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克塞勒

鎖定
伊克塞勒(ixelles),也叫“伊克塞爾”、“埃爾塞訥(Elsene)”。比利時中部城市,大布魯塞爾南郊的城鎮。人口7.6萬(1983)。工業發達,有金屬製品、機械、化學和紡織等部門。設有軍事製圖學院、藝術學院、無線電-電視學院。有中世紀的修道院等。伊克塞勒位於朝布魯塞爾市中心的南部郊區,是地理上平分由布魯塞爾市市。它通常被認為是該市的一個富裕地區,尤其以歐洲和剛果移民社區而聞名。
中文名
伊克塞勒
外文名
ixelles
別    名
埃爾塞訥
伊克塞爾
行政區類別
城鎮
所屬地區
比利時中部
電話區號
00322
地理位置
比利時中部大布魯塞爾南郊的城鎮
人口數量
7.6萬
方    言
法語、荷蘭語
氣候條件
温帶海洋性氣候
機    場
布魯塞爾國際機場

伊克塞勒歷史沿革

伊克塞勒這個地名在1210年首次被提及為埃爾塞訥。
大約在1300年,在約翰二世布拉班特公爵的統治期間,在修道院附近建了一個旅館,為在森林裏工作的木頭工人提供飯菜。很快,一個小村莊和一些教堂建成,包括1459年由康佈雷主教奉獻的聖十字教堂(法語:Sainte Croix,荷蘭語:Heilige Kruis)。該地區包括幾個池塘,今天仍然可見,向修道院和鄰近的小村莊提供魚類。當時,伊克塞勒的一部分是布魯塞爾的依賴。另一部分是當地主的財產。
革命前
1478年,法國路易十一與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蘭一世之間的戰爭給修道院及周邊地區帶來了破壞。1585年,西班牙人燒燬了大部分建築物,以防止它們被加爾文主義者用作避難所。這個修道院在1599年為了阿爾伯特和伊莎貝拉大公的喜悦而得到了恢復。十六世紀在伊克塞勒修建了更多的莊園和城堡(埃米塔日,滕博斯,伊克塞勒),逐漸將這個小村莊變成了一個完全成熟的村莊。池塘水的純度吸引了啤酒廠到該地區,其中一些倖存下來到20世紀。
獨立自治市
一種新藝術風格的門道在伊克塞爾,可追溯至1902年伊克塞勒是新藝術運動風格建築的第一個十年的20世紀的中心。
1795年,像布魯塞爾其他許多城鎮一樣,革命後,伊克塞勒被法國政府宣佈為一個獨立的市鎮。修道院被剝奪了宗教職能,成為棉花製造廠,農場,軍事學校和醫院。許多布魯塞爾的中世紀大門把內環路排走了,更多的街道被建成以適應遷移到郊區。伊克塞勒人口從1813年的677人增加到1900年的58000多人,增長了近百倍。
19世紀末,一些池塘被排幹,只剩下所謂的“伊克塞勒池塘”,並建立了新的聖十字教堂。第一輛電車在1884年出現,1919年成為第一家電影院。伊克塞勒和路易斯大道成為布魯塞爾最好的地區之一。藝術家和知名人士紛紛進駐,導致了諸如新藝術風格和裝飾藝術等建築新奇。

伊克塞勒著名的人

出生在伊克塞爾(按名字排序):
Agnes Varda,電影導演(生於1928年)
Albert Crahay,(1903-1991),士兵和指揮官比利時營在臨津江戰役期間朝鮮戰爭
Annemie Neyts(1944),政治家,環保人士
安娜·波赫(1848-1936),印象派畫家,藝術收藏家(Vincent Van Gogh)
Audrey Hepburn,女演員,時裝模特和人道主義(1929-1993),Kayenveld街,N°48
Auguste Perret,建築師(1874-1954)
作家兼詩人Camille Lemonnier(1844-1913)
Emile Vandervelde,政治家(1866-1938)
編劇兼電影導演Jaco Van Dormael(生於1957年)
編劇兼電影導演雅克·費德(Jacques Feyder,1885-1948)
Jean-Françoisvan Boxmeer(生於1961年),經理
總理朱爾·德布萊(Jules de Burlet,1844-1897)
小説作家胡里奧·科塔扎(JulioCortázar,1914-1984)
Kris Bosmans(生於1980年),騎自行車的人
萊奧·約瑟夫·薩內斯,羅馬天主教樞機主教(1904至1996年)
馬克·杜魯特斯(生於1956年),連環殺手和小孩騷擾者
Marc Moulin(1942-2008),爵士和融合音樂家,作者
米歇爾·代·爾代羅德,前衞劇作家(1898-1962)
NatachaRégnier,女演員(生於1974年)
政治家兼國際聯盟前總統保羅·海曼斯(Paul Hymans,1865-1941)
Paul Saintenoy,建築師,建築史學家,作家(1862-1952)
作曲家皮埃爾·科爾普(生於1969年)
Pierre Rapsat(1948-2002),歌手
德國聯邦勞工和社會事務部長烏蘇拉·馮德萊恩(生於1958年)
足球運動員Yannick Ferreira Carrasco(生於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