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以中國

(2023年幹超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何以中國》是由幹超執導,國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文物局支持、SMG製作的系列題材紀錄片 [12]  。該片於2023年12月9日在東方衞視播出,12月15日起每週五20:30播出 [9] 
該紀錄片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發現,講述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形成和中華文明創生的故事,以影像溯源歷史、尋脈中華 [10] 
中文名
何以中國
類    型
系列題材紀錄片
出品公司
上海廣播電視台
導    演
幹超
編    劇
周繁文、李新偉
製片人
張顗
集    數
8 集
在線播放平台
百視TV
優酷
愛奇藝
騰訊視頻
bilibili
出品時間
2021年4月22日
首播時間
2023年10月20日
播出頻道
東方衞視

何以中國劇情簡介

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大地山河錦繡,滋養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並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中華文明能延續發展的內在脈絡是什麼?這個文明古國強大的韌性與生命力從何時起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又是怎樣形成的? [10] 

何以中國分集劇情

    第1集

    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漢化育民意,使統一成為中國人歷兩千年而不變的認同。在那個四方攸同的時代裏,人們在山河湖海間努力經營一生,慢慢壘就矗立歷史長河中的文明。依託百年中國考古發現,從湖南里耶古城遺址出土的秦代木方、渤海灣畔的秦代行宮遺址、秦直道遺址、漢代南越國宮苑遺址、海昏侯墓等歷史遺存中,解析史料、透物見人,解碼秦漢王朝統一的歷史進程,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歷史答案。


    第2集

    百年來,依託一代代考古學家的努力,實證了中國一萬年的文化史。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天地間勠力生存。他們製造石器、傳遞火種、埏埴陶器、建築屋舍、發展農業,創造出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結晶。他們一次次走向更遠的遠方,創生出中華文明的深固根系。將觀眾帶回數千年乃至萬年前先民所生活的時代,從定居與農耕文明起源的脈絡出發,展現文明誕生的“搖籃”。


    第3集

    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曾提出,中華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蠟燭,而像滿天星斗”。本集《星斗》即得名於此。這星斗閃耀的時代,各地的人羣彼此認知、交匯凝聚。廟底溝彩陶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尊貴的玉器也在南北之間發生着廣泛傳播。繼《搖籃》之後,《星斗》一集循着時間的脈絡,從彩陶與玉文化出發,探尋中華大地上燦若星斗的古文明。


    第4集

    古國,即遠古之國。距今5000年前後,黃河中下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文明走上了快速的發展道路。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劃定的“古國時代第二階段”,本集紀錄片的故事徐徐展開。這一時期,良渚古國以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探索治理複雜社會的機制,成為東亞最早出現的區域性王權國家。大江大河間的各個區域,也紛紛進入早期國家形態,參與着作為整體的中華文明的構建。


    第5集

    以陶寺、石峁、二里頭為敍事主角,展現循古國時代的萬千氣象、建立夏王朝這一歷史時期的壯闊歷程。中華民族不懼艱難險阻,以不屈不撓的開拓精神,創造照耀時代的物質成就與文化遺產,完成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蝶變,開啓了以銅禮器為核心,政治權力與倫理秩序合一的夏商周三代文明。


    第6集

    一片甲骨驚天下。自1928年開始的殷墟發掘,為我國現代考古學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作為商代晚期都城,殷墟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掘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古代都城遺址,出土了後母戊鼎、婦好鴞尊等許多國寶級的青銅重器。可以説,殷墟發掘開啓了殷商為信史的研究序幕,拓展了甲骨學研究新領域,更鍛鍊和培養了李濟、梁思永、董作賓、郭寶鈞等中國第一代考古學家。


    第7集

    探尋“何以中國”,繞不開一方“何尊”。這件出土於陝西寶雞賈村鎮的西周青銅禮器,高38.8釐米、重14.6公斤,內底鑄有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的記述,是目前看到最早的、以文字書寫的“中國”之名。分封制構建的家國體系、以德配天的政治理念,被寄寓在以鼎、簋為代表的青銅禮器中,物化成為“禮制”。本集紀錄片《家國》聚焦西周時期,從疆域治理、家國體系、族羣融合、禮制確立等視角,回答“何以中國”之問。


    第8集

    天下遠近,小大若一。《天下》一集的敍事脈絡,從東周延續至秦朝。東周數百年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碰撞與融合,中華文明以兼容幷蓄的姿態成為天下視野的軸心。在這樣一個時代裏,經濟與文化蓬勃發展,四方漸為一體,孕育出天下大一統的基石。


參考資料來源 [18-24] 

何以中國幕後製作

何以中國拍攝過程

2021年春天啓動拍攝,總導演幹超帶領團隊跋涉近500天,走過中國230餘個拍攝點位。其中包括西坡、二里頭、陶寺、良渚、石峁等遺址,也有甘肅四角坪遺址、河南宋國故城城牆考古發掘、浙江井頭山遺址二期、山西西吳壁遺址最新發現等尚未公開成果的“考古進行時” [8] 
前期製作 前期製作
2022年2月,《何以中國》導演組和攝製組一行10人驅車來到凌家灘遺址現場進行拍攝 [3]  。12月,該片完成全部紀實拍攝後,進入了影片再現階段。在橫店,攝製組還陸續拍攝了良渚、凌家灘等場景。呈現良渚的祭祀典禮,無論服裝抑或王和王后身上的全套玉器,攝製組都參照文物真實還原、真玉製作。此後,團隊赴甘肅、河北等地考古現場。該片再現部分共還原200多處場景,特製的道具、佈景超1.2萬件,服裝超過8000件/套,每一件、每一處都儘可能按考古細節一一還原 [8]  。攝製組進入中國科學院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拍攝古DNA超淨室取樣過程。從距今約4萬年前的田園洞人腿骨上,古遺傳學家獲取中國第一例古人類古基因組,也是目前為止獲得的東亞最古老的人類基因組 [19] 
《何以中國》共拍攝全國考古遺址、博物館等點位230餘個。創作組梳理學術資料共300多萬字,腳本撰寫字數達40萬字。依據紮實、多學科的考古研究成果,在歷史場景拍攝階段共復原敍事場景220處、服裝2268套、飾品1500件、道具3600餘件 [12] 

何以中國製作團隊

《何以中國》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國家文物局擔任指導單位,上海廣播電視台東方衞視、百視TV共同投資拍攝,填海影業承製。 [1]  該片由國家文物局擔任指導單位,中國考古學界泰斗嚴文明擔任節目總顧問,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嶺擔任學術總製片人,幹超擔任總導演。還邀請到諸多優秀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重要遺址考古隊隊長加盟組成專家團隊,實現了秦漢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領域的最強專家集結 [2] 

何以中國主創團隊

總策劃
李羣、趙嘉鳴
總顧問
周慧琳、胡勁軍
總指導
關強、陸進
出品人
沈軍、宗炯明
總統籌
閆亞林、鄧超、方世忠
總監製
金瑞國、王磊卿、黃凱
總導演
幹超
總製片人
張顗
總撰稿
周繁文、李新偉
執行總導演
魏國歌、王凱
美術指導
蘭志強
造型指導
王海婷
藝術指導
周洪波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28] 

何以中國幕後花絮

  • 攝製組邀請考古學家吳衞紅、張小雷,通過考古挖掘時的詳細現場記錄和反覆擺放分析,復原當時複雜又嚴格的禮俗 [20] 
  • 《何以中國》總導演幹超表示,去殷墟做前期調研時,碰到考古學家在進行現場挖掘 [23] 
  • 紀錄片造型指導王海婷表示,總共為這部紀錄片設計了2000多套造型,從舊石器時代到秦漢王朝,片中人物時間跨度超過4萬年 [25] 

何以中國獲獎紀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類型
獲獎方
2022年4月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1—2025年“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
入選
《何以中國》 [5] 
2022年3月
2022年廣播電視重點節目
入選
《何以中國》 [4] 
2024年3月
2023年第四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獲獎
《何以中國》 [14] 
2024年3月
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大學生賞析推薦作品
獲獎
《何以中國》 [15] 
2024年3月
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
獲評
《何以中國》 [16] 

何以中國發行信息

何以中國宣傳活動

2021年4月22日,《何以中國》項目發佈會暨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1]  。2022年9月28日,《何以中國》拿出一些珍貴的獨家影像資料,以特別節目的方式在東方衞視播出 [6]  。2022年11月14日,大型考古紀錄片《何以中國》首支宣傳短片《文物正在講述何以中國》,由上海廣播電視台隆重推出 [7]  。2023年12月9日上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發佈暨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開播儀式在北京舉行 [13] 

何以中國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播出平台
2023年12月9日
東方衞視
百視TV
優酷
愛奇藝
騰訊視頻
bilibili
2023年12月15日
東方衞視 [11] 

何以中國作品評價

《何以中國》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發現,以縱向時間為線索,以中國考古人為師,以百年中國考古的豐碩成果為依託,以嚴謹生動的方式展現了歷史之美 [17] (洛陽網評)
作為一部“考古寫史”的紀錄片,《何以中國》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發現,從歷史的長鏡頭中探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壯大的客觀規律和內生動力,這也點燃了觀眾們學習歷史的熱情 [26] (《新民晚報》評)
紀錄片《何以中國》也正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生動呈現,紀錄片從秦漢開始,一路追溯,直至舊、新時期時代之交,隨後又順着歷史的河流而下,直至家國天下。通過探源中華文明,人們從中看到的是一個豐盈充實的華夏,它從未被王朝的更迭割裂過,它如同長江黃河一般,一路奔湧,直至今天 [27] (《海南日報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