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伏兵

(詞語)

鎖定
伏兵,漢語詞語,拼音是fú bīng,釋義:暗中隱藏埋伏的軍隊。 [1] 
中文名
伏兵
拼    音
fú bīng
釋    義
戰前潛伏的軍隊
出    處
《出塞曲》

目錄

伏兵釋義

戰前潛伏的軍隊 [1]  ;埋伏下來伺機攻擊敵人的軍隊。

伏兵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缻渡軍,襲安邑。” [2] 

伏兵例句

唐·於鵠出塞曲》:“逢著降胡説,陰山有伏兵。”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方才聚集殘兵,正欲埋鍋造飯,只聽得四圍喊聲,徐榮伏兵盡出。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操若來,誘之入城,四門放火,外設伏兵。
明·王鐸《送袁環中(袁可立子)郎中奉使寧遠餉軍序》:“設伏兵疑使,彼不敢逐水草西窺,朔方庶幾邊境少事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將軍畏晉如此,吾當先行。如有伏兵,吾自當之。”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你等他回去之時,聽炮響為號,伏兵齊起,上前掩殺。 [3] 
清·昭槤《嘯亭雜錄·西域用兵始末》:“伏兵四起,旌旗耀目。”
許傑《慘霧下》:“呵,這邊有伏兵呢,不要再追了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