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翰

鎖定
明代大學士任翰(也有資料介紹是任瀚),明代嘉靖年間進士,嘉靖八大才子之一,並與四川楊升庵、趙大洲、熊南沙合稱"蜀中四大家"。任翰淡泊名利,多次向朝庭提出辭官,後來回到家鄉南充,從事教育著述。在棲樂山讀易洞,潛心研讀《易經》,寫下了《棲霞山讀易記》,並培養了黃輝陳於陛等人才。 [1] 
本    名
任翰
少海
忠齋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南充市順慶區
出生日期
1501年
逝世日期
1591年

任翰人物生平

任翰字少海,號忠齋,又稱固陵先生(1501—1591年),南充順慶區人。明1529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任翰直詞絕識,名冠海內,稱為“嘉靖八才子”,與楊升庵等合稱“蜀中四大家”。後為左春坊左司直(東官僚屬),例選名儒充任,是清要之選。但任翰為人正直,個性倔強,為官清廉,淡泊名利。他多次提出辭官,於1540年回到老家。他回家從事教育、著述,在棲樂山研讀《易經》。
陳於陛、黃輝等都是他的學生,學生有成就的不少,他是南充譙周以後的一大教育家。他詩文具佳,擅長對聯。如1553年白塔下嘉陵江上起浮橋,他撰聯説:“江關雄棧,聯屯畫舫千尋,直穿雲霧通三峽;天塹長虹,鎖斷滄波萬頃,不放春光下五湖。”

任翰個人作品

相關圖 相關圖
他的遺著有《春坊集》《釣台集》《河關留著集》《任文逸稿》《任詩逸草》《海鶴雲巢對聯》《少海文集》等,舊《南充縣誌》收有文章17篇,任翰研讀《易經》的心得,《讀易記》今還保留在西山讀易洞的石壁上。 [2] 

任翰墓葬情況

任翰(也有資料介紹是任瀚) [1]  “年過九旬的任瀚去世後被葬於棲樂山,俗稱‘太史墳’,1993年修復了任瀚墓、讀易洞等予以保護。”南充市西山風景區管理局旅遊營銷科科長楊娟説,如今不少市民到西山緬懷紀念這位南充的大才子。 [3] 
相關圖

任翰景點遺蹟

南充市西山風景區的棲樂寺下崖壁上,有一處洞穴,人稱讀易洞,是明代大學士任翰,研讀《易經》的地方。讀易洞前的簡介對任翰的介紹,説是明代永樂年間,據相關資料應為明朝嘉靖年間。 [1] 
參考資料