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劍

(中國四川籍藝術家)

鎖定
何劍,男,1978年⽣於四川劍閣,200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並獲學士學位,2000-2002年於中國美術學院同等學力研究生班進修,2002年至今任教於四川美術學院,現為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副教授,重慶市工筆畫學會理事。
中文名
何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劍閣
出生日期
1978年6月
畢業院校
四川美術學院
職    業
高校教師、藝術家
代表作品
《午後》
《啊!海鷗》
《手形花瓶》
藝術風格
中國畫

何劍藝術風格

何劍的繪畫創作靈感來自於“以線造型”這一最為古遠且恆久的藝術形式,以及傳統壁畫中斑駁肌理所呈現出的時間的情緒;他的早期作品是將時下的流行圖像進行一種合乎傳統造型的圖像改造,或者説是古代壁畫般的歷史偽造,藉此表達當代人文化心理層面的混雜感受;2006年後何劍開始嘗試表現一些原本就承載着記憶與失落感的歷史物件以及一些與當代人息息相關的空間或場景。獨有的畫面處理讓這些物件或場景籠罩在時光的迷霧之中,何劍希望觀者透過這一表層的“時間的迷霧”去更多的體會畫面背後有關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以及與個人經驗有關的思考。

何劍藝術履歷

何劍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21年
“不甜”-何劍個展,Art+畫廊 [1] 
上海,中國
2018年
“心物之距”-何劍個展,之空間 [2] 
重慶,中國
2012年
“永不消失的電波”-何劍作品展,Richard Koh畫廊
吉隆坡,馬來西亞
2010年
“ 偽裝的歷史”- 何劍作品展,季節畫廊
新加坡
2005年
“塵世”-何劍個展,季節畫廊 [3] 
北京(中國)、新加坡

何劍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21年
“質文代變”-當代水墨的多元表達,大千畫廊
北京,中國
2020年
“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週年特展,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南京,中國
“工在當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東郊記憶展覽館
成都 ,中國
“無語看波瀾·新園林故事”-當代藝術展,滄浪亭
蘇州, 中國
2019年
“共同的神話”-第二屆安仁雙年展主題展,安仁古鎮
成都,中國
“綿延”-中德當代藝術邀請展,陶努斯施泰因現代藝術博物館
陶努斯施泰因,德國
“平行與交織”-閩渝當代藝術邀請展,玄之美術館
福州,中國
2017年
“敍事中國”-香港迴歸20週年藝術展,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中國
2016年
“工在當代”-第十屆中國工筆畫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第17屆孟加拉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家藝術畫廊
達卡,孟加拉
2014年
“在路上”-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中國
“變異”-中國當代水墨大展,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小邏輯”-當代藝術的語言編碼與話語表述,芳草地空間
“工筆新語”-2014新工筆畫邀請展,江蘇美術館
南京,中國
“根脈的現場”-藝術作品展,中國文化中心
倫敦,英國
2013年
“重繪風景”-來自中國和印度的當代藝術 ,韓國國立現當代藝術館
首爾,韓國
2012年
“清境”-新水墨聯展,紅門畫廊
北京,中國
“社會風景”-2012蘇州金雞湖雙年展,巴塞藝術中心
蘇州,中國
2010年
“寒舍秘笈”-兩岸水墨展 ,寒舍空間
台北,中國
2009年
“水色”-當代水墨藝術展 ,今日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7年
“傳承與超越“-四川畫派三十年,中外博藝畫廊
2006年
“自我造局”- 2005中國當代繪畫展 ,證大現代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04年
“少年心氣”-中國新鋭繪畫獎作品展,何香凝美術館
深圳,中國
2001年
“樣板·架上”-首屆成都雙年展新人展,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黃賓虹獎”-中國畫新秀作品展,中國藝術研究院展覽館
北京,中國

何劍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清明之一》
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婚紗之二》
重慶,中國
《與唐人擊鞠圖》
黃賓虹藝術館
金華,中國
《父與子》
上海,中國
《主席台》
新加坡
《午後》
重慶,中國

何劍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圖
作品信息
《刺青之三 》
《刺青之三 》 《刺青之三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200cm×172cm
2008年
《勿忘我 》
《勿忘我 》 《勿忘我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95cm×125cm
2010 年
《那年的海》
《那年的海》 《那年的海》
中國畫顏料,墨,皮宣紙
145cm x 188cm
2011年
《電扇 》
《電扇 》 《電扇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72cm×60cm
2012年
《發言桌之三 》
《發言桌之三 》 《發言桌之三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180cm×150cm
2014年
《香彌山一號 》
《香彌山一號 》 《香彌山一號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145cm×186cm
2014年
《放大的收音機》
《放大的收音機》 《放大的收音機》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120cm X 190cm
2015年
《留聲機 》
《留聲機 》 《留聲機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115cm x 96cm
2015年
《李姥姥的幻覺 》
《李姥姥的幻覺 》 《李姥姥的幻覺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164cm x 200cm
2016年
《手形花瓶 》
《手形花瓶 》 《手形花瓶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96cm×64cm
2018年
《啊!海鷗 》
《啊!海鷗 》 《啊!海鷗 》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79cm×96cm
2018年
《百糕圖(部分)14幅》
《百糕圖(部分)14幅》 《百糕圖(部分)14幅》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每幅尺寸29cmX24.5cm
2020年

何劍人物評價

王春辰(批評家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摘自《文化考古與時間感應——評何劍的繪畫》
何劍作為新一代以水墨為媒介的藝術家,他從中國的古代壁畫、盛唐的人物繪畫典範中去尋找線條、色彩、造型,去感悟前人面對形象塑造時的那份自然、拙樸和不事雕琢。他拒絕那種敷在繪畫上的俗氣——過於操持筆墨帶來的病態的線、髒亂的墨,這是當前的筆墨流弊,多少人食之如甘飴。作為創造,何劍要做的就是不重複那些窠臼、不玩那些筆墨遊戲,而專在中國繪畫的源起上探索,在繪畫性尋找前人的智慧結晶。
何桂彥(批評家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
摘自《異質的鏡像——評何劍的繪畫》
何劍的畫作總給人一種既熟悉又異樣的感受。“熟悉”是因為他所表現的題材多是與當代人休慼相關的生活場景,這些場景有着波德奈爾所説的那種片斷化、零散化的特徵;“異樣”則源於當這些從現實生活中擷取的瞬間生活被藝術家借用傳統壁畫的圖式表現出來時,這些來自真實生活中的圖像便在視覺上產生了某種變異,一切彷彿猶在鏡中,讓人在近距離的體驗中產生陌生和異質的力量。
杜曦雲(批評家 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副館長):
摘自《固化的文化狀況——何劍的當代體驗》
何劍的作品中,各種空間被傳統文化籠罩,同時,很多新的文化信息也交迭出現並擴散着。以封閉為前提,傳統文化經過漫長年月生成、滲透、積澱到文化土壤深處,形成強大的固化力量。但在逐漸開放的當下中國,文化的流動正在擁有越來越大的可能。何劍感受和表達的中國當代文化狀況,在不知不覺中漸變着,雖然非常緩慢。國門已經長期開放後,任何人都無法再度關上。以開放為前提,更符合人性需求的文化,必然被更多的人接受和推動,隨時隨地,不捨晝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