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何市鎮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
- 面 積
- 70.6 km²
- 政府駐地
- 何市鎮何家場社區139號
- 人口數量
- 5.3 萬
何市鎮歷史沿革
編輯何市鎮原何市鎮
何市地區在隋唐時期屬和義縣,北宋廢和義縣後正式歸屬富順縣(時為富義監)。
清康熙三十年(1691),富順縣始劃分為四鄉八路,何市地區屬富順縣富義鄉下北路所轄。
清同治五年(1866),富順縣在四鄉八路的基礎上,以鄉場建保,以保轄甲。何市地區以何家場為中心,建何家場保,下轄24甲。
民國元年(1912),何家場保改為何市團。
民國23年(1934),何市團改為何市鄉,鄉公所駐地何家場。
1949年12月富順縣解放,1951年1月民主建政,原何市鄉劃分為何市、白衣、太豐、共和4個小鄉,隸屬三盧區。1952年5月,三盧區政府改稱第四區公所,駐地遷往何家場萬壽宮。
1955年11月,第四區按駐地命名為何市區。何市、白衣兩鄉及太豐鄉部分合併為何市鄉,駐地川主廟,屬何市區,轄12個村;共和鄉及太豐鄉其餘部分合併為共和鄉,駐地賴雅廟,屬何市區,轄8個村。
1956年5月,何市區併入牛佛區,何市、共和2鄉改屬牛佛區。
1958年10月,共和鄉與何市鄉合併為何市人民公社,駐地萬壽宮,公社以下並村改為管區,轄19個管區。
1960年10月,從何市公社分出原共和鄉區域建立永和人民公社,駐地張家祠,後遷賴雅廟,屬牛佛區,轄9個管區。
1961年,富順縣恢復何市區,區公所駐地仍為何家場萬壽宮(何市公社駐地遷川主廟),何市、永和2公社改屬何市區。
1978年4月,富順縣何市區所屬何市、永和、永嘉、鴛鴦、羣樂、新店等6公社劃歸自貢市,屬大安區管轄,同步撤銷何市區建制。
1984年1月,何市、永和2公社改為何市鄉、永和鄉,所轄大隊、生產隊全部恢復為村、組建置。何市鄉政府駐地遷往萬壽宮。
1988年1月,撤銷何市鄉,設立何市鎮。1988年底何市鎮轄12個村1個社區,永和鄉轄7個村。
何市鎮原永嘉鄉
原永嘉鄉區域在隋唐時期屬和義縣,北宋廢和義縣後正式歸屬富順縣(時為富義監)。
清同治五年後,原永嘉鄉區域屬牛佛渡河北保(今牛佛鎮)。
民國元年(1912),牛佛渡河北保改為河北團,原永嘉鄉區域屬河北團。
民國23年(1934),河北團改為河北鄉(後一度與新店鄉併為新河鄉),原永嘉鄉區域屬河北鄉。
1949年解放前,原永嘉鄉區域屬牛佛鎮(今新房村時屬何市鄉)。
1951年1月,原永嘉鄉區域分設永嘉鄉、民安鄉,隸屬第三區(牛佛)。
1955年11月,永嘉、民安、新勝(今為牛佛鎮青年、農科2村)三鄉合併為永嘉鄉,駐地瓦廠,屬牛佛區,轄10個村。
1958年10月,撤永嘉鄉併入牛佛人民公社,屬牛佛區。
1960年10月,從牛佛公社分出衝鋒、戰鬥、有利、紅專、前進、友愛6管區(即原永嘉、民安2鄉區域)建立永嘉人民公社,並從何市公社劃入新房管區(今新房村),永嘉公社駐地瓦廠,屬牛佛區。
1961年,恢復何市區,永嘉公社改屬何市區。
1978年4月,永嘉公社從富順縣劃屬自貢市大安區。
1984年1月,改永嘉公社為永嘉鄉。1988年底,永嘉鄉轄7個村。
何市鎮行政區劃
編輯2019年區劃調整前,何市鎮轄18個村1個社區,原永嘉鄉轄7個村。2020年,何市鎮進行村社區建制調整,調整後,現轄13個村,137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4個居民小組,即:雨山村(永豐、蔡家)、永太村(永太、彭家)、新和村(新民、和平)、五龍村(五四、龍盤)、阮家村(阮家、胡家)、王家村(王家、青槓)、高廟村(高廟、廖家)、黃桷村(黃桷、三和)、十字村(十字、白合)、瓦高村(瓦廠、高家坡)、鐘鼓山村(何家衝、林遠巷)、點燈坳村(蔡家衝、龔家渡)、新房村及何家場社區。户籍總人口5.3萬人。
[8]
何市鎮人口民族
編輯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03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42人,城鎮化率7.5%。另有流動人口134人。總人口中,男性20394人,佔50.5%;女性19990人,佔49.5%;14歲以下4480人,佔11%;15~64歲30654人,佔76%;65歲以上5250人,佔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357人,佔99.94%,有藏族、白族、土家族、彝族等10個民族共27人,佔0.6‰。2011年人口出生率8.02‰,人口死亡率5.69‰,人口自然增長率2.33‰。2017年總人數30334人(2017)。
[3]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13人。
何市鎮地理環境
編輯鎮政府駐地何家場,經緯度為北緯29.23度,東經104.55度,地形屬中淺丘陵地帶,海拔高度在359M-286M之間,幅員面積70.6平方公里,南北寬10公里,東西長9公里,東至牛佛鎮,南鄰新店鎮,西抵三多寨鎮,北接內江市市中區。
何市鎮農業發展
編輯何市有天然的農業資源,土壤肥沃,是自貢糧食和各類經濟作物的盛產區。九九年初,鎮黨委、政府就提出:充分發揮土地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土地增值、農民增收,並根據市場需求,突出“一村一品”特色,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截至年底種植蘿蔔600畝,青菜300畝,青筍400畝,榨菜380畝,花菜450畝,青椒250畝,蔬菜遠銷成都、重慶,供不應求,僅蔬菜產值達300多萬元,九九年末,實現農業總產值1853萬,鄉鎮企業總產值1.86億元,財政收入1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90元。
何市鎮社會事業
編輯何市鎮開發區
位於大牛公路兩側,建設用地2.5平方公里,經近幾年努力,已建成商貿一條街,尚有200畝土地有待開發利用,開發區內宜興辦以農副業、種養殖業為主體的養殖業、肉類加工、冷凍、蔬菜食品釀造、獸藥、飼料、化工、機械、商貿等企業。
何市鎮公益事業
轄區內,安裝有民用天然氣管線及有線電視網絡;一所中心校(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中心學校),二所初中(自貢市第三十四中學校、自貢市大安區永嘉初級中學校),一所小學(自貢市大安區永嘉小學校),歷來教學質量好;有中心衞生院一所,規模大,醫療設備和技術力量雄厚,轄區內駐有市、區企事業單位24個,社會事業發展良好。
何市鎮文化事業
何市鎮第三產業
農貿市場,商賈雲集,交易活躍,逢場天人流量逾5萬人,年商品零售額上億元,餐飲、休閒方便,是大安區郊外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信息窗口。在農貿市場有各色早餐小吃,每逢農曆一、四、七是何市鎮農貿市場趕集的日子,農貿市場將會雲集各地方來的商販,比較熱鬧。有名的是黃氏姐妹早餐亦坐落於何市鎮農貿市場豬肉賣場一側。
何市鎮基礎設施
- 供電供水
為適應民營開發區工業迅速發展的需要,供電局新架設10KV專門供電線路,380V/220V低壓電源,變壓器5台,容量為2500KVA,輻射全區域,可供投資商開發使用。
何市鎮郵政金融
鎮域內設有郵政支局、電信支局,開發區內鋪設有光纖電纜專線和移動通訊基站,現已安裝程控電話400多門,已實現村村通電話,通訊聯絡十分方便快捷。
農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保險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在轄區內設有業務網點,開辦有存、貸、保險等多種業務。
何市鎮政治
編輯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黃 俊 | 黨委書記 |
印家強 | 黨委副書記、鎮長 |
曾 駿 | 黨委委員、人大主席 |
趙榮兵 | 黨委副書記 |
龔 禺 | 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區監察委員會派出何市監察辦公室主任 |
鄒年明 | 鎮黨委政法委員 |
程浠淪 |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鎮長 |
羅 莉 | 鎮黨委組織委員 |
副鎮長 | |
何市鎮交通運輸
編輯太(隆昌太平鎮)大(大梨樹)路(太大公路)貫穿全鎮,成為何市到重慶、瀘州、隆昌、樂山等地的交通幹線。鎮域內,何瓦路、何永路、何新路、何姚路連接周圍鄉鎮,做到了村村通公路。
九八年政府引資150萬元新建了佔地4800平方米的何市客運站和加油站,每天發至牛佛、自貢等地的客車達183班次以上,特別是九九年底,鎮黨委、政府又融資金36萬元,對鎮域內的五條村道再次進行了加寬,路面的維修整治。
何市鎮歷史文化
編輯何市鎮得名由來
何市鎮文物古蹟
何市鎮人文景觀
在“二龍搶寶”中可尋找鹽運東大路上鹽擔子們的足跡;在“柳線牽春”中可讀到豐富多彩的農耕文化;在“天硯留香"中可看到才子之鄉的人文風貌;在“白衣仙境”中可領略人心向善的祥和;在“龍蟠虎踞”中驚訝其兵災人禍;在“蕉林聽雨”中感受天人合一;在“太極成儀”中嘆息宦海沉浮;在“衙沉地底”中覺悟善惡昭彰;在“鳳翅朝天”中呼喚環境保護;在“鑼鼓傳聲”中企盼人世和平;在“龍源聖地“中與恐龍共舞;在“葫蘆遺韻”中同八仙暢遊。
[9]
何市鎮著名人物
編輯黃建明,又名半丁,1968年出生,大安區何市鎮人。著名殘疾人書法家、勵志演説家以及北京交通大學心理教育中心顧問、西部書畫院副院長、HAPPY DAY成員。
[13]
郭述雲,男,1898年10月10日出生,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人(原大安區永和鄉白鴿嘴),烈士。
[14]
何市鎮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自貢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 .四川省民政廳.2019-09-04[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5-2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47頁.
- 4. 祝賀!四川省2020年度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先進鄉鎮、示範村出爐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1-02-20]
- 5. 44個鎮(鄉)、399個村上榜!四川公佈首批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 .四川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4-03]
- 6. 擬認定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公示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9-07]
- 7.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 中央宣傳部 民政部 司法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公佈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10-29]
- 8. 以史明志助發展—何市鎮歷史沿革詳解 地情開發 - 作者:曹龍乾 .自貢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平台 自貢市地方誌辦[引用日期2022-11-24]
- 9. 長灘河上的法海寺橋 作家眼中的鄉村 -何市鎮掠影萬德友《鹽都大地上的65顆明珠》高仁斌編著 編輯方誌雷 .自貢方誌(自貢地方誌辦公室官方賬號)[引用日期2023-02-02]
- 10. 何市鎮 速覽鄉鎮 | 何市鎮 方誌雷 .自貢方誌(自貢地方誌辦公室官方賬號)[引用日期2023-02-02]
- 11. 【鄉村振興·自貢邊界行】欣欣何市 向榮而生 .自貢網[引用日期2023-03-21]
- 12. 自貢人有一種鄉愁叫『趕場』,回老家趕場今天帶你去何市鎮 .大安工會[引用日期2023-05-10]
- 13. 半丁與阿榮 真愛點亮人性天空(圖) - .自貢網 - 在這裏,讀懂鹽都[引用日期2023-05-12]
- 14. 大安區舉行散葬烈士遷葬入園儀式 - .自貢網 - 在這裏,讀懂鹽都[引用日期2023-08-14]
- 15. 機關簡介 - 何市鎮政府領導 .自貢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平台[引用日期2023-08-14]
- 16. 何市賴雅廟,自貢地區民族融合的見證 曹龍乾 .自貢方誌[引用日期2023-09-06]
- 17. 《宋史》中的何市故事 ——千年地名“楊家鋪”見證平叛誓師 曹龍乾 .自貢方誌[引用日期2023-09-0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