110308668.9,一種針對山地城市面源污染進行源頭或傳輸過程調控的系統,第1發明人.
[7] ZL 201010173853.7,一種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與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設備及方法,第1發明人.
[8] ZL 200910104618.1,一種間歇流/連續流交替運行的污水處理反應器,第1發明人.
[9] ZL 200910104617.7,一種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高效組合式厭氧生物處理系統,第1發明人.
[10] ZL 200510020288,內循環污泥濃縮消化一體化反應器,第1發明人. [2] 
三、參與的國際與國內會議情況 [2] 
[1] 2017年,國際水協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source Recover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and Operation,會議主席
[2] 2018年,第13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分論壇主持.
[3] 2019年,2019 AUSTRALIA–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Commercialisation and Innovation Forum,生態環境分論壇主席
[4] 2016年,發展中國家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國際研討會,大會報告.
[5] 2015年,第10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特邀報告.

何強獲獎記錄

獲省部級(含行業)科技和教學獎10餘項,代表性獲獎與榮譽如下:
[1] 2017年度,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特等獎:三峽水庫城鎮水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第一完成人(2017-T-0101).
[2] 2014年度,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山地城市排水管網安全技術與應用,第一完成人(2014-2-2601).
[3] 2009年度,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西部小城鎮環境基礎設施經濟適用技術識別、集成與示範.第一完成人.(2009-1-0101)
[4] 2009年度,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小城鎮污水處理經濟適用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第一完成人(2009-J-2-03-R01).
[5] 2009年度,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三等獎:依託重點實驗室建設,提高本科創新實驗教學水平.第一完成人(20093003(5-1)).
[6] 2013年度,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7] 2011年度,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8] 2012年度,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一五科技創新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9] 2016年度,獲“中國水業人物-教學與科研貢獻獎”.
[10] 2008年度,重慶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 [2] 
參考資料
  • 1.    何強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07-16]
  • 2.    何強簡介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2019-03-12[引用日期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