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仿生傳感器

鎖定
仿生傳感器,是一種採用新的檢測原理的新型傳感器,它採用固定化的細胞、酶或者其他生物活性物質與換能器相配合組成傳感器。
中文名
仿生傳感器
分    類
酶傳感器、微生物傳感器
缺    點
再現性和可批量生產性明顯不足
優    點
性能好、壽命長

目錄

仿生傳感器綜述

仿生傳感器是近年來生物醫學和電子學、工程學相互滲透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這種傳感器的特點是性能好、壽命長。在仿生傳感器中,比較常用的是生體模擬的傳感器。

仿生傳感器種類

仿生傳感器按照使用的介質可以分為:酶傳感器微生物傳感器、細胞傳感器、組織傳感器等。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仿生傳感器和生物學理論的方方面面都有密切的聯繫,是生物學理論發展的直接成果。在生體模擬的傳感器中,尿素傳感器是最近開發出來的一種傳感器。

仿生傳感器應用

下面就以尿素傳感器為例子介紹仿生傳感器的應用。
尿素傳感器,主要是由生體膜及其離子通道兩部分構成。生體膜能夠感受外部刺激影響,離子通道能夠接收生體膜的信息,並進行放大和傳送。當膜內的感受部位受到外部刺激物質的影響時,膜的透過性將產生變化,使大量的離子流入細胞內,形成信息的傳送。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生體膜的組成成分膜蛋白質,它能產生保形網絡變化,使膜的透過性發生變化,進行信息的傳送及放大。
生體膜的離子通道,由氨基酸的聚合體構成,可以用有機化學中容易合成的聚氨酸的聚合物(L-穀氨酸,PLG)為替代物質,它比酶的化學穩定性好。PLG是水溶性的,它和聚合物可以合成嵌段共聚物,形成傳感器使用的感應膜。
生體膜的離子通道的原理基本上與生體膜一樣,在電極上將嵌段共聚膜固定後,如果加感應PLG保性網絡變化的物質,就會使膜的透過性發生變化,從而產生電流的變化,由電流的變化,便可以進行對刺激性物質的檢測。
尿素傳感器經試驗證明是穩定性好的一種生體模擬傳感器,檢測下限為10的負3次方的數量級,還可以檢測刺激性物質,但是暫時還不適合生體的計測。

仿生傳感器不足

雖然已經發展成功了許多仿生傳感器,但仿生傳感器的穩定性、再現性和可批量生產性明顯不足,所以仿生傳感技術尚處於幼年期,因此,以後除繼續開發出新系列的仿生傳感器和完善現有的系列之外,生物活性膜的固定化技術和仿生傳感器的固態化值得進一步研究。

仿生傳感器前景

在不久的將來,模擬生體功能的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仿生傳感器將出現,有可能超過人類五官的能力,完善機器人的視覺、味覺、觸覺和對目的物進行操作的能力。我們能夠看到仿生傳感器應用的廣泛前景,但這些都需要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拭目以待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