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壽田

(民國廣東大埔籍將領)

鎖定
何壽田(1888~1948),號季威,廣東大埔縣湖寮鎮雙坑村人。1906年東渡日本學習。經介紹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後棄學回國, 返回南京投身革命,因戰功榮獲勳章。抗日戰爭期間,曾任國民黨兵工署廣州辦事處主任,因功晉升少將銜。1942年冬回原籍,曾任百侯中學校長,雙坑明德學校校長,大埔縣參議會參議長等職。 [2] 
中文名
何壽田
籍    貫
廣東大埔縣
出生日期
1888年
逝世日期
1948年
人物生平
何壽田,4歲喪父,幼讀史經,進修於汕頭金山中學。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壽田東渡日本就讀成城中學,後經鄒魯介紹入同盟會,轉學到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學期間,承鄒魯電邀回國投身辛亥革命,壽田遂棄學與蕭冠英、廖志人等聯袂返回南京,追隨黃興,在津浦路迎擊清軍張勳部,固宿一役告捷,榮獲勳章。壽田念民國伊始,尤賴工業之振興、兵器之發展,故復渡日本繼續深造,至民國5年(1916)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
回國後,壽田曾一度在樂羣中學(後改名大埔中學)任教,後歷任上海、漢陽、石井兵工廠技佐、技正及處長等職。民國15年春至民國16年夏,他任黃埔軍校光學兵器教官,第四、五、六期炮科學生及軍官隊多曾受其啓迪。民國16~21年,任粵漢鐵路廣韶段機務處長。民國22年,任第一集團軍總部軍械處科長、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兵工署少將視察官、軍政部第十二兵工廠少將副廠長。當時從德、法、英洋行進口大量新式武器,由其主管驗收,他因拒劣質進口,拒同僚分肥,為同僚所忌被排擠,辭職回家。民國24年秋,他應白崇禧誠請,參與柳州兵工廠籌建,至順利投產後離任。
抗日軍興,確保香港連接粵漢鐵路運輸的暢通為當務之急,南京軍方密派方兆鎬赴粵,舉薦壽田出任兵工署廣州辦事處主任,負責國際補給軍需運轉。戰時運輸,日機追擊,漢奸環伺破壞,壽田運籌指揮。後調任西南進口物資運輸經理處總務組副組長。該運輸線經桂林、柳州、昆明至緬甸,間關萬里,艱險重重。民國31年春,日軍堵截滇緬路,他現場指揮運輸,在返回途中翻車,折斷右臂,經幾次手術接骨,均難短時康復。此時,抗日局勢漸進佳境,部分物資改道空運。
壽田功績卓著,獲陸海空甲級二等獎章。與此同時,南京政府選派他為技術代表團(共5人組成)成員,赴美訪問。他一再懇辭,並薦由國內兵工專家同鄉何祖紹遞補。
壽田經常自日本訂購新科技書刊,勤修講義,積書盈舍,樂育人才,師教嚴謹,常以助貧困學子為樂。除軍職外,他還先後出任廣東工專校長、中山大學機械系主任及襄力勤大學、廣雅中學等教職(含兼職)。
壽田於民國31年冬返埔,次年應聘為百侯中學校長,民國33年任雙坑明德學校校長,民國34年秋被推舉為大埔縣參議會參議長,民國36年在家休養,次年病逝,享年60歲。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