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賀

(大和國伊勢國)

鎖定
伊賀位於大和國(國,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單位,相當於中國現在的省)伊勢國(今奈良縣),伊賀國的交界處。主要侍奉德川政權,在幕府將軍德川家康44年的創業歷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勢力哪怕在京都都有深遠的影響,因而歷來為統治者所忌憚。
中文名
伊賀
代表人物
百地三太夫
主要侍奉
德川政權
功勞舉例
將軍德川家康44年的創業歷程
發生時間
1470年至1571年
位    置
大和國

伊賀簡介

伊賀 伊賀
日本戰國時代(1470年至1571年,也有到1615年的説法)以來就是忍界的王者,與臨近的甲賀並列於頂峯的存在。1581年,當時天下的霸者織田信長終於展開了對伊賀的大規模清剿,進行了人道滅絕的屠殺,伊賀忍者平民僧侶等死傷三萬人以上,史稱"天正伊賀之亂"。這使伊賀在後來的很長時間中元氣大傷。1604年,德川幕府建立,伊賀中作為其背後的組織也達到了鼎盛,不過在德川時代中期,伊賀內部因生存理念不同而發生了分裂和內訌。

伊賀代表人物

百地三太夫 又名百地丹波。是一個以伊賀上野為駐點的土豪、乃伊賀上忍三大家之一。在鬼瘤砦擊退了織田信雄的伊賀平定軍。終身與織田家抗戰到底的傳奇式忍者。 [1] 
服部半藏 德川家康的手下,伊賀三名門的服部一族之後,以諜報人員首領的身份活躍在各個戰場,數次在危急關頭拯救主君的性命,作為將領也立有很大的戰功,隨着德川家的壯大逐漸成為伊賀的首領人物。此後,服部一族一直在伊賀處於領導地位

伊賀相關資料

在伊賀,有一座行基開設的叫“伊賀四十九院”的寺院。這裏以供奉着彌勒菩薩的本堂為中心,周圍圍着四十九間山伏房。這裏從建立開始,就教授給一般平民各種武術(忍術)。到了平安時代末期,藤原千方、熊坂長範、伊勢三郎義盛,和被稱為"煙幕之末"的異能集團也加入了他們,勢力更盛。而伊賀流忍術的始祖——服部平左衞門家長也登上了歷史舞台。據説服部家長在壇之浦合戦中戰死了。但也有種説法是他活了下來,並逃回了伊賀,把姓改成了“千賀地”。不管這中説法是真是假,這個千賀地氏在數代後出了個叫半三保長的,他帶着一族人移居到了京,入仕將軍家足利義晴,並在那裏恢復了服部的姓氏。 本來在伊賀,最有勢力的是服部氏、百地氏和藤林氏,被合稱為伊賀上忍三家。因為服部氏的離開,百地氏掌握了實權。但是不久之後就發生了與織田家的大激戰“天正伊賀之亂”,國滅。 而保長在出仕將軍家的第二年,他就離開了義晴,到三河給松平清長工作了。在這裏生了服部半藏正成。也就是説,服部半藏正成並不是出生在伊賀的。這一點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意外吧。
伊賀與甲賀離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險阻圍繞的封閉小盆地裏,自成一個小天地。可是在戰略上的位置卻是十分的重要。因為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帶,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響蠻深的。神社,寺院,莊園都很多。在後來莊園制度崩壞的時候,土豪們就一個個崛起。在戰國時代,這麼小的土地居然有60個土豪,但是因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奪取對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會養個30-40個兵,以便對付"敵國"。這裏的競爭是超乎外人想象的激烈,土豪們互相結盟,互相探查敵情,也互相屠戮,被打擊的土豪一但垮了,就很難再爬起,也難怪這種有山地,征戰又激烈的地方,會成為忍術發展的大本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