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低鉀性週期性麻痹

鎖定
低鉀性週期性麻痹,是一種嚴重的肌肉疾病,是週期性麻痹是以週期性發作的弛緩性癱瘓為特點的肌肉疾病。
中文名
低鉀性週期性麻痹
定    義
週期性發作的弛緩性癱瘓
類    型
肌肉疾病
併發症
鉀離子代謝異常

低鉀性週期性麻痹詳細信息

週期性麻痹是以週期性發作的弛緩性癱瘓為特點的肌肉疾病,多數伴有鉀離子代謝異常,以低鉀性週期性麻痹為最常見,病人常突然發作,故在內科急診經常遇到。本病通常在青壯年起病,男性多發,4~9月為高發期。發病前可有飽餐、劇烈運動、酗酒、外傷、感染、嘔吐及腹瀉等誘因。發作初可有口渴、出汗、肢體痠痛、感覺異常等症狀,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來時發病。肢體痠痛常常自下肢開始,逐步向上,並累及上肢,兩側對稱,近端重於遠端,在數小時內癱瘓達到高峯。發作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嚴重的低鉀會造成肢體癱軟,不能翻身,嚴重的可因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心律失常、心臟停搏等。

低鉀性週期性麻痹臨牀表現

1.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20~40歲為多,男多於女。
2.過量進食碳水化合物、劇烈運動後、感染、創傷、情緒激動、月經、受涼等均可誘發。
3.發病前可有肢體酸脹、脹痛、麻木、煩渴、多汗、少尿、面色潮紅和恐懼等前驅症狀,有人提出,此時如稍活動可能抑制其發作。
4.一般在夜間入睡後或清晨轉醒時發生麻痹,表現為四肢軟癱,肌張力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頭面部肌肉少侵犯。
5.症狀常於數小時達高峯,肌無力則多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6.發病期間,患者可有心率變慢、早搏和血壓升高等,可以完全恢復。
7.部分病人在肌力恢復時伴多尿、大汗以及麻痹的肌肉痠痛與僵硬。

低鉀性週期性麻痹治療

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人體一旦缺鉀,不僅精力和體力下降,而且耐熱能力也會降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四肢痠軟無力,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肌肉系統的鬆弛軟癱,尤以下肢最為明顯,稱為缺鉀軟癱。嚴重時還會導致人體內酸鹼平衡失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且伴有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如胸悶、心悸,甚至可出現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難。
人體大量出汗後,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鹽水,防止血鉀過分降低。有些人為了讓自己少出汗而過量地飲用鹽開水,這樣做又容易加重心臟負擔,使體內鉀、鈉平衡失調。而適當補充鉀元素則有利於改善體內鉀、鈉平衡,既可以防止血壓上升又可以防止血壓過低。
鉀元素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以下介紹幾則含鉀較多的食物:
.肉類--有瘦豬肉、豬肝、豬腰、豬肚、肉鬆、鹹肉、羊肉、雞肉、魚、乾貝、蝦米等。
糧食--以蕎麥、玉米、紅薯、大豆等含鉀元素較高。還有黃豆、青豆、黑豆、赤豆、綠豆、豌豆、蠶豆等。
.水果--以香蕉含鉀元素最高。
3.蔬菜--以菠菜、莧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葱、青蒜、萵苣、土豆、山藥、鮮豌豆、毛豆等含鉀元素較高。還有花生、蓮子、百合、慈菇、竹筍、蘑菇、榨菜、白菜等
海藻類--每百克紫菜含鉀1640毫克,是含鈉的175倍;海帶含鉀是含鈉的22倍,因此,紫菜湯、紫菜蒸魚、紫菜肉丸、涼拌海帶絲海帶燉肉等都是夏季補鉀菜餚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