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低密度膽固醇

鎖定
低密度膽固醇(LDL-c)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膽固醇,它可反映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將膽固醇轉運到肝外組織細胞,滿足它們對膽固醇的需要。同時也是所有血漿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脂蛋白。
中文名
低密度膽固醇
外文名
LDL-c
作    用
反映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
導致結果
動脈硬化
定    義
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膽固醇
來    源
動物性食物等

低密度膽固醇背景介紹

在人體中,脂類物質主要分為兩大類。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是體內的一種主要能量來源;另一類叫類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約佔體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種叫膽固醇。膽固醇又稱膽甾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膽固醇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與脂肪類似,不溶於水,易溶於乙醚、氯仿等溶劑。膽固醇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1] 

低密度膽固醇定義

低密度膽固醇實際上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膽固醇,它可反映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低密度脂蛋白是由中間密度脂蛋白在肝臟內轉化而來的,肝臟也可直接合成、分泌少量低密度膽固醇。它的主要功能是將膽固醇轉運到肝外組織細胞,滿足它們對膽固醇的需要。低密度脂蛋白是所有血清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動脈粥樣化性脂蛋白。 [2] 

低密度膽固醇分佈

膽固醇在大腦、脊髓、神經系統和肌肉中廣泛存在。膽固醇在人體內的分佈極不均勻,腦和神經組織中含量較高,其次為腎、脾、皮膚和肝。腺體組織的膽固醇含量一般比骨骼肌高。全身膽固醇總量(約140克)的1/4存在於腦和神經組織內,其中20%在大腦,33%在神經系統,25%在肌肉,餘下的分佈在內臟器官的血液中。每100克組織中約含膽固醇2克(2%);腎、脾、皮膚和肝、小腸黏膜等內臟,以及脂肪組織中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達0.2%~0.5%;肌肉組織中膽固醇含量較少,佔0.1%~0.2%;骨質中含量最少,僅佔0.01% [2] 

低密度膽固醇來源

(1)膳食攝入:許多動物性食物中含有膽固醇,某些器官的含量還相當高,如動物的大腦、腎臟、肝臟、肺、脂肪、蛋黃、蟹黃、蝦子子等。一般每人每天從膳食中吸收500~800亳克的膽固醇 [2] 
(2)自身合成:人體除大腦外,大部分組織都有合成膽固醇能力,尤其是肝臟,佔全身膽固醇合成總量的70%~80%。其次是小腸,約佔10%,皮膚、腎上腺皮質、性腺等也是膽固醇合成重要場所,腦合成膽固醇的能力很低。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成膽固醇的原料。人體每天可合成1000~2000毫克膽固醇。攝入量高時,合成量就低,而攝入量低時,合成量就高。多餘的膽固醇將轉變成膽汁酸,隨尿液和糞便排出體外。體內膽固醇主要是機體內源合成的,比普通膳食條件下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量高 [2] 
由此可見,人體內膽固醇的來源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外源性膽固醇來自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內源性膽固醇是由人體自身合成 [2] 

低密度膽固醇影響因素

膽固醇異常升高,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常見的原因以下幾點 [2] 
(1)家族性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高。
(2)攝入的食物中膽固醇或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3)體重增加。
(4)年齡增長。隨着年齡的增長,代謝減緩,脂質開始堆積。
(5)絕經後婦女。在45~50歲前,女性的血膽固醇低於男性,50歲後則會高於男性。這種絕經後膽固醇水平升高很可能是由於體雌激素減少所致。
(6)不良的生活習慣。
(7)精神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狀態。
(8)大量的飲酒、吸煙等 [2] 
參考資料
  • 1.    範虹.《360度家庭自療全方案叢書 高脂血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07
  • 2.    餘武英.《在家輕鬆防治高脂血症》.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