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似是而非

(漢語成語)

鎖定
似是而非(拼音:sì shì ér fēi)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莊周莊子·山木》。 [2] 
似是而非指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2]  多用於形容相似而不同但又容易被混淆的事物。 [4]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中文名
似是而非
拼    音
sì shì ér fēi
近義詞
以假亂真、張冠李戴
反義詞
天經地義、不刊之論
出    處
莊子·山木》
注音字母
ㄙˋ ㄕㄧˋ ㄦˊ ㄈㄟ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似是而非成語出處

戰國·莊周《莊子·山木》:“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 [2]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似是而非”。 [2] 

似是而非成語故事

西門豹是戰國時魏國人,魏文侯時為鄴令。西門豹上任之前,向魏文侯告別。文侯對他説:“去吧,祝你成功,也祝你成名。” [3] 
西門豹問道:“成就功名有什麼方法嗎?”魏文侯説:“有。到一個地方去做那裏的地方官,首先就要尊重當地的年老長輩,聽取賢良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把他們當作老師一樣來看待……” [3] 
魏文侯接着説:“還要注意聽取不愛恭維、專愛批評的那些人的意見,仔細考察他的意見是否正確。因為好人和壞人、善意和惡意、正確和錯誤,有時是不容易辨別的呀!”西門豹覺得魏王説得非常有理,不住點頭稱是。 [3] 
魏文侯朗聲笑着説:“我剛才説的話,道理都很淺顯,但要做到卻不容易。尤其重要的是有很多東西是形狀相類而實質不同的,就更不容易辨別了……” [3] 
魏文侯見西門豹面露困惑之色,便打比方説:“比如莠草的幼苗很像禾稻,毛色黃的黧牛就像老虎,一根白骨有時會被當作象牙,一塊碔趺石(似玉的美石)有時會被當作白玉,這都叫作似是而非。要辨別真偽,就要細細考察。” [3] 
西門豹牢記魏文侯的教誨,在治鄴期間,破除當地“河伯娶婦”的迷信,並開鑿水渠十二條,引漳河水灌溉,發展農業生產。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把“引漳十二渠”命名為“西門豹渠”。 [3] 

似是而非成語寓意

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許多表面上看似乎是這個東西而實質上並不是這個東西。狗肉羊肉表面上看差不多,於是乎有人就幹起了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但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在關乎人格和立場問題上應當做到是非分明。如果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好壞無別、榮恥不辨,就會導致信仰迷失、公信倒塌、誠信缺失。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一種社會逆流的洶湧,最終會形成政亂、民危的亂世。 [3]  [4] 

似是而非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似是而非”指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2]  多用於形容相似而不同但又容易被混淆的事物。 [4]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 運用示例
東漢·賈誼《新書·數寧》:“及秦始皇帝似是而卒非也,終於無狀。” [2]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章帝紀》:“夫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則悦耳,論之陰陽則傷化。” [2] 
現代·葉聖陶《雙影》:“彼此似是而非地打個招呼,説些‘你來了’‘吃過飯了’之類的短話以外,就沉默了。” [2] 
參考資料
  • 1.    似是而非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06]
  • 2.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1027
  • 3.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770-771
  • 4.    高坊清編著. 《戰國策》七彩人生[M]. 北京:現代出版社, 2015.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